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生兒的幾種生理現象

時間: 2011-05-11
新生兒是指從出生到28天的嬰兒。 1、 生理性黃疸:新生兒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皮膚、鞏膜逐漸發黃,稱爲新生兒黃疸。足月新生兒約於2—3天出現,4—5天達到高峯,持續一週左右,7—10天可自行消退。 2、 母乳性黃疸: 早髮型:是指在出生後2~3天出現,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出現時間同時達到高峯值,並於第4~6天最明顯,然後在兩週內消退。
遲髮型:指在出生後較晚時間出現,一般緊接着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也可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後加重,即寶寶出生第7~14開出現。
原因:尚未有定論;可能與新生兒小腸對膽紅素吸收有關DD母乳
中含有B-葡萄糖醛酸苷酥活性高,使膽紅素在寶寶的小腸中被重 鑑別:與病理性黃疸作鑑別,病因如母嬰ABO血型不合、敗血症、窒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症及遺傳性葡萄糖醛酸酢缺乏症等。
診斷:化驗可確診,持續時間可長達1~2個月。並可區分肝炎       一般不必特殊治療,母乳性黃疸預後良好,通常不會出現較重症狀,也不需要特殊的藥物治療。       重者可暫停母乳3天改爲人工餵養,奶量以150MI/D計算。暫停母乳期間,應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黃疸消退後繼續母乳餵養。同時給予支持療法: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預防感染,鼓勵乳母多次少量餵奶,增加患兒大便次數。嚴重者給以保肝等治療。 有的寶寶剛出生時,皮膚的着色紅潤,但餵母乳後不久,就發現皮膚變黃,而且久久不退。但寶寶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經化驗,膽紅素多在每100ML血20ML以下,寶寶的肝臟和脾臟也不大,無貧血白細胞數高,肝功能正常。這就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爲1~2%,甚至更高。爲什麼有些寶寶用母乳餵養後會出現黃疸呢?醫生研究發現,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與新生兒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有關。專家認爲,母乳情黃疸是由於母親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活性特別高,使膽紅素在寶寶的小腸中被重複吸收,於是,寶寶便出現了黃疸並持續不退。
母乳性黃疸一般可分爲早髮型及遲髮型。早髮型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時間及達到高峯值的時間相似,即在出生後的2~3天出現,並於第4~6天最明顯,然後在兩週內消退,然而,從臨牀實踐來看,母乳性黃疸的最高值要超過生理性黃疸。遲髮型者出現的時間較晚。常緊接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加重,也就是說母乳性黃疸常在寶寶出生後7~14天出現。
無論是早髮型或遲髮型母乳性黃疸,一旦停餵母乳3~5天后,黃疸就減退。若再開始母乳餵養,黃疸又會重新出現。母乳性黃比一般生理性黃疸的持續時間長,有的可長達1~2個月,但通過化驗可與肝炎區別開。 母乳性黃疸不需要吃藥,輕時可以繼續吃母乳,重時應該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營養品,爲使寶寶得到必需的營養,可採取多次少量的母乳餵養的方法。暫停期間,可以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證乳汁持續分泌,等寶寶黃疸減輕或消退後,再繼續母乳餵養。此後,即使有輕度黃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二、生理性體重下降:新生兒出生後數天內,由於胎糞的排泄,水分丟失較多等原因,可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不超過10%。4天后開始回升,可於生後7—10天左右恢復出生時體重。
護理:1)、加強餵養,少量多餐;母乳餵養要按需哺乳,一般情況以母乳餵養爲2—3個小時;人工餵養爲3—3.5個小時 建議量:出生~2周:65MLX8次/天
2周~3月:135MLX6次/天(按需給)
3月~6月:200MLX5次/天(一天的總奶量900~1200ML)
6月~10月:總奶量600~800ML(定時給)
10月~1歲:總奶量400~600ML
2)、加強臀部皮膚的護理:新生兒2—3天內排出墨綠色的胎便,量多,較粘稠,要及時清潔臀部皮膚。
   胎糞:是指新生兒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排出的大便,呈墨綠色或深綠色,無臭味,量多,粘稠。一般維持48~72小時,慢慢轉變成爲金黃色或黃色樣便。
三、乳腺腫大及假月經:1)、乳腺腫大:男、女嬰都可出現,表現爲乳腺腫大如黃豆樣大小,可有乳汁樣分泌物流出,多於2—3周後自然消退;2)假月經:女嬰兒出現,表現爲女嬰陰道出現少量出血,或有白色分泌物,1—3天后自行停止。 護理:(1)、乳腺腫大時勿擠壓,告訴年輕父母,這是正常生理現象,不必過分擔心;
(2)、保持寶寶乳房和外陰的衛生,及時清潔分泌物;     護理:1)、它會自行消失,不要挑破,不要拿物拭擦口腔,以防損傷口腔粘膜,引起感染;
    2)、保持口腔衛生,餵奶後給於少量白開水。
注意:孩子出現這些症狀時,其吃奶、精神狀況、睡眠、大小便等正常。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