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肝癌 避免致癌物質的刺激

時間: 2013-09-26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數據,全球每年約有60萬以上的病例發生,每年報告約50餘萬例死亡。據估計,我國新發生的肝炎病例佔全球病例數一半以上。肝炎病毒一旦入侵體內,除了快速破壞肝臟功能外,還會大大削弱肝臟的免疫力,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約佔總人口的9.7% ,其中約3000萬人爲慢性乙肝患者,80%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源自乙肝病毒感染,由此引發的肝癌已成爲易發的癌症之一。
  慢性乙肝轉變成肝癌的機率比較小
  經過多年臨牀觀察與實驗後證實,肝炎病人只有一小部分可能轉變成肝癌,但是從肝癌的實際解剖和手術結果來看,有90%以上的肝癌病人都感染過乙肝病毒。如果不進行有效治療,很多慢性乙肝患者會發展爲肝硬化、肝癌,最後發展爲肝衰竭而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四分之一最後會發展爲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經過幾年或者十幾年時間有5%-20%左右會發展爲肝硬化,而這些肝硬化病人中又有大約50%的患者最後可能發展爲肝癌。因此,感染過乙肝病毒的人和正常人相比得肝癌的可能性要提高5-20倍。
  相對於乙肝來說,丙肝更容易發展肝硬化、肝癌。由於丙肝症狀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普通人在丙肝早期很難自我察覺,潛伏期最長可達20年之久,是個實足的“潛伏高手”。然而,“無症狀”並不代表它沒有危害,丙肝病毒會致使肝臟細胞發生炎症併產生疤痕,這也是丙肝比乙肝更容易轉歸爲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原因之一。
  防止慢性肝炎、肝硬化演變爲肝癌:避免對肝臟的繼續損害
  值得關注的是,在我國每年診斷的肝癌患者中,超過90%的人都有乙肝背景(即感染過乙肝病毒),而且在這些人中,90%以上未曾接受過肝病治療。因此,患肝炎後一定要早治療。
  此外,還要做到:儘可能避免使用損害肝臟的藥物;儘可能避免有害的物理因子刺激,減少X射線和其他放射性物質對肝臟的照射;儘可能減少和及早治療各種感染;儘可能避免各種創傷和手術,因爲麻醉、手術創傷都會對肝功能恢復不利,萬不得已也要爭取在肝功能恢復後再進行手術;絕對避免飲酒和過度勞累。
  防止原發性肝癌:避免致癌物質的刺激
  原發性肝癌的發展因素相當複雜,一般都是在肝硬化的基礎上演變而成。除了病毒因素外,還需要有致癌物質刺激誘發的雙重作用,如食物中的黃麴黴素共同作用才致癌變。飲水中的亞硝胺,肉製品如火腿、香腸、成肉、鹹菜等中的亞硝酸鹽也有致癌作用,燒烤或油炸焦了的葷食如排骨,烤雞、烤鴨、烤魚、煎蛋等也都含有致癌因子。密切接觸某些金屬如鋼、銅等也都與肝癌的發生有着密切關係。
  肝癌的發生與機體的免疫功能也有關
  正常情況下,人體細胞發生病變。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清除這些細胞,這樣就不至於患上癌症。只有當免疫功能下降時,才容易發生癌變。故增強體質,增加人體免疫力是防止肝癌發生的重要手段。
  慢性肝炎患者:每半年進行至少一次檢查
  部分肝癌惡性度極高,自癌細胞出現,到肝臟影像檢查(B超、CT、MRI等)被檢出,癌症擴散只需幾個月的時間。在合併慢性肝炎的晚期肝癌病人中,部分曾進行過每半年一次的肝臟體檢,但在連續多年都未發現異常後就放鬆了警惕,逐漸減少檢查的頻率,結果等症狀出現才發現肝癌,爲時已晚。
  所以,對於慢性肝炎患者來說,每年進行一次檢查都不足以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建議40週歲以上有肝炎病毒感染史的慢性肝炎患者堅持每半年進行一次肝部B超檢查和血甲胎蛋白檢查,觀察肝臟是否出現了異常。如果肝B超發現腫物或血甲胎蛋白升高,應馬上諮詢肝膽外科醫生。肝硬化的病人爲超高危發病人羣,需每三個月,甚至是一個月進行一次相關檢查,千萬莫以身體的感覺作爲是否體檢的判斷標準。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