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地轉、頭昏眼花、噁心嘔吐,頸椎有病!

時間: 2014-07-03

“天旋地轉”、“頭昏眼花”、“噁心嘔吐”……等等,這些詞語是在臨牀工作中越來越頻繁的聽到患者的傾訴,傾訴的人羣在逐漸增多,年齡也逐漸趨向年輕化。曾經這些詞語還是體弱多病、年老氣衰者的專利,但現在白領人羣中竟也是“後起之秀,異軍突起”。

“一開始只是有點暈,沒在意,後來漸漸發展到劇烈的頭暈,不能翻身轉脖子,精神差,睡眠不好,嚴重時甚至噁心嘔吐,看了很多醫院的神經內科,五官科,眼科,查過頭顱CT,核磁共振,前庭功能都沒問題,也吃了很多藥,就是暈,好不了,請假休息一段時間會好轉一些,一工作就明顯加重,嚴重影響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在門診工作中,經常聽到患者類似這樣痛苦的描述,面對這些患者,你就會發現,他們大多面色很差,精神不慌,說話行動似乎一直都小心翼翼的,心理非常脆弱,缺乏自信心,因爲在各醫院各科室做了太多的檢查和太多的治療,頭暈的症狀卻沒有半點好轉,總以爲這病就真的沒法治了。

不少醫療人員以爲眩暈只是與眼、耳和顱腦有關,而不知道眩暈很多是因爲第一第二頸椎關節(寰樞關節)錯位,甚至跟頸後肌羣本體感受器紊亂有關。仔細翻看他們的病歷也不難發現,檢查不可謂不夠仔細,診斷不可謂不五花八門,治療手段也不可謂不盡其所能,但無論如何,他們卻忽視了頸椎,這些“眩暈”專科的醫生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頸椎有病也能導致眩暈。如果你這樣跟他們說,他們還可能會向你投來鄙視的眼光。也確實如此,傳統的臨牀醫學教育中,根據眩暈的性質無外乎將其分爲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根據病變的部位又可分爲系統性眩暈和非系統性眩暈,前者又可分爲中樞性眩暈和周圍性眩暈,多爲前庭系統病變,後者主要包括眼部疾病、高血壓、貧血、心臟病、中度及神經官能症等,從來沒有提到過頸椎病也是眩暈的一個病因,所以他們的專科診斷無外乎“美尼爾氏病”、“前庭病變”、“腦血管病變”等,絕沒有一個醫生會做出“頸椎病”或“頸性眩暈”的診斷。當然隨着手法醫生治療這些“頸性眩暈”的臨牀療效的顯著提高,各家醫院特別是中醫院的五官科和神經內科醫生在對這些眩暈束手無策時,也會心有不甘地介紹患者去推拿科試試看看,或者尋找專門的手法醫生進行診療。

所謂“頸性眩暈”,是一定要跟頸椎密切相關的了,沒有頸椎的不適和異常,也就無所謂頸性眩暈的存在,所以這些眩暈、頭暈或者頭昏的患者一定要伴有頸肩部的不適,即使沒有,在其過去一定有過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職業史、在發病前有慢性頸痛史或頸椎的外傷病。仔細詢問發現,眩暈是其主要症狀,以晨起發病多見,眩暈可爲慢性持續性,也可表現爲發作性的劇烈眩暈。常感到精神萎靡,乏力嗜睡、噁心嘔吐、耳鳴耳聾、視力減退等症。常伴頸部痠痛、僵硬、頭痛等症狀。檢查時發現,患者頸後部肌羣至肩胛背部明顯緊張、有明顯條索筋節,頸椎活動度減少,頸椎有各種關節的錯位。頸椎X線檢查發現,頸椎生理曲度改變,椎間隙變窄,有明顯的骨贅增生,椎間孔變窄,寰樞關節明顯不對稱。進一步檢查會發現椎動脈血流障礙、椎間盤突出等。

臨牀分析“頸性眩暈”的原因,無外乎是因爲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慢性勞損或急性損傷導致的頸椎關節增生、錯位甚至是椎間盤突出,導致交感神經障礙,椎動脈壓迫或痙攣、頸後肌羣本體感受器紊亂而出現各種眩暈症狀。

椎動脈壓迫所致的眩暈臨牀上又多將其歸爲椎動脈型頸椎病,表現爲發作性劇烈眩暈,伴突發跌倒;眩暈的發作和緩解往往與頸部位置有關,易在突然轉頭及後伸時引起眩暈加重,恢復中立位後眩暈可減輕。在頸椎X線片上多發現頸2頸3寰樞關節錯位,或在頸5頸6鉤突骨質增生突入椎動脈孔壓迫椎動脈。

交感神經障礙所致眩暈以慢性眩暈爲臨牀特點,眩暈的發作與加重與頭頸姿勢無關;面色蒼白晦暗,舌質紫暗。頭顱枕、頂部皮膚可觸及程度不同的水腫增厚感,爲血管運動功能紊亂的表現。顱腦彩超(TCD)檢查提示頸內動脈系統和(或)椎動脈系統痙攣。

頸後肌羣本體感覺紊亂所致眩暈以慢性中等程度眩暈多見。低頭位或極度後伸位時眩暈加重,中立位時眩暈可減輕。枕下肌羣往往呈緊張狀態,適度按壓枕下肌羣可使眩暈顯著緩解;有時可見上頸椎錯位的體徵。常伴心悸失眠,憂鬱焦慮,頭痛等神經官能症,患者往往對自身身體狀況變化過於敏感。

推拿臨牀治療以消除椎動脈機械障礙、交感神經刺激及本體感覺紊亂爲要務,推拿治療以頸椎微調手法爲主,配合頸椎軟組織鬆解手法,糾正上頸椎錯位對椎動脈上段造成的扭曲壓迫以恢復椎動脈供血,及對頸枕交界處軟組織內本體感覺感受器形成的病理刺激信號;或糾正下頸椎錯位對頸交感鍊形成的高張力刺激,並可結合頸交感神經節封閉術,到達即刻止眩的目的。必要時配合鍼灸、中藥的綜合治療,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頸椎功能鍛鍊,增強患者頸肌肌力以提高患者頸椎的穩定性,從而從根本上起到治療的作用。

如何預防頸性眩暈?

1.臥姿,以右側臥位爲宜,枕頭的軟硬度及高低應合適,以保持頸部的固有位置。仰臥時,枕頭放置在頭與肩部之間,從而使頸椎的生理前凸與牀面之間的凹陷正好得以填塞。

2.坐姿,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腰部挺直,雙肩後展,使頭、頸、肩、胸保持微微繃緊的正常生理曲線。儘量拉近與工作臺的距離,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最合適的位置,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疲勞。

3.如果您的工作需要長時間伏案、集中注意力或頸背部保持不動,您應當時刻警惕該病的發生。工作間隔,最好經常活動頸部,每工作1小時左右應站起來四處走動,做一做伸展運動,在家還可以做“背飛”運動。這樣可以使頭、頸、肩和背部緊張的肌肉得以恢復,避免發病。學生要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姿勢。

4.天氣寒冷時應注意頸部保暖,特別是中老年朋友,因爲受涼、感冒也是導致頸部血管、肌肉收縮、僵硬,誘發眩暈的因素之一。天熱在室內有空調時尤其要小心空調冷氣對頸椎的侵害,必要時可在頸部圍一條漂亮的絲巾。

5.避免外傷。如果不慎後仰摔倒,或突然扭傷頸部,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最容易被忽略的外傷是汽車追尾引起的頸部問題,相當一部分病人因爲沒有明顯外傷,一開始不在意,殊不知頸椎已經受損,爲頸性眩暈甚至更嚴重的疾病埋下隱患。

6.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質量也很重要,失眠、神經衰弱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心血管問題,也可能誘發頸性眩暈。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