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抑鬱症你知道多少?

時間: 2013-09-08

破譯抑鬱的十個誤區

文[北京晨暉心理諮詢機構 雷明]

導語:五個女人中就有一個帶有抑鬱情緒!而抑鬱症已經成爲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病。儘管我們從電視、報紙乃至雜誌、網絡都能看到抑鬱、抑鬱症等字眼。但實際上,對於抑鬱,我們中的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抑鬱就是抑鬱症嗎?究竟怎樣才叫患上抑鬱症?種種疑問、衆多謎團正在等待破解

誤區1:抑鬱=抑鬱症?

並非所有的抑鬱都是抑鬱症,不用自己嚇唬自己。有些抑鬱是再正常不過的。我們並沒有被剝奪不高興的權力,上帝沒那麼嚴酷。

如果嚴格規類的話,抑鬱症屬於“心境障礙”的範疇。心境障礙又稱情感障礙,是明顯而持久的“心境高漲”或“心境低落”爲主的一組精神障礙,並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爲變化,多有反覆發作的傾向。這個症狀羣由抑鬱症、強迫症和燥狂症等心理疾病組成。其中,抑鬱症的判別需要幾個固定的條件:

1,在清醒狀態的大部分時間中,心境低落。

2,思維緩慢、語言動作減少或遲緩,統稱“三低症狀”。

3,往往伴有失眠、乏力、食慾不振、工作效率低和內感性不適。

4,症狀持續兩週以上。

滿足以上條件,抑鬱情緒才被稱爲抑鬱發作,也常稱爲抑鬱障礙或抑鬱症,它有可能持續幾周乃至幾年。

假如只是短暫的幾天心情不好,或者時不時的哀怨一下,那麼距離抑鬱症還早得很,根本不用緊張。

誤區2:抑鬱是客觀現實造成的,現實情況不好轉就無法擺脫。

不可否認,很多抑鬱確實由客觀現實誘發。比如說下崗或者失戀,都很容易誘發比較強烈的抑鬱。只不過,下崗或失戀的人很多,儘管他們有的確實抑鬱,但更多的卻能夠樂天知命甚至越挫越勇。

爲什麼會有這種區別?答案是因爲:人的思維模式不同。由於早期尤其是童年經歷,有些人的思維模式偏愛消極。遇到事情,埋怨“運氣差,命不好…..”。而事實上,客觀現實僅僅是“誘發”,或者爲抑鬱創造了一個環境,只要我們可以扭轉消極的思維模式,即使面對挫折或失敗,我們依然可以保持微笑。

值得一提的是,當消極的思維模式成爲主導,那麼即使環境改變、時間推移,我們也許依然無法擺脫抑鬱情緒,即使是色彩斑斕的花叢,也會被視爲灰暗的雜草,那時候就是抑鬱症了。

誤區3:抑鬱症也能自己對付

抑鬱情緒確實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不往消極的方面多想,那麼抑鬱的消除不過是個時間問題。不過抑鬱症不同,它要是可以自己對付,也就不叫“症”了。

就像前文所說的,抑鬱症其實是一種本人“無法自知”的消極思維模式在作怪,它使人以一種消極的或者悲觀的基調去分析和認識遇到的各種情況,導致情緒低落,甚至影響內分泌和內臟功能。正因爲本人對這種消極思維模式缺乏“自知力”,也就無法擺脫它的困擾。當你試圖勸解一個抑鬱症患者時,他往往會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來邏輯化地論述他爲什麼這麼“倒黴”,並堅定的認爲自己是正確的。

即使通過種種手段,暫時緩解了症狀,只要在未來任何境遇變化中,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再次被觸發,抑鬱症就會回來。這就好像我們的影子,當我們面對光線時,它就在我們後面,我們也許看不到。但是一旦我們背對光線,它就會搖曳在我們面前。

誤區4:抑鬱症的心理治療就是寬慰和勸解。

這個誤解可以具體化爲:心理醫生僅僅是個有執照的“知心大姐”?

我想在對抗抑鬱這個問題上,很多人對於隔靴搔癢的寬慰和勸解早就膩煩了。但心理醫生不是知心大姐,關於寬慰和勸解,也許他會多少做那麼一點,而更主要的,他將幫你找到消極的思維模式,幫你認識它們,教你如何擺脫它們的控制。

用人造的積極思維模式,替換現有的天生的消極思維模式,這是心理醫生的作用。至於抑鬱者的具體苦悶,其實在積極思維模式下是完全可以擺脫的。

誤區5:治療抑鬱症,吃藥就夠了。

首先必須承認,藥物對於對抗抑鬱是有很大作用的,至少可以有效調整被抑鬱症顛覆的內分泌系統,在一段時間內緩解身心痛苦。

但是統計數據表明:接受認知治療的抑鬱症患者的平均複發率是29.5 %,而運用抗抑鬱藥物的患者的

均複發率是60%。所以,更多的時候,抑鬱症患者只是需要通過維持服藥來防止復發。

藥物可以調整內分泌,將抑鬱症患者的痛苦緩解或者解除,看上去患者已經恢復正常。但是藥物永遠不能糾正思維模式,只要消極的思維模式依然存在,患者就遲早還要面對那“搖曳的黑影”。而認知治療則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思維模式問題。

同時,我們需要特別提醒大家:抗抑鬱藥是有心臟毒性的,有着危險的副作用,它本身就可以被用來自殺!

誤區6:只有不合羣的人才愛抑鬱,容易患上抑鬱症。

正相反!抑鬱的誘發需要環境的誘因,其中最大的誘因就是人際挫折。而一個人際接觸頻繁的人有可能面對更多的人際挫折和壓力。

不能說一個人不合羣,就意味着她具有消極的思維模式,不合羣也許僅僅是因爲她比較喜歡安靜或者有點清高。而一個每天在繁雜的人際接觸中保持微笑的人,哪個不是正在用微笑掩飾內心的疲憊?

實際上,真正的抑鬱患者是畏懼孤單的。抑鬱對人的摧殘,在寂靜無聲的獨處中最厲害,80%的抑鬱者都反應:在夜深人靜時痛苦最甚。所以那些依戀熱鬧的人不但往往更容易患上憂鬱症,而且弄不好就是在用喧囂排遣孤獨的可憐人。

誤區7:抑鬱是性格問題。

這是一種不準確的認識。僅僅是不準確,並不能說全是錯的。

至少,抑鬱情緒的產生有一定的性格因素。比如比較偏執的人、依賴性比較強的人確實有更大的概率感到抑鬱。但是性格與抑鬱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對應關係,比如一個偏執的人,如果他的事業目標非常清晰,那麼很有可能造就一個積極進取的工作狂,這種人急切的渴望目標實現,在他被拼搏透支的急匆匆的歲月中,甚至沒有時間去抑鬱。

抑鬱情緒的產生需要客觀環境和思維模式之間的相互作用。性格僅僅決定我們從客觀環境中遭遇挫折的頻率,而思維模式決定我們是否能夠積極的認識和分析這些遭遇。

誤區8:休假可以解決抑鬱。

這種說法並不對,實際上,休假只能說可以部分緩解抑鬱。

抑鬱由環境誘發,無論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脫離誘發環境,都對抑鬱的緩解有幫助,這是肯定的。但是脫離了誘發抑鬱的環境,消極思維模式依然存在,那是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已經形成習慣的,根深蒂固的。既然消極的思維模式和我們是一體的,那麼恐怕我們跑到天涯海角,它也會如影隨形。

更何況,我們遲早是要回來的。暫時忘卻煩惱並不等於擺脫了煩惱,到了回來那天,誘發環境依舊、消極思維模式依舊,抑鬱也就依舊。

誤區9:目的達到,抑鬱就會消失。

如果人生只有一個目的的話,抑鬱在目的達到之後確實會消失。但是誰的人生只有一個目的呢?人本來就是目的動物,每一個行爲和抉擇都貫穿着目的,誰又能保證100%的沒有遺憾?那麼每一次失落,都可能成爲抑鬱症被誘發的導火索。

更何況,有些目的本身就是偏執的。比如一個失戀的年輕人,他很可能出現的偏執的目的是:我一定要讓愛人回到自己身邊。於是一次又一次糾纏,一次又一次被拒絕,終於有一天得了抑鬱症(這算運氣好的,否則真的出現了燥狂或精神分裂,還可能造成悲劇)。

這樣牽強的目的,本身就是一種消極思維模式作祟,達到了又如何?即使愛人回來了,快樂也是暫時的,因爲他的消極思維模式會找另一個突破口來折磨他。

誤區10:抑鬱症只是個別人的問題。

千萬不要這麼想。

還是上面那句話:抑鬱症,環境是誘因,消極思維模式是主導。

而消極思維模式,幾乎人人都有那麼一、兩個。只要有一個存在,那麼發生抑鬱症的可能性就存在,區別只不過是輕重緩急罷了。不過好在運氣不壞,能夠誘發抑鬱症的環境未必人人都遇得到。但是辨正的看,既然你不知道你的消極思維模式是什麼,那麼這種消極思維模式所敏感的環境,你怎麼知道你遇不到呢?

實際情況是,都市人因爲身處更復雜的人際環境當中,感受更多的矛盾衝突,因此容易被抑鬱困擾。相應的,都市人遭遇抑鬱症的比例就更高。而都市白領女性,是抑鬱症尤其偏愛的人羣。

所以當我們感到那麼點兒心裏不舒服的時候,不妨思考幾個很容易判斷的問題:

1,我的結論是否絕對化?

這樣的結論常見的有:“我完了!”、“沒人需要我!”、“我再也不可能……”、“任何人都比我強!”等等。這些消極的絕對化結論,是消極思維模式的標誌。

根據衆多心理諮詢案例的內容統計,所有的類似結論可以說100%與現實情況不符。

2,我的依據是否片面?

僅僅一、兩個次戀愛失敗——“沒人需要我”;高考落地——“我這輩子完了”;失去貞操——“我一生都擡不起頭來”……

所有消極結論,都以對現實的片面認知爲依據。

3,有多少消極的主觀想象?

有些絕對化的結論,甚至連片面的依據都沒有:“他們一定都在背後笑話我!”、“上司肯定覺得我特別不順眼!”、“他冷落我,肯定有了新女朋友。”……

對於我們每個人,這些意念的謬誤之處都可能無法及時自知。如果發現自己的思維中帶有類似的意念,那麼不論你覺得這些意念多麼有道理,它都是導致抑鬱的罪魁。限於篇幅,可能我只能將這些思維模式的特徵羅列在這裏,對抗它們則是一個複雜多變的認知調整過程。

這時候,需要專業心理調整的介入。

【推薦閱讀】:

三十而“不立”

性高潮與安全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