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母乳餵養精華之難道都是母乳的錯?(上)

時間: 2011-07-22

對文中講到的深有同感

我在《父母》雜誌上主辦母乳餵養專欄已有8個月,在某育兒網站上主持母乳餵養主頁也有半年,來訪率已經突破一萬人次,回答了幾百個問題。

回頭看看,對於乳汁分泌的道理和操作方法已經反反覆覆說了無數遍,但是仍然有一些媽媽告訴我,無論怎樣按照我的指導去做,她們的奶就是不夠寶寶吃,寶寶就是要哭,無奈她們只好添加奶粉,用不了多久,他們自己的奶就幹了,母乳餵養就此宣告失敗。

縱觀這些媽媽們的留言,我發現其中一些相似之處:

1、 她們在哺乳之初,一般都經歷過下奶的困難;

2、 看到她們“沒有”奶,孩子餓的直哭,家人(一般是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就來干預,給孩子直接餵奶粉;

3、 即使乳汁分泌正常,仍然會出現餵奶後孩子哭鬧的情況,家人便說這是因爲媽媽的奶“不夠”、或者是奶“不好”,孩子沒有吃飽,繼續給孩子添加奶粉;

4、 有些嬰兒睡眠時間不長,一兩個小時就醒,有些嬰兒的體重增長不如其他嬰兒迅猛,這些都被怪罪到母乳質量上,不僅家裏人,就連一些醫生都勸告媽媽不要繼續哺乳,改餵奶粉吧;

5、 這些寶寶們每次吃完母乳後,都能再吃一些奶粉,被大家判斷爲母奶沒有吃飽,需要奶粉。如果母親不主張餵奶粉,家人會批評她是餓着寶寶了。迫於這樣的壓力,也因爲沒有經驗,心裏沒有底兒,媽媽們屈從了,餵了奶粉,從而導致母乳真正分泌不足。

堅持母乳餵養,有時候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最大的困難,其實不在於乳汁分泌不足,反倒是其他因素的干擾,尤其來自外界的壓力。最大的干擾和壓力,來自於一些對於母乳餵養有很深的誤解的家人或者知識老化的醫生。

中國有老人幫助照看第三代的傳統,對於新生兒的看護,餵養是最重要的活動內容。但是如果母親選擇餵母乳,每一次的餵養僅僅需要嬰兒的母親參與,勢必將其他人排除在外。有些老人會感到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感到不安和焦慮,因而會抓住母乳餵養一開始都會產生的困難和問題,有意無意地將其誇大,試圖阻攔母親在哺餵母乳方面進行努力。她們往往明明知道母乳餵養的巨大好處,內心深處卻悄悄盼望孩子吃奶粉,因爲這樣她們就能夠爲孩子的餵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人的心情我們固然能夠理解,但是她們的行爲卻具有很大的破壞力。因爲她們的地位和權威,新手媽媽們往往迫於壓力,不敢違抗,匆忙地添加奶粉,釀成惡果:孩子出現“乳頭錯覺”,偏向於容易得到奶水的奶瓶,不願意費力吸吮母乳,甚至拒絕乳頭;吸吮頻率的降低,導致乳汁分泌量急劇下降,最後真的沒有奶了。

另外,新手媽媽由於沒有經驗,容易偏聽偏信一些老人的老觀念,比如一位媽媽告訴我,她不想給孩子加奶粉,家裏老人就指責她會把孩子“餓細了腸子”。這是一種毫無科學道理的說法,卻會產生足夠的壓力,讓媽媽屈服。老人的說三道四,會讓媽媽心裏產生焦慮,這種焦慮情緒所產生的荷爾蒙,導致媽媽的身體即使有豐盛的乳汁,卻不會分泌出來。越是擔心、着急、心虛的母親,乳汁分泌越有困難。

上一篇:早產兒細護理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