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多類型表現各不同(圖)

時間: 2015-03-07

由於目前新生兒在圍產期或難產時的治療手段不斷提高,因而很多存在腦癱隱患的寶寶都得到存活。目前我國小兒腦癱的發病率約在4‰左右,人數約在600萬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是嬰幼兒或少年兒童,而且每年還在以四萬至五萬人增加,形勢十分嚴峻。由於腦癱的病因多樣,臨牀表現各異,並隨年齡增長而不同,目前臨牀上大致分爲以下五種類型:

1、痙攣型腦性癱瘓:是最典型和常見的類型。主要表現以雙下肢爲主的痙攣性截癱或四肢癱瘓。患兒行走、站立困難,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態。肌張力明顯增高、腱反射亢進、可有病理皮射。常伴有語言及智能障礙。

2、肌張力不全型腦性癱瘓:多見於幼兒,主要表現爲肌張力明顯降低。不能站立、行走,頭頸不能擡起,運動障礙明顯,關節活動幅度過大,但腱反射活躍,可出現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語及智能低下。

3、手足徐動型腦性癱瘓:多由核黃疸、新生兒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損害而發病。患兒表現爲面、舌、脣及軀幹肢體的舞蹈樣或徐動樣動作。伴有運動障礙和肌張力增高。

4、共濟失調型腦性癱瘓:較爲少見,是由於小腦發育不良所致,主要臨牀表現爲肌張力低下、共濟運動障礙、意向性震顫、構音障礙及運動發育遲緩。

5、混合型:兼具上述各型某些特點。

另外,由於每個腦癱患兒顱腦損傷的情況都不一樣,哪怕是同一類型的患兒,其具體的細節表現也有可能有差異,比如患輕度腦癱的孩子,正常坐立行走都沒有問題,而很多中度或重度腦癱的孩子,則主要表現爲肢體不靈活,嚴重的即便是靠助行器都無法行走。

如果確診爲腦癱的話,就一定要將患兒及時送到正規專業的醫院就診,哪怕是重度腦癱也並不意味着孩子就完全沒有恢復運動能力的希望,如果在早期經過系統康復治療,起碼可以坐起來。如果疏忽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話,就會喪失最佳的康復機會,到那時候就悔之晚矣。這種早期診斷的時間最好在孩子6個月左右就進行,因爲此時人類的大腦尚無完全發育成熟,得到及時干預後將有極大的康復機會,最佳的治療途徑是康復訓練——手術治療——矯形手術——康復訓練,其中康復訓練應是長期堅持的,切不可半途而廢。對於發病率相當最高的痙攣型腦癱患兒來說,除了接受必要的康復訓練之外,只要符合手術指徵就可以在適當的年齡階段(2歲半至6歲)接受FSPR術,科學合理地降低過高的肌張力,解決肌肉痙攣的問題;而手足徐動型腦癱則可以接受頸動脈外膜剝除術,達到全面改善大腦功能,增強智力、記憶力和語言能力,降低肢體的肌張力(尤其是上肢)的治療效果,有利於患兒口齒不清、手足不靈、行走不穩、流口水等症狀的緩解。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