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兒腹瀉詳解

時間: 2012-01-03

腹瀉,是春季小兒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病,但往往容易忽視其致命的併發症。即使能夠引起重視,人們也一直認爲脫水、酸中毒是急性腹瀉的主要致命原因。具體介紹如下:

小兒腹瀉病因:
  1.內在因素
  神經系統功能調節能力差,容易發生腸道功能紊亂
  消化系統發育未成熟,消化能力差。
  防禦感染功能差。
  因生長髮育快,需營養物質多,使消化道負擔重。
  2.感染因素腸道內感染細菌、病毒或腸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感、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引起。
  3.非感染因素餵養不當(過多、過少、突然改變飲食品種),對牛奶等食物過敏,腹部受涼等。

小兒腹瀉病臨牀表現主要症狀:

大便性狀異常,呈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大便次數增多。感染性腹瀉多伴有發熱、嘔吐、倦怠。非感染性腹瀉大便半稀呈不消化,有奶瓣,水分不多。腹瀉、嘔吐嚴重者多伴有脫水、酸中毒。表現爲尿少、眼窩凹陷、哭無淚,皮膚乾燥和體重下降。嚴重的出現嗜睡、煩躁等。痢疾桿菌、侵襲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侵襲細菌感染重者常伴有中毒症狀如嗜睡、萎糜、甚至出現休克、呼吸衰竭等。此外尚有厭食與腹痛。

根據腹瀉病因可分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兩大類,其中感染性約佔 85%以上。感染性腹瀉病原有細菌、病毒與原蟲等。

重視小兒腹瀉併發症:

腹瀉是小兒常見病症,按病程的長短可分爲:急性腹瀉,病程連續在2周以內者;慢性腹瀉,病程在2個月以上者;以及病程介於上兩者之間的遷延性腹瀉。無論是急性腹瀉還是慢性腹瀉,如果治療處理不當均會引發多種併發症,因此應當引起重視。小兒腹瀉常常會引起以下幾種併發症:

1、腹瀉會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腹瀉時機體不僅不能有效地從食物中吸收水份和電解質,而且還會以腸液的形式將它們進一步丟失。所以腹瀉時,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補充水份和電解質的話,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其中,電解質紊亂包括低鈉、低鉀、低鈣和低鎂,它們不僅不利於疾病的恢復,而且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痛苦,例如低鉀可引起頑固性的腹脹,低鈣可引起手足抽搦或驚厥。

2、腹瀉會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它發生在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腹瀉之後,腹瀉使患兒的抵抗力進一步下降,病毒就可侵犯心臟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併發此病的患兒會有胸悶、胸痛、心悸、頭暈、乏力等症狀。重症患兒會因爲嚴重的心律失常導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腹瀉會引起腸套疊:小兒常見的急腹症之一,多見於4~10個月的嬰兒。隨着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降低。絕大多數嬰兒腸套疊是原發性的,只有2%~8%的病例爲繼發性。由於腸蠕動失去正常節律性,腸環肌發生持續性局部痙攣,腸近端劇烈蠕動,遂將痙攣的腸段推入遠端腸腔內。腹瀉和伴隨它的病毒感染是引起腸套疊的主要原因,應當引起警惕。

4、腹瀉會引起營養不良:多發生在遷延性腹瀉或慢性腹瀉之後。營養不良會使患兒的抵抗力進一步下降,易繼發各種感染,如鵝口瘡、支氣管肺炎、結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而且腹瀉遷延不愈還會加重營養不良,造成惡性循環。

小兒腹瀉預防:
  加強食品衛生與水源管理。
  提倡母乳餵養,避免夏季斷奶。
  合理餵養,添加輔食應逐步進行。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食前便後洗手,做好食品、食具消毒。
  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

    小兒腹瀉治療:
  飲食要求:適當減少進食,飲食易消化,給予足夠的液體防止脫水。
  控制感染:細菌性腸炎可根據致病菌選用抗菌藥,常用氨卞青黴素、慶大黴素等。病毒性腸炎一般不需用抗菌藥。
  應用乳酪乳酸桿菌製劑(如強力黴生),使該菌在腸道繁殖以抑制大腸桿菌,有較好效果而無副作用,並可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微生態療法:恢復腸道正常菌羣的生態平衡,多用回春生、媽咪愛等。
  中藥:輕症可用保和丸,重症可用葛根耳連湯,營養不良久瀉不愈可用參茅白朮散。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