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是母嬰的最佳選擇

時間: 2012-06-30

自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聯合提出實施母乳餵養成功的十點措施和創建愛嬰醫院的方案以來,全國大、中型醫療保健機構幾乎皆成爲母嬰醫院,並向鄉鎮衛生院普及,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促進母乳餵養及創建愛嬰醫院是保護婦女兒童健康的重要措施,此項工作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有利於民族的興旺和國家的繁榮昌盛。

1 母乳的分類

產後7天內的乳汁稱初乳,由於所含胡蘿蔔素較多,故色黃;所含蛋白質和免疫白細胞等有形物質較多,故質稠。初乳是乳中的精品。產後7~14天間的乳汁稱過渡乳,其中蛋白質和免疫物質逐漸減少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逐漸增多,此係初乳與成熟乳間的過渡。產後14天后的乳汁稱成熟乳,這時各種營養成份的含量比較穩定,事實上要到產後30天左右才趨穩定,產後6個月內的乳量每日約800毫升,哺乳時間可至嬰兒2歲至2歲以上。

2 母乳餵養的優越性

2.1 母乳所含的營養物質豐富,比例合適,容易吸收,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母乳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母乳餵養兒各種感染性疾病(如腹瀉、呼吸道及皮膚感染)發生率最低。吸吮動作有利於嬰兒面部正常發育。嬰兒與母親皮膚頻繁接

觸,有利於親子感情及感覺發育。早期哺乳,有利於防止產後出血。哺乳期閉經,有利於產婦恢復鐵貯存,以及延長生育間隔。從營養消費、保健及避孕方面,減輕家庭、醫院及社區經濟負擔。

2.2 雖然人乳中總蛋白質含量比牛乳低(牛乳中蛋白質含量爲人乳的4倍),但因其乳清蛋白較多、酪蛋白較少而較易吸收,並具有較強的免疫功能。乳清蛋白中的各種不同成份,又有其不同功能。分泌型IGA在初乳中的含量高達2~4mg/dl,成熟乳中降爲1~2mg/dl,牛乳中幾乎等於零。此IGA被嬰兒攝入後,在胃腸道中不受胃酸或消化酶所破壞,大部分粘附在胃腸道粘膜上,對大腸桿菌和霍亂孤菌起免疫作用,對腸道病毒起中和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瀉。乳鐵蛋白在母乳中含量爲100~300mg/dl,牛乳中極少,是一種能和鐵離子結合的蛋白質,能抑制腸道中某些鐵依賴細菌如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繁殖。溶菌酶在母乳中的含量是牛乳中的300倍,是一種能溶解細菌型的非特異性酶,能抑制腸中致病菌的生長。母乳中有活性白細胞,參與免疫過程。

2.3 母乳中的氨基酸較爲理想,例如苯丙酸的含量低於牛乳,而牛磺酸的含量比牛乳高8倍以上。牛磺酸能促進神經細胞核糖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對嬰兒的大腦及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有重要意義。乳汁中的脂類以甘油三脂爲主,約佔

90%,提供50%的熱卡,此外尚有少量磷脂、類胡蘿蔔素及遊離脂肪酸。母乳和牛乳的脂類相似,但其主要區別在於:母乳中含長鏈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油脂酸較多,而牛乳中的短鏈飽和脂肪酸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對腦細胞和髓鞘的發育極爲重要。母乳中的脂肪球較牛乳中的小,易於吸收。

2.4 碳水化合物在母乳中以乳糖爲主。此外,尚有少許葡萄糖、半乳糖、含氮低聚糖等。母乳中的乳糖提供50%的熱能。乳糖系雙糖,乳兒攝入後在腸道中由乳糖酶分解,所分離出來的半乳糖再在肝臟內轉變成葡萄糖。部分乳糖進入大腸,被雙歧桿菌酵解成乳酸和醋酸,使糞便呈酸性,不利於致病菌生長。乳糖還能促進鈣與鎂的吸收。母乳中含鈣量雖低(牛乳的含鈣量爲母乳的4倍),但母乳中鈣容易吸收,不易發生缺鈣或缺鈣抽搐症。母乳和牛乳中含鐵量相似,母乳中的鐵易吸收,不易發生貧血。母乳中含量豐富的維生素,還有多種酶,如澱粉酶、過氧化酶、鹼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脂肪酶等,易於消化乳汁,母乳還含有多種促生長因子,有利於乳兒的生長髮育。

3 如何提高母乳質量

3.1 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產前及時糾正貧血,增加營養,樹立母乳餵養的觀念和信心,充分認識母乳餵養的優點。

3.2 產時防止產程過長、產後出血。如發生產程過長、產後出血等情況的,可適當補充營養劑,如氨基酸、脂肪乳劑等。

3.3 產後做到早吮吸、勤吮吸,按需哺乳。初期應避免使用奶瓶及代乳品,如乳汁不足,除保證產婦睡眠及增加營養外,可適當採取中藥催乳的方法。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提高母乳餵養率是嬰兒健康發育的根本保證,應大力提倡母乳餵養,熟練掌握母乳餵養的技巧,樹立母乳餵養信心,真正認識母乳餵養的重要性。

(《當代醫學》,2009年4月第15卷第12期,作者:杜小苗)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