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盆腔炎引起的痛經 女性常因產後或流產後體質虛弱,宮頸口尚未很好關閉,或流血時間較長,組織殘留;經期不注重衛生,使用不潔月經墊,經期性生活等,均可使病原體入侵而感染。一旦有盆腔感染可表現爲畏寒發熱、食慾不振,腰痠背痛,白帶增多,並因炎症的輕重及範圍的大小而不同,如包塊形成可壓迫膀胱及直腸,引起肛門墜脹、尿頻等一系列伴發症狀。常在勞累、性生活後、月經前後加重。如到醫院檢查可發現有宮頸舉痛、子宮壓痛、附件包塊等。 由於盆腔感染會造成婦女生理和心理上的影響,故一旦發現有上述不適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切不可胡亂服用藥物,以免貽誤治療而遷延不愈。
2.子宮肌瘤引起的痛經 子宮肌瘤是突向子宮腔內生長的子宮瘤體,由於肌瘤表面覆蓋着子宮內膜,且在宮腔內佔位,影響經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宮異常收縮,發生痛經,並伴有月經量多及週期紊亂。其鄰近器官會出現壓迫症狀,當肌瘤變性時或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時,可發生劇烈腹痛。
3.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痛經 許多生殖器官病變會引起繼發性痛經,其中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引起繼發性痛經的罪魁禍首。主要表現爲漸進性痛經。疼痛多位於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部。常於經前1~2天開始,經期第1天最爲劇烈,持續至經後逐漸消退,所以經期時間較長者往往疼痛持續的時間也長,這在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中表現最爲突出。 痛經要及時檢查 爲免受痛經之苦,女性朋友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加上適當的營養和充足的睡眠,使自己有一個不易得病的強健體魄。 在行經期間,除注意經期衛生之外,還應避免劇烈的運動和過度勞累,不要再過分寒冷、潮溼的地方工作,禁止洗冷水澡,不是生冷辛辣食物,要保持樂觀,性情開朗,不要有過重的思想負擔。這樣,就有可能預防痛經的發生。 因爲痛經有時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所以女性朋友出現症狀也不必太過擔心。預防痛經,最佳方法是定期參加婦科檢查,從根源上杜絕婦科疾病的發生,如果經期異常疼痛,或者出現其他異常症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以免延誤治療。
緩解痛經小妙法 一.經常痛經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3到5天內的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爲主,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食品,以免誘發或加重疼痛。 二.經前期及經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冷飲、辣椒、生蔥、生蒜、烈性酒等。 三.月經期間應注意外陰部清潔衛生,禁止使用陰道藥物及坐浴。 四.經期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的作用。 五.保持大便通暢,適當多吃些香蕉、芹菜、甘薯等促消化的食物,因爲便祕也會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 六.消除對月經的緊張、恐懼心理,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 七.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對於月經過少的女性來說,可促進子宮內膜脫落,有利於經期保健。對於痛經的人來說,可減輕心理上的壓力,緩解子宮痙攣的程度,有利於痛經的康復。但必須注意縮短鍛鍊的時間,放慢速度,減少運動量,一般以不感到特別勞累爲宜。 八.疼痛發作時不要隨便服用止痛藥,如果疼痛嚴重、難以忍受,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也可請中醫進行辨證調理。另外,喝一些熱的紅糖姜水也會起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