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女性的一個月經週期可簡單劃爲4個時期: 1.行經期,即月經來潮至乾淨的一段時間; 2.排卵前期,即月經來潮至排卵前的一段時間; 3.排卵期,即排出卵子的的一段時間; 4.排卵後期,即卵子排出至下次月經來潮前的的一段時間。 其中排卵前期,卵泡逐漸發育至成熟,並分泌雌激素和少量孕激素。雌激素使出血期的子宮內膜逐漸修復而使出血停止,並隨着雌激素分泌量增加使修復後的子宮內膜逐漸增厚(稱之爲增生反應)。排卵前,雌激素水平達高峯,排卵時,成熟的卵泡破裂,卵子排出,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得受雌激素營養而呈增生反應的子宮內膜失去支持而出現少許出血。正常情況下,這種出血極爲短暫(約1小時一2小時),且只能在顯微鏡下窺見白帶中有紅細胞。排卵後,破裂的卵泡很快塌陷閉鎖形成黃體,並分泌孕激素及少量雌激素,使處於增生反應的子宮內膜繼續增厚(稱之爲分泌反應)。如果沒有懷孕,則黃體壽命一般不會超過14天即萎縮而失去功能,體內雌、孕激素同時下降,使得分泌期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營養而完全脫落出血(稱之爲月經)。一般來說,短暫而少量的排卵期出血不必治療。如果出血量多,且持續時間長,或反覆不愈,則可視爲月經不調的一種現象。 發生排卵期出血的原因大致有兩點: 1.性激素分泌失調,使得排卵時激素水平波動較大而使出血明顯。在月經週期裏,一些女性在排卵期前後出現雌激素水平一過性下降,子宮內膜因一下子缺少激素的支持而產生突然的出血,形成了這種所謂排卵期出血。這種出血是少量的、短期的,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也不會影響生育。 2.子宮內膜慢性炎症或卵巢表面炎性增厚,使得排卵時子宮內膜充血明顯,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或炎性增厚的卵泡表面破裂出血較正常量增多,並隨輸卵管蠕動反流至宮腔,經陰道排出體外。若出血量較多,時間較長或頻繁發生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少量的雌激素藥物治療,你的情況應該屬於這種,建議口服炔雌醇或己烯雌酚。 出現肉眼可見的陰道出血持續時間可爲幾小時,或3天一5天,但極少達到7天以上,嚴重者也可淋漓不淨直至下次月經來潮。有的出血量極少,點滴即淨,或爲帶中夾血,一般情況下極少達到月經量。出血時可伴一側下腹脹痛不適或隱痛或疼痛明顯,甚至牽扯腰骸部及股內側。症狀出現可每月連續發生或隔月發生1次,有的人每年中有幾個月發生,有的人一生中只出現一次這種現象。反覆發作的排卵期出血會影響妊娠,如果是這樣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排卵期出血是每位女性都有可能出現的一種現象,一般情況下這種出血量很少,肉眼不能觀察到,但有的人會出現明顯的出血症狀,嚴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論。排卵期出血,有的人一生可能就只出現一次,不必太在意。 對於多次出現的症狀輕微者可經自我調養而愈,可多食龜、鱉、魚、蝦、烏骨雞、黑芝麻、雞蛋、蘑菇及新鮮蔬菜水果等清補之品,少食油炸煎炒、辛辣香燥助火之品,避免葷腥油膩、過甜食品,避免用腦過度、勞累及情緒波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