溺水急救“控水”法引爭議 專家:已落後30年

時間: 2013-07-29

“頭朝下排水、背在背上跳、放在牛背上顛簸”都錯了?

急診專家PK“全國衛生12320”指其溺水急救法落後30年

前天,“全國衛生12320”官博發出一篇”孩子溺水急救方法“博文,稱“如呼吸心跳都有,可控水,即將其置於自己屈膝的腿上,讓其頭部朝下,使勁按壓其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裏的吸入物排出”。

沒想到,這則科普引來諸多批評,有認證醫生留言,“這是30多年前的說法!”

“控水”引急診醫生爭議

12320是原衛生部2005年底啓用的衛生公益熱線,目前12320電話已在全國26個省份(包括湖北)開通,主要受理公衆健康知識和衛生政策法規諮詢,公共衛生投訴舉報,尋醫問藥諮詢等;新浪認證的“全國衛生12320”官博致力於發佈公衆關注的熱點健康信息和衛生政策信息。7月9日,“全國衛生12320”發表一篇科普博文稱,孩子溺水後,急救步驟中需控水。

這則微博引起了網友“急診夜鷹”的注意,其簡介爲,急診醫生,美國心臟協會急救培訓導師。“急診夜鷹”轉發該微博並留言,“權威網站官方網站,既不權威也不官方”。微博認證醫生“急診醫生賈大成”應和:“控水是30多年前的說法。”此後多位認證醫生、官博均留言認爲控水法不可取。

隨後,12320官博刪除這條微博,但前天下午發佈的修改版,卻依然提出控水是溺水的急救方法。

一邊是官博,一邊是認證大V醫生,溺水急救到底該不該控水?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武漢知名急救公益培訓組織“救護之翼”發起人盧章洪昨天說,控水就是將誤吸入的水排出體外,但新的溺水復甦觀念中,並不提倡控水。

研究發現,溺水後氣道關閉,肺部不會大量積水,嗆入的水主要進入胃部,但這並不影響呼吸;而肺部的少量積水,會快速進入循環,被人體吸收。

“急診夜鷹”警告,控水可能造成胃內容物返流甚至誤吸,並導致心肺復甦延遲。對此,盧章洪也表示認同,他說,溺水急救分三級。第一級,如溺水者神志清醒,保暖即可;第二級,如神志不清,但有呼吸,應保暖並側臥,以防誤吸,撥打120後,從旁守護即可;第三級,如無反應、呼吸,則應馬上開始心肺復甦,同時撥打120急救。

對於控水法的否定也意味着一些民間做法的錯誤,如農村流行的將溺水孩子背在背上跳,放在牛背上顛簸等。

不再強求“人工呼吸”

不單溺水急救方法有變化,心肺復甦也有更新,遺憾的是,部分官方機構尚不瞭解。昨天,一名網友詢問“急診夜鷹”,爲何它公佈的急救順序,跟自己從紅十字會學回來的不同?

“急診夜鷹”公佈心肺復甦順序是CAB:C是胸外按壓、A是開放氣道、B是人工呼吸,而網友表示,去年10月在紅十字會學回的順序是ABC,人工呼吸在胸外按壓之前。

範學鵬說,根據最新版《國際心肺復甦指南》,已將過去的ABC,調整爲CAB,而且允許非專業人員只做胸外按壓。

範學鵬認爲,這項修改是一個進步。此前,人工呼吸讓不少有心救人的市民心生疑慮。暈倒的病人往往會嘔吐,嘴部污濁;有救人者擔心“親密接觸”傳染上疾病;如果是對異性做人工呼吸會覺得不好意思;也有擔心掌握不好人工呼吸技巧的。

盧章洪說,人工呼吸對技術的要求較高,吹氣時氣力要平緩,兩人嘴巴要包緊,還要捏住病人鼻子,防止漏氣,否則很難把胸廓吹起來,“做得不好,不光無效,還會浪費時間。”相比之下,胸外按壓簡單易上手。

範學鵬說,單純胸外按壓,急救效果可能會差一點,但該動作一樣能救命。開放氣道即仰頭擡頦,通俗地說,將頭往後仰,情急之下,側臥也有效。

目前,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超過50萬例,由於國民普遍缺乏猝死急救知識和基本技能,導致搶救成功率極低,能夠搶救過來的病人不足1%,絕大多數人沒等送到醫院就已經死亡。醫生們寄望,撤銷這道門檻後,市民急救的態度可能會更積極,更多的人會因幾個簡單的動作得救。

這兩種廣泛流傳的溺水急救方法可能是錯誤的。圖片摘自“急診夜鷹”微博。本文章來源: 歡迎轉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