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急救知識

時間: 2011-10-02
 

一、止血

1、出血的種類

出血可分爲外出血和內出血二種:外出血――體表可見到。血管破裂後,血液經皮膚損傷處流出體外。

內出血――體表見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組織、臟器或體腔內。

根據出血的血管種類,還可分爲動脈出血、靜脈出血及毛細血管出血三種:

動脈出血――血色鮮紅,出血呈噴射狀,與脈搏節律相同。危險性大。

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流較緩慢,呈持續狀,不斷流出.危險性較動脈出血小。

毛細血管出血――血色鮮紅,血液從整個傷口創面滲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點,常可自動凝固而止血。危險性小。

2、失血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一個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時,可以沒有明顯的症狀。當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時,傷者會出現面色、口脣蒼白,皮膚出冷汗,手腳冰冷、無力,呼吸急促,脈搏快而微弱等。當出血量達1500毫升以上時,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傷者出現視物模糊、口渴、頭暈、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現昏迷症狀。

3、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1)指壓止血法。指壓止血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臨時性止血方法。它根據動脈的走向,在出血傷口的近心端,通過用手指壓迫血管,使血管閉合而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然後再選擇其他的止血方法。指壓止血法適用於頭、頸部和四肢的動脈出血。

(2)加壓包紮止血法。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適用於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出血。

方法:用消毒紗布或乾淨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於傷口上,然後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紮。壓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響傷肢的血液循環爲合適。若傷處有骨折時,須另加夾板固定。關節脫位及傷口內有碎骨存在時不用此法。

(3)加墊屈肢止血法。適用於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沒有骨折和關節傷時可採用。

(4)止血帶止血法。當遇到四肢大動脈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無效時採用。常用的止血帶有橡皮帶、布條止血帶等。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採用止血帶止血。

4、注意事項:

(1)上止血帶時,皮膚與止血帶之間不能直接接觸,應加墊敷料、布墊或將止血帶上在衣褲外面,以免損傷皮膚。

(2)上止血帶要鬆緊適宜,以能止住血爲度。扎鬆了不能止血,扎得過緊容易損傷皮膚、神經、組織,引起肢體壞死。

(3)上止血帶時間過長,容易引起肢體壞死。因此,止血帶上好後,要記錄上止血帶的時間,並每隔40-50分鐘放鬆一次,每次放鬆1-3分鐘。爲防止止血帶放鬆後大量出血,放鬆期間應在傷口處加壓止血。

(4)運送傷者時,上止血帶處要有明顯標誌,不要用衣物等遮蓋傷口,以妨礙觀察,並用標籤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放鬆止血帶的時間。

 二、包紮

常用的包紮材料有繃帶、三角巾、四頭帶及其它臨時代用品(如干淨的毛帕、毛巾、衣物、腰帶、領帶等)。繃帶包紮一般用於支持受傷的肢體和關節,固定敷料或夾板和加壓止血等。三角巾包紮主要用於包紮、懸吊受傷肢體,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

常用的包紮法如下:

1、環形繃帶包紮法。此法是繃帶包紮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於手腕、肢體、胸、腹等部位的包紮。

方法:將繃帶作環形重疊纏繞,最後用釦針將帶尾固定,或將帶尾剪成兩頭打結固定。

注意事項:

(1)纏繞繃帶的方向應是從內向外,由下至上,從遠端至近端。開始和結束時均要重複纏繞一圈以固定。打結、釦針固定應在傷口的上部,肢體的外側。

(2)包紮時應注意鬆緊度。不可過緊或過鬆,以不妨礙血液循環爲宜。

(3)包紮肢體時不得遮蓋手指或腳趾尖,以便觀察血液循環情況。

(4)檢查遠端脈搏跳動,觸摸手腳有否發涼等。

2、三角巾包紮法。

三角巾全巾:三角巾全幅打開,可用於包紮或懸吊上肢;

三角巾寬帶:將三角巾頂角折向底邊,然後再對摺一次。可用於下肢骨折固定或加固上肢懸吊等;

三角巾窄帶:將三角巾寬帶再對摺一次。可用於足、踝部的“8”字固定等。

三、骨折固定

1、骨折的種類:

閉合性骨折:骨折處皮膚完整,骨折斷端與外界不相通。

開放性骨折:外傷傷口深及骨折處或骨折斷端刺破皮膚露出體表外。

複合性骨折:骨折斷端損傷血管、神經或其它臟器,或伴有關節脫節等。

不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和連續性未完全中斷。

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完全中斷。

2、骨折的症狀:疼痛、腫脹、畸形、骨擦音、功能障礙、大出血。

3、骨折的固定材料:夾板

4、急救原則和注意事項:

(1)要注意傷口和全身狀況,如傷口出血,應先止血,包紮固定。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驟停者應立即進行搶救。

(2)在處理開放性骨折時,局部要作清潔消毒處理,用紗布將傷口包好,嚴禁把暴露在傷口外的骨折端斷送回傷口內,以免造成傷口污染和再度刺傷血管和神經。

(3)對於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傷者,一般應就地固定,不要隨便移動傷者,不要盲目復位,以免加重損傷程度。

(4)固定骨折所用的夾板的長度與寬度要與骨折肢體相稱,其長度一般應超過骨折上下兩個關節爲宜。

(5)固定用的夾板不應直接接觸皮膚。在固定時可用紗布、三角巾墊、毛巾、衣物等軟材料墊在夾板和肢體之間,特別是夾板兩端、關節骨頭突起部位和間隙部位,可適當加厚墊,以免引起皮膚磨損或局部組織壓迫壞死。

(6)固定、捆綁的鬆緊度要適宜,過鬆達不到固定的目的,過緊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肢體壞死。固定四肢時,要將指(趾)端露出,以便隨時觀察肢體血液循環情況。如發現指(趾)蒼白、發冷、麻木、疼痛、腫脹、甲牀青紫時,說明固定、捆綁過緊,血液循環不暢,應立即鬆開,重新包紮固定。

(7)對四肢骨折固定時,應先捆綁骨折斷處的上端,後捆綁骨折端處的下端。如捆綁次序顛倒,則會導致再度錯位。上肢固定時,肢體要屈着綁(屈肘狀);下肢固定時,肢體要伸直綁。

四、搬運

1、搬運的方法:常用的搬運有徒手搬運和擔架搬運兩種。可根據傷者的傷勢輕重和運送的距離遠近而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徒手搬運法適用於傷勢較輕且運送距離較近的傷者,擔架搬運適用於傷勢較重,不宜徒手搬運,且需轉運距離較遠的傷者。

2、注意事項:

(1)移動傷者時,首先應檢查傷者的頭、頸、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損傷,如果有損傷,應先作急救處理,再根據不同的傷勢選擇不同的搬運方法。

(2)病(傷)情嚴重、路途遙遠的傷病者,要做好途中護理,密切注意傷者的神志、呼吸、脈搏以及病(傷)勢的變化。

(3)上止血帶的傷者,要記錄上止血帶和放鬆止血帶的時間。

(4)搬運脊椎骨折的傷者,要保持傷者身體的固定。頸椎骨折的傷者除了身體固定外,還要有專人牽引固定頭部,避免移動。

(5)用擔架搬運傷者時,一般頭略高於腳,休克的傷者則腳略高於頭。行進時傷者的腳在前,頭在後,以便觀察傷者情況。

(6)用汽車、大車運送時,牀位要固定,防止起動、剎車時晃動使傷者再度受傷。

預防抽筋的方法

1、長時間運動之前、中、後,皆須有足夠的水份和電解質的補充。

2、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礦物質(如鈣、鎂)和電解質(如鉀、鈉)。礦物質的攝取可從牛奶、優格、綠色葉類蔬菜等食物中攝取,電解質可從香蕉、柳橙、芹菜、天然食物等或一些低糖的飲料中獲得。

3、不穿太緊或太厚重的衣服從事運動或工作。

4、運動前檢查保護性的貼扎、護套、鞋襪是否太緊。

5、運動前做充足的準備運動和伸展操。

6、冷天運動後須做適當的保溫,如游泳後應立即將泳衣換起,穿上保暖的衣物。

7、以放鬆的心情從事運動或工作。

8、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需做一些伸展操,由其是易抽筋的部位的伸展。

9、不做過度的練習。

10、運動前對易抽筋的肌肉做適當的按摩。

在抽筋的處理方法上,可分爲兩部份,一爲急性期的臨時處理,一爲治本的處理。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發生時的處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對抽筋的部位輕輕按摩,並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長,因當你將肌肉拉長時,會使肌腱的張力增加,當張力達到某一強度時,神經會將衝動傳至大腦,大腦爲了避免肌腱受傷會釋放訊息放鬆抽筋的肌肉。拉長肌肉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短時間的肌肉抽筋經過處理後即可回到比賽場,但再次發生的可能性仍很高。

    若肌肉抽筋的時間很長,則可使用熱敷或冷敷的辦法來減輕疼痛,或局部的噴灑或擦一些鬆筋止痛的藥水或藥膏也很有效。萬一很容易再次發生抽筋,則需考慮肌肉是否過度疲勞、或脫水,前者則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後者則需補充水份和電解質。

    發生抽筋者必須先了解自己的一些〃歷史〃,例如瞭解飲食的習慣、平日運動(工作 )量對自己產生的壓力量、抽筋的部位、發生抽筋時的天氣狀況等,摔角、自由車、或劍 術選手所發生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經從事的運動種類也是找出抽筋原因所須瞭解的項目。將所有的瞭解綜合後,找出抽筋的原因,針對原因做預防改善,方能解決抽筋的問題。若你經常性的發生抽筋,又找不出原因 ,那你則須小心處理,請教醫生做徹底的檢查,因抽筋可能是一些血管疾病、糖尿並或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

燒傷與燙傷的處理

燒傷與燙傷最重要的急救是減低傷處的熱力及痛楚,同時要預防傷口受到細菌感染。以下是一些處理傷口的小貼士:

1、用冷水浸或洗受傷部位最少十分鐘,以助降溫及減輕痛楚。

2、勿用冰直接敷傷口,以免破壞細胞組織。

3、由於受傷部位或會腫脹,應即除去束縛性物件,如手錶、手鐲、指環、緊窄的衣物如腰帶、靴或鞋等。

4、如衣服與傷口黏在一,便不要勉強除去黏在一的衣服,以免撕破皮膚,增加受感染的危險。

5、如有水泡,不要弄破,否則容易引致細菌感染。

6、傷口上切勿塗上藥油、牙膏、豉油、燙火膏、肥皂、食油等物質,以免令傷口惡化。

7、如要保護傷口,可用消毒或清潔而不帶絨毛的敷料遮蓋,緊急時可用保鮮紙代替。

8、勿用黏性敷料如棉花或膠布等直接包裹傷口,以免敷料與傷口黏在一起。

上述方法可用於處理面積小及輕微的燒傷及燙傷,不過,如果燒傷及燙傷的情況嚴重,便應要儘快送傷者往醫院治理。

根據燒傷的不同類型,可採取以下急救措施:

1、採取有效措施撲滅身上的火焰,使傷員迅速脫離開致傷現場。當衣服着火時,應採用各種方法儘快地滅火,如水浸、水淋、就地臥倒翻滾等,千萬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長燃燒,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燒傷。滅火後傷員應立即將衣服脫去,如衣服和皮膚粘在一起,可在救護人員的幫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並對創面進行包紮。

2、防止休克、感染。爲防止傷員休克和創面發生感染,應給傷員口服止痛片(有顱腦或重度呼吸道燒傷時,禁用嗎啡)和磺胺類藥,或肌肉注射抗生素,並給口服燒傷飲料,或飲淡鹽茶水、淡鹽水等。一般以多次喝少量爲宜,如發生嘔吐、腹脹等,應停止口服。要禁止傷員單純喝白開水或糖水,以免引起腦水腫等併發症。

3、保護創面。在火場,對於燒傷創面一般可不做特殊處理,儘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塗龍膽紫一類有色的外用藥,以免影響燒傷面深度的判斷。爲防止創面繼續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創面,對創面應立即用三角巾、大紗布塊、清潔的衣眼和被單等,給予簡單而確實的包紮。手足被燒傷時,應將各個指、趾分開包紮,以防粘連。

4、合併傷處理。有骨折者應予以固定;有出血時應緊急止血;有顱腦、胸腹部損傷者,必須給予相應處理,並及時送醫院救治。

5、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傷員經火場簡易急救後,應儘快送往臨近醫院救治。護送前及護送途中要注意防止休克。搬運時動作要輕柔,行動要平穩,以儘量減少傷員痛苦。

預防燒傷與燙傷

長者在日常生活中如能留意以下重點,可有助減少被蒸氣、滾水、滾湯、滾油等燙傷或因接觸熱的器皿、火焰、香菸等而被燒傷的機會。

1、使用食器具

2、打開熱煲蓋時要小心,免被蒸氣燙傷。

3、預防煲幹水,可選用會發聲的水煲煲水。

4、外出前、電話響或有人探訪等,切記先關掉食爐及熱水爐。

5、拿取或運送器皿,避免直接拿取或運送盛滿的熱水煲、湯煲和剛煮熱的食物或飲品。

6、拿取熱器皿時,應用隔熱手套或毛巾來隔熱。

7、使用合規格的家庭電器。 接觸電掣時,應保持手部乾爽,以免觸電。 避免同一插頭使用多種電器用品,令電掣負荷過重。 破舊電須徹底更換,切勿用膠布包裹爆裂的電。

8、 儲存及使用易燃物品或家用化學物品。易燃物品如報紙、火水或壓縮式噴劑(像殺蟲水)等,切勿放近火爐,以免發生意外。使用家用化學物品時,如鏹水、力的通渠水、漂白水等;切記配戴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這些化學物品,同時面部皮膚及眼睛要儘量與化學物品保持距離,以免被化學物品濺傷。

9、儲存及使用易燃物品或家用化學物品。沐浴時,要先放冷水,後加熱水來調節水溫,以免燙傷。

10、使用熱水袋時,盛水應不多於四份三的份量,要塞好活塞,檢查熱水袋無漏及無破裂,並加上袋套,方可使用。

11、在使用冷敷時,要用毛巾包裹冰墊,敷約十五分鐘便應拿掉,以免凍傷。 避免在牀上吸菸,以免引致火警。

12、 戶外活動。避免在烈日當空下曝曬,引致曬傷。在猛烈陽光下,長者可塗上防曬護膚用品、穿上長袖衫、使用太陽傘、戴帽及太陽眼鏡等來保護眼睛及皮膚。

溺水急救知識

溺水是常見的意外,溺水後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併心跳停止稱爲“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則稱“近乎溺死”,這一分類對病情和預後估計有重要意義,但救治原則基本相同,因此統稱爲溺水。

急救方法 :

1、將溺水者擡出水面後,應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污物,用紗布(手帕)裹着手指將傷員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釦、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後抱起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或者抱起雙腿,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積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使其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頭部下垂,並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爲最佳。急救者位於一側,托起其下頜,捏住鼻孔,深吸一口氣後,往傷員嘴裏緩緩吹氣,待其胸廓稍有擡起時,放鬆其鼻孔,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助呼氣。反覆並有節律地(每分鐘吹16―――20次)進行,直至恢復呼吸爲止。

3、心跳停止者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摩。讓其仰臥,背部墊一塊硬板,頭低稍後仰,急救者位於一側,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釐米左右,然後鬆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復原,反覆有節律地(每分鐘60――80次)進行,直到心跳恢復爲止。

腦出血急救

一、腦出血的急救原則:

1、安靜臥牀,儘量減少搬動。呼叫急救車大夫出診,待病情較爲穩定後,立即送醫院急救。

2、腦出血的最初的5分鐘內,對於生命是至關重要的。由於病人舌根後墜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採取措施保證呼吸道通暢:鬆解衣領,取下義齒,側臥位,頭後仰,便於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並及時清除口腔嘔吐物,一旦窒息,儘快掏淨口腔,進行人工呼吸。

3、調整血壓,對血壓較高的腦出血,可用小量利血平治療或硫酸鎂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神志清楚的給予口服心痛定。

4、如果病人倒在廁所、浴池等狹小場所,要儘快設法移到寬敞的地方。具體做法因地制宜,原則是儘量不要震動頭部,保持頭部水平位搬運,以免堵住呼吸道。

5、用止血藥,常用止血敏、抗纖溶芳酸、維生素K。止血藥用量不可過大,種類不宜多。

6、防治肺部感染和褥瘡。尤其是腦出血昏迷的病人,早期給予抗生素預防肺部感染,定時翻身防止褥瘡,活動肢體防止關節僵硬。

7、外科手術治療,可做血腫穿刺抽吸術或開顱手術清除血腫。目的是提高生存率,降低殘廢率。

二、腦出血的急性期常有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甚至導致腦疝形成,因此,應及時應用脫水劑以降低顱內壓,控制腦水腫。其脫水劑的應用原則是:

1、根據病人的臨牀症狀和實際需要,決定脫水劑的用量和用法。並密切觀察顱內壓的動態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藥。

2、有意識障礙者,提示病竈範圍較大,中線結構已受影響,可給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靜脈滴注,6小時1次,並觀察病情和意識障礙的動態改變,注意用藥後症狀是否緩解,以便調整用量和用藥間隔時間。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張力逐漸降低,出現對側錐體束徵或去大腦強直樣反應時,爲病竈擴大或中線結構移位加重的徵象。除應給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靜脈滴注,進行積極的脫水治療外,並應加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靜脈滴注,每日1~2次,以上兩藥可同時或交替應用。
4、臨牀症狀較輕,病人神志清楚,無劇烈頭痛、嘔吐,眼底檢查未見視乳頭水腫者,可暫不用脫水劑。相反,如有劇烈頭痛或嘔吐,可試給50%葡萄糖60毫升靜脈注射,並密切觀察用藥效應。若症狀改善,說明確有顱內壓增高。如果頭痛、嘔吐等症狀未減輕,可能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刺激所致,宜用止痛或鎮靜劑。對此類病人,一般主張暫時不用甘露醇,以免干擾顱內高壓的穩定性。

5、脫水劑一般應用5~7天。但若合併肺部感染或頻繁癲癇發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腦水腫加重,脫水劑的應用時間可適當延長。

6、應用脫水劑的過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達到了脫水的目的,又要預防過度脫水所造成的不良反應,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壓,電解質紊亂及腎功能損害等。

腦出血併發應激性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是腦出血最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之一。據報道約佔腦出血病人的19%左右,死亡率很高,若搶救不及時,常危及生命。其發病機制,目前多認爲與丘腦下部損傷有關。有學者指出,由於丘腦下部損傷性刺激,使交感神經的血管收縮纖維發生麻痹,血管擴張,血流緩慢及瘀滯,導致消化道粘膜糜爛,壞死而發生出血或穿孔。但也有學者認爲,由於丘腦下部損傷後,使迷走神經興奮,緊張,胃腸道功能亢進及發生痙攣性收縮,乃致局部缺血,栓塞,而引起潰瘍及出血。

化學實驗室急救知識

一、          火燒傷急救

火場燒傷處理當務之急是儘快消除皮膚受熱。

1、用清水或自來水充分冷卻燒傷部位;

2、用消毒紗布或乾淨布等包裹傷面;

3、傷員發生休克時,可用針刺或使用止痛藥止痛;對呼吸道燒傷者,注意疏通呼吸道,防止異物堵塞;

4、傷員口渴時可飲少量淡鹽水;緊急處理後可使用抗生藥物,預防感染。

二、化學物品燒傷急救

當受到酸、鹼、磷等化學物品燒傷時,最簡單、最有效的處理辦法是,用大量清潔冷水沖洗燒傷人員,一方面可沖洗掉化學物品,另一方面可使傷者局部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化學物品的吸收。

三、電燒傷急救

觸電後,電流出入處發生燒傷,局部肌肉痙攣,且多爲Ⅲ度燒傷。

1、迅速關閉電源,使傷者脫離電源;

2、傷員轉移至通風處,鬆開衣服。當傷者呼吸停止時,施行人工呼吸;心臟停止跳動時,施行胸外按壓;並可注射可拉明等呼吸興奮劑,促使自動恢復呼吸;

3、同時進行全身及胸部降溫;

4、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對傷口用消毒紗布包裹,出血時用止血帶、止血藥等包紮處理。

四、有毒氣體急救

1、用溼毛巾等捂住口、鼻,躬身彎腰向與煙氣相反方向的安全出口逃出;

2、中毒者搶救出來後,放在空氣新鮮、流通的地方實施搶救;

3、傷員停止呼吸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能時供給氧氣,並迅速送往醫院。

中暑急救

一、中暑的症狀

1、先兆中暑: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耳鳴、胸悶、心悸、噁心、體溫升高、全身無力。

2、輕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體溫38℃以上,面色潮紅,胸悶,有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大汗、皮膚溼冷、血壓下降等呼吸循環衰竭的早期症狀。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狀外,出現昏倒痙攣,皮膚乾燥無汗、體溫40℃以上等症狀。

二、急救措施

1、迅速將中暑者移至涼快通風處;

2、脫去或解鬆衣服,使患者平臥休息;

3、給患者喝含鹽清涼飲料或含食鹽0.1%~0.3%的涼開水;

4、用涼水或酒精擦身;

5、重度中暑者立即送醫院急救。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