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兒童教育

時間: 2012-05-01

一個人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和影響。學前兒童不能離開成人單獨接觸社會,與學齡前兒童關係密切的足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對學前兒童尤爲重要。兩、三歲足兒童發展的一個轉折期,有的心理學家稱這一時期爲人生“第一反抗期”,不少家長感到兩三歲的孩子不聽話,不服管,脾氣大。家長怎樣認識這種現象呢?這就要求家長應該瞭解一些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按身心發展規律實施正確的教育。根據自己幾年來的幼兒教育和管理工作經驗淺談幾點看法。

一、  不要包辦一切

兩三歲的孩子與嬰兒有很大區別,他們的心理髮展處在一個較大的轉折時期,孩子開始由被動地位向主動地位轉化。父母要仍以控制、包辦代替爲主,這就不符和孩子的年齡特徵,必然要引起他們的反抗。父母應從包辦代替一切中解放出來,給孩於主動權,使孩子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兩歲的孩子吃飯時,喜歡自己拿匙吃飯,但卻把飯送不到自己的嘴裏,而使飯撒的哪兒都是,父母對這種現象往往足擔心吃不飽,強行把匙奪過來。爲此,孩子大哭,不願意。這個時候,父母可準備兩把匙,父母拿一把,父母邊示範講解,提醒啓發,邊往孩子嘴裏送飯,這樣,既滿足了孩子自己動手的心理,又不會讓孩子餓着肚子。也促進孩子身體和智力的健康發展,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
    二、 要讓孩子多動手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要使兩三歲的孩子較快地學會正確地使用用具,使他們的全身動作協調,只有讓孩子親自活動不要怕孩子做不好而過多的限制。父母應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做事,可以要求讓他們做一點自理生活的事。如教孩子脫衣、穿鞋、收拾玩具等,這樣父母既節省了時間,又滿足了孩子的願望,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只要孩子肯做,做的好與否足次要的。主要是培養孩子那種肯學,肯動手的精神及 行動上的獨立性。對於孩子來說,只要不是危險的,貴重的、有毒的東西,能摸即讓他摸,能做即做,這對他的個性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三、要極度耐心,不要急於求成

 任何事情處於萌芽狀態,都需要耐心地扶植和愛護,按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去促進事物的發展。拔苗助長,急於求成,效果適得其反。所以,封待兩三歲的孩子,父母應該多加耐心,耐心地理解孩子的語言,並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教孩子發展動作和掌握簡單的行爲規律。兩三歲的孩子喜歡做事,又做不好。如果父母認爲自己的孩子笨;或者急於求成代替孩子做:或不斷催促孩子快做,結果引起孩子哭鬧。父母不應該責備孩子,更不應禁止他們,要看到這是孩子在探索,在學習,在瞭解自己的力量。如果一味打擊他們的探索活動,他的求知慾就會泯滅,並且使他們懷疑自己的力量,扼殺正在萌發的自信心,而這正是將來學習活動的最大障礙。

 四、 採取暫時讓步的方法

 這是對兩三歲孩子堅持己見,不照父母正確意見辦事的一種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不使孩子形成真正的執拗、任性。當父母意識在短時間說理無效;或者父母急於求成完成自己的任務,一時間沒有更多的說服時,都可以利用這種方法,也可以利用孩子的注意容易轉移的特點,用別的事物把孩子吸引開,先暫時解決問題,再找適當的時機進行說理教育。而不能大聲呵斥孩子,應注意低聲調引導孩子,這樣,孩子會覺得和父母處於平等的地位進行交談,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孩子的自尊心不會受到挫折,增進父母和孩子的親密感。

 五、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父母以身作則,爲孩子樹立良好榜樣,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是很重要的。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對父母強調。“不要以爲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纔是進行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你們怎樣穿戴,怎樣同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 怎樣歡樂或發愁,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怎樣讀報,這一切對幼兒都有重要的意義。父母的氣質,行爲,品德性格等直接影響着孩子,是一種滲透性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兩三歲的孩子開始出現比直接模仿更高一級的延遲模仿,他們將父母的言行“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了。到了一定時間,會將所見所聞依樣表現出來。所以,家長應引導孩子學習,模仿正面人物,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是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重要教育原則.

 家庭教育是學前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二十一世紀的幼兒教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兩三歲兒童是心理髮展的轉折時期,父母要屹立一個新的角度來認識孩子,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點,多給孩子一些溫暖,人間就會多一些陽光;多給孩子一點愛心,人間就會多一些希望。讓希望和溫暖充滿人間,讓每個家庭教育都結出累累碩果。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30
孩子三歲的時候已經有自己的個性了。還有家長及時發現了寶寶的問題,現在糾正,還來得及。首先,要堅決反對寶寶這種行爲。這是他個性展現和形成的關鍵時刻。家長如果縱容和溺愛,寶寶得了暗示,以後會變本加厲,形成自私、霸道的個性,父母最後自食其果。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堅決地批評孩子,告訴他要尊重父母,如果家裏還有其他人的話,也算進去。如果孩子還是任性不依,家長就要下狠心打一頓或者不聽話就餓他一頓了。孩子會看形勢的。他的行爲一旦在最初受到打擊,以後就不會再做類似的事。雖然他連做這個事是什麼意義都不清楚。但一旦受到鼓舞或順從,那麼家長無異於在告訴孩子,你這樣做,我們會答應的。將來再想改回去,那就是妄想了。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05-30
三歲就叛逆?應該不是吧。是可能你們的教育方法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