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護理

時間: 2011-02-06

【摘要】  目的:探討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術前、術中、術後的配合和護理。方法:對24例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換血術的術前、術中、術後的配合和護理。結果:24例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換血前血清膽紅素平均爲462.6μmol/L,換血後爲219μmol/L,換血後黃疸未加重,均未出現膽紅素腦病。24例均未出現感染、空氣栓塞、出血等併發症。結論:加強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的配合和護理,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有效提高換血術的成功率,快速降低血清膽紅素。

【關鍵詞】 

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療法是一種廣泛應用於臨牀,治療嚴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方法,主要適於溶血導致的高膽紅素血癥,能快速降低血清膽紅素,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1]。但換血術需要有過硬的動脈穿刺技術,並有出血、空氣栓塞、心臟停搏、感染的可能,因此做好手術全過程的配合和護理是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手術併發症的重要保證。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爲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高膽紅素血癥患兒,共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胎齡33~40周,日齡2~4d,出生體重爲2400~3600g,黃疸出現時間在24h內,血清膽紅素濃度433.1μmol/L~ 563.8μmol/L。其中ABO 溶血20 例、重度G-6-PD 缺陷症4 例。入院時均有全身皮膚重度黃染、精神萎靡、吃奶差。術後黃疸迅速消退、反應好、吸吮有力。住院5~12d治癒出院。

  2 換血術方法簡介

  將患兒置遠紅外輻射臺上,取仰臥位,適度約束患兒四肢,連接多參數心電監護儀,換血時間爲2~3h,換血量爲100~150ml/kg,BD公司密閉式靜脈留置針穿刺橈動脈用於放血,外周靜脈用於輸血。採用動靜脈同步換血療法。

  3 護理

  3.1 換血前的護理

  3.1.1 環境準備 在專門的換血室進行,換血前用消毒劑擦拭地面、牆壁及物體表面,通風30min後,用紫外線消毒1h,並配備循環空氣消毒機,室內溫度保持在26~28℃。

  3.1.2 物品準備 多參數心電監護儀、遠紅外輻射臺、三通管、22號密閉式靜脈留置針、輸液泵、一次性採血管、溫度計、換血記錄單、注射器及針頭、生理鹽水、肝素、魚精蛋白、苯巴比妥鈉、10%葡萄糖酸鈣、10%葡萄糖、鹽酸腎上腺素等。

  3.1.3 血源準備 儘量選用與患兒同型新鮮血,庫血不應超過3d。

  3.1.4 工作人員準備 瞭解患兒的診斷、病情、日齡、體重、生命體徵及一般狀況。評估換血過程常見的護理問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穿手術衣。

  3.1.5 患兒的準備 ①胃腸道準備:術前禁食4h,或插胃管將胃內容物抽空,防止術中嘔吐引起窒息。②鎮靜:術前30min按醫囑予苯巴比妥鈉5~10mg/kg靜脈注射,或予10%水合氯醛灌腸。③ 建立動靜脈通路:用密閉式靜脈留置針建立兩路靜脈通路,一條路動脈通路。配血,術前按醫囑靜脈點滴人血白蛋白,葡萄糖酸鈣,並予藍光照射治療和心電監護。

  3.1.6 患兒家長準備 做好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講解換血目的、必要性、過程及不良反應,讓家長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積極配合治療,並簽署換血同意書。

  3.2 換血過程中的配合和護理

  3.2.1 術者戴口罩,無菌手套、鋪巾,用密閉式靜脈留置針建立動脈通路。先抽出少量血做血氣、血培養、凝血四項、血生化、血常規等檢查,然後開始接上兩個三通管使之成爲四通管進行換血。四通管另外三端,一端接20ml注射器,用於抽血;一端接內有肝素生理鹽水(500ml生理鹽水加肝素12500U)的20ml注射器,用於衝管,防止血液凝固堵塞留置針;另一端與無菌密閉的輸液袋連接,作爲血液流出道,將抽出的血液推入輸液袋內。根據患兒體重,全身及心功能情況決定換血速度,每次換血量10~20ml,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到每次20ml,換血速度爲4ml/min。血液流出的速度應與進血速度一致。

  3.2.2 建立二路靜脈通路,一路輸血漿,另一路輸血,準確記錄換血時間、換出血量及輸入血量、注射的藥物,尿量,確保入血量和出血量一致。每30min測靜脈壓一次。如靜脈壓>8cmH2O時,提示血容量過多,可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宜多抽少注。反之,則少抽多注[2]。當換血量達100ml時,用10%葡萄糖酸鈣2ml加入10%葡萄糖4ml靜脈注射,同時觀察有無低血鈣症狀。

  3.2.3 分別於換血術中、換血術結束前再取血送血氣、血培養、凝血四項、血生化、血常規等檢查。

  3.2.4 換血過程中注意給患兒保暖,防止低體溫,密切觀察患兒的面色、膚色、呼吸、心率、血壓、尿量、血氧飽和度、精神狀態等,防止低血糖及低血鈣的發生。

  3.2.5 嚴格無菌操作,注意有無輸血反應,穿刺處有無腫脹、滲漏、留置針有無脫出。注射器內不能有空氣,防止空氣栓塞,換血過程中注射器必須經常用含肝素的生理鹽水沖洗,防止血凝塊栓塞堵管。

  3.2.6 防止肢體循環不良 約束患兒四肢應鬆緊適宜,並經常觀察四肢肢端的血運循環,如肢端出現發紺,應及時放鬆約束,並予按摩。特別是抽血側的肢體,我們爲了防止患兒肢體活動而引起針頭移位,常常固定得比較緊,更應注意。

  3.2.7 換血結束後拔除動脈通道,保留靜脈通路,以備繼續輸液用,統計出入量。

  3.3 換血後護理

  3.3.1 換血後繼續藍光治療 光療時間根據患兒黃疸消退程度而定,一般24~48h。注意保持光照面玻璃板透明度,如患兒出汗、大小便應及時清除,以免影響光療效果。

  3.3.2 密切觀察病情 術後每小時測體溫、心率、呼吸、血壓。密切注意有無青紫、驚厥、水腫、嗜睡、肌張力低下等核黃疸早期症狀;注意有無併發症(心功能不全、低血糖、低血鈣、酸中毒、休克等),若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

  3.3.3 患兒一般情況良好,術後4h可試喂糖水,無不良反應可餵奶,並應注意有無嘔吐。

  3.3.4 密切觀察動脈穿刺點有無滲血及出血徵象,保持局部清潔乾燥,防止感染。

  3.3.5 經常更換患兒體位,防止肺不張或肺部感染。按醫囑預防性運用抗菌素,防止敗血症。

  3.3.6 保暖 置保溫箱內保暖1~2d。保持正常體溫非常重要,因體溫過低易發生硬腫症、酸中毒、低血糖,並可加重黃疸等。而體溫過高,水分喪失增加,若不注意補充水分,易導致脫水和高鈉血癥。血液濃縮時紅細胞破壞增多,引起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加重黃疸。因此,每小時測體溫1次,保持體溫在36.5~37℃,平穩後4h測一次。

  3.3.7 血糖監測 新生兒易出現血糖代謝異常,換血時輸入大量葡萄糖易引起高血糖。而禁食、換血後因高胰島素血癥又易出現低血糖[3],換血後血糖監測十分重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3.3.8 換血後若血紅蛋白小於100g/L,可少量輸血。本組有7例患兒需再次輸血。若膽紅素又大於342μmol/L,可考慮再次換血。

  3.3.9 補充葡萄糖酸鈣 換血時鈣的消耗增多,極易出現低鈣血癥。

  3.3.10 建立健康家庭親子關係 病情平穩後可讓父母撫摸、擁抱和餵哺患兒,給予其父母以醫學知識指導,幫助他們瞭解患兒問題,並給予出院後的護理指導。

  4 討論

  4.1 換血術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最快的方法,平均時間爲3~5d。要求我們有一定的技術水平:1.要求護理人員有熟練的穿刺技術。我們常選用橈動脈、肱動脈和足背動脈。如果用密閉式靜脈留置針穿刺失敗,可用普通5.5號頭皮針代替。本組有4例患兒直接用5.5號頭皮針穿刺橈動脈,妥善固定後,換血順利進行。2.鎮靜和抗凝的重要性 ①如果患兒煩躁不安,動脈穿刺很難成功,或者穿刺成功後針頭易脫出、移位。所以穿刺成功後應妥善固定,並保持患兒安靜。本組有2例患兒因上肢過度活動,針頭移位,使換血中斷,需再次穿刺動脈。②爲保持換血通道通暢,避免血栓堵管,每抽出20ml血後,即予肝素鈉生理鹽水2~3ml衝管,可有效防止血栓堵管。如患兒有使用肝素鈉的禁忌症,可用生理鹽水代替。本組未出現堵管。3.應熟練掌握換血通道的連接和換血活塞的進出方向。本組第一例因爲不熟練,導致換血時間過長,爲4.5h。

  4.2 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與傳統的臍靜脈單通道換血術相比,有很多的優點:①操作方法簡單易學。②對環境和人員的技術要求相對要低。③換出率高[4]。④換血通道爲密閉式,感染機率小。⑤對患兒的損傷小,恢復快,預後好。本組患兒換血前血清膽紅素平均爲462.6μmol/L,換血後爲219μmol/L,換血後黃疸未加重,可有效減少和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我們通過加強術前、術中、術後的配合和護理,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提高換血術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王明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術的護理配合[J].當代護士,2007,(3):47.   [2] 韋君.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術的觀察及護理體會[J].廣西醫學,2004,27(4):601.   [3] 胡結明,譚岱峯,林冰清等.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治療早產兒疾病的護理體會[J].現代臨牀醫學生物工程學雜誌,2005,11(3):237.   [4] 張東偉.新生兒溶血病外周動靜脈雙路換血術的護理[J].現代護理,2005,11(11):867.

下一篇:新生兒臍帶護理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15
新生兒黃疸是在新生兒時期出現皮、鞏膜及黏膜黃染,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其病因特殊而複雜,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常導致死亡和嚴重後遺症。 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爲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大類。 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由於新生兒膽紅素的代謝特點,約60%足月兒和80%以上的早產兒在出生後3-5天可出現黃疸,但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在14天內黃疸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3-4周黃疸全部消退。 病理性黃疸則屬於異常,一般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①細菌感染和新生兒敗血症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鉅細胞病毒等;②新生兒溶血病;③先天性膽道閉鎖和膽總管囊腫;④母乳性黃疸,多於出生後4-7天出現黃...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05-15
最好的護理方法是多曬太陽,頭部,手腳,屁股,要直接在陽光下曬.詳細詢問妊娠史、胎次、分娩史、輸血史、父母血型、感染史、用藥、家族史、餵養方式、尿便顏色等情況,問清黃疸發生情況有助於鑑別診斷。1.24小時內黃疸,Rh、ABO溶血病,宮內感染。2.2~3天黃疸,多爲生理性,如黃疸重、持續時間長,考慮病理性因素。3.4~5天出現或加深,考慮敗血症、胎糞排泄延遲。4.消退延遲、或持續加深,考慮母乳性、感染性、紅細胞形態異常等。5.尿黃、便白,膽道梗阻、肝炎、遺傳代謝病和各種原因引起溶血導致的膽汁粘稠綜合徵。體檢1.黃疸程度:新生兒血紅蛋白水平高而皮膚又薄,故膚色紅,常掩蓋黃疸,用指壓皮膚(額頭、前胸、...
第3樓 熱心網友 2013-05-15
用醫生的話就是多吃多拉,曬曬太陽,我們家剛剛出生時嚴重黃疸,後來就慢慢好了,如果實在嚴重了要去醫院照藍光
第4樓 熱心網友 2013-05-15
光照 提前餵養 補液 給予白蛋白 防止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