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危害要人命

時間: 2014-02-08

  頸椎疾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中老年人也是頸椎病的高發人羣,因此對於中老年如何防治頸椎病的問題,很多中老年人都非常關注,想通過了解更好的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

  對於這種疾病,一定要及時確診,因爲當人進入中年以後,有時會出現莫名其妙的頭痛、頭昏、四肢發麻、頸部酸脹,活動受阻,一到醫院就會訴說頸部不適,總是誤認爲“落枕”了,實際上這是患頸椎病的早期症狀,切不可掉以輕心。頸椎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大敵,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隨着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越高。謹記臨牀中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由於使用電腦的多了,病人一般訴說頸部不能扭動、並感到酸、賬、麻,隨着年齡的增長,病情不斷加重。由於病變的部位不同,反應的症狀也各不相同。有的手臂麻木、活動無力、疼痛,不能持重物。

  平安健康專家指出:同時有的患者因脊髓神經受到壓迫,可出現雙下肢肌力減退,走路困難,容易跌倒,嚴重者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有的則出現頭昏、頭痛、眩暈。還有少數病人因爲骨刺壓迫食管。可引起吞嚥困難等,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對於中老年如何防治頸椎病的問題,中老年人一定要及時掌握。頸椎病對中老年人危害極大,必須及早防治,中醫的理論是“不治已病,治未病”,要做到預防在前。人步人中年之後,要特別注意加強頸部的護理和保健,每天上班的中途,要經常扭動頭頸,一天約4次。

  早期可採用非手術療法,如牽引、理療、按摸、推拿、鍼灸、艾炙、頸部固定、制動等多種方法。現在非手術療法中,還是牽引效果最佳。它可以緩解頸部肌肉痙攣,減少對腰椎間盤的壓力,適度增大椎間盤的距離,緩解頸部神經根、椎動脈和脊髓所受的壓迫和刺激,使血液暢通,達到消除腫脹止痛的作用。

  中醫認爲,“不通則痛,痛則不通”,頸椎病是風寒溼痹、氣血阻滯所引起的,通過辨證論治,可以採用祛風除溼、行氣活血的藥物進行治療,早期可以取得較爲滿意的效果。

  正常脊柱各段因人體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彎曲弧度,稱爲生理曲度。頸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頸椎的彈性,減輕和緩衝重力的震盪,防止對脊髓和大腦的損傷。經常低頭伏案,會使得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變直,引起頸椎很多其他變化(如鬆動、增生、肌肉緊張等),從而刺激周圍神經或血管,導致頸椎病痛。同理,經常面對電腦,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都容易引發頸椎問題。

  已經成爲公害!最新調查顯示,頸椎病的發病年齡已經從40歲提前到30歲,發病率高達15%!更讓人擔心的是,頸椎上承頭顱,下接軀幹,既是脊椎中活動最多部位,也是神經中樞最重要部位,更是心腦血管的必經之路,一旦發生故障,後果嚴重。頸椎病其實可防可控,假如我們能夠未雨綢繆,主動呵護頸椎健康,頸椎病能耐我何?

  高危害

  頸椎病要人命

  頸椎病是由於頸部受外傷、勞損、風寒溼等因素引起頸椎和頸椎間盤退變和繼發改變(如:椎間隙變窄、鉤椎關節增生、椎管狹窄、黃韌帶肥厚),繼而造成對脊髓、椎動脈、神經根、交感神經的壓迫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的綜合症侯羣。

  頸椎病由於頸椎骨質增生,韌帶鈣化,周圍軟組織水腫壓迫了血管導致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硬化,患者有頸項僵痛,頭痛,頭昏,耳鳴,健忘,胸悶,心煩等症狀,還有一些類型頸椎病壓迫神經導致肢體麻木和癱瘓。常見的頸椎病都伴有腦血管疾病症狀,如果不進行治療可形成腦萎縮,腦梗塞,腦中風等。頸椎病嚴重時還可能併發下列症狀——:

  吞嚥障礙:吞嚥時有梗阻感、食管內有異物感,少數人有噁心、嘔吐、聲音嘶啞、乾咳、胸悶等症狀。

  視力障礙:表現爲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

  頸心綜合徵:表現爲心前區疼痛、胸悶、心律失常(如中搏等)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被誤診爲冠心病。到底呢?

  高血壓: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壓升高爲多,稱爲頸性高血壓。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爲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故兩者常常並存。

  胸部疼痛:表現爲起病緩慢的頑固性的單側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檢查時有胸大肌壓痛。這與頸6和頸7神經根受頸椎骨刺壓迫有關。

  下肢癱瘓:早期表現爲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時有如踏棉花的感覺,個別患者還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或大小便失禁等。

  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後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識障礙,亦無後遺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