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名詞解釋)

時間: 2013-10-18

1.幼兒期:自1週歲後到滿3週歲前爲幼兒期。

2.小兒計劃免疫:是根據小兒的免疫特點和傳染病發生的情況制定的免疫過程。通過有計劃地使用生物製品進行預防接種,以提高人羣的免疫水平、達到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的過程。

3.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時期心臟及大血管發育異常而致的先天畸形。

4.生理性貧血:出生後由於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紅細胞生成素減少,骨髓造血功能暫時降低;而胎兒紅細胞壽命較短,且破壞較多;嬰兒生長髮育迅速,血循環量增加等因素,紅細胞數及血紅蛋白量逐漸降低,至2~3個月時,紅細胞數降至3.0×10/L,血紅蛋白量降至110g/L左右,出現輕度貧血.

5.腎病綜合徵:是由多種病因引起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漿蛋白從尿中丟失導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的一種臨牀症後羣,其特徵爲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浮腫。

6.胎兒期:從受精卵形成到胎兒出生爲止稱胎兒期,約40周。

7.生長髮育:又稱成長髮展,是小兒不同於成人的基本特點。生長是指小兒身體各器官、系統的長大,可有相應的測量值來表示其量的變化;發育指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成熟,爲質的變化。生長髮育兩者緊密相關,不能截然分開,生長是發育的物質基礎,而發育成熟又反映在生長的量的變化上。

8.高危兒:指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監護的新生兒。

9.人工餵養:指母親因某種原因不能給嬰兒不喂,需以其他代乳品完全代替母乳餵養.

10.貧血:是指單位容積血液中紅細胞數或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標準是:新生兒期Hb〈145g/L,1~4月Hb〈90g/L,4~6月Hb〈100g/L,6月~6歲Hb〈110g/L,6~14歲Hb〈120g/L爲貧血。

11.嬰兒期:自出生到滿1週歲之前爲嬰兒期。

12.小兒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系統的教育活動使小兒建立健康信念和健康行爲的活動,從而提高患兒的獨立、勇敢、合作能力,促進患兒戰勝疾病、恢復健康。

13.法洛四聯症:是嬰兒期後最常見的青紫型先天心,是一組的複合畸形,包括四種病理變化:1肺動脈狹窄2.室間隔缺損.3主動脈騎跨,4右心室肥厚.以肺動脈狹窄最重要.

14.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鐵缺乏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15.三高一低(腎綜):是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浮腫。

16.兒科護理學:是一門研究小兒生長髮育規律、小兒保健、疾病防治和護理,以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學科。

17.早產兒:指胎齡≥28周至<37足周(196~259天)的活產嬰兒。

18.等滲性脫水:指水和電解質成比例地丟失。體液容量減少但滲透壓變化不大,血清鈉 濃度仍在130~150mmol/L的正常範圍.

19.骨髓外造血:指當嚴重感染或溶血性貧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時,易出現骨髓外造血.表現肝、脾、淋巴結腫大。外周血中可見幼稚紅細胞或(和)幼稚粒細胞。

20.驚厥持續狀態:是指一次驚厥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或反覆發作而間歇期意識不能恢復者。

?/P>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