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骨轉移的症狀表現

時間: 2013-08-14

一般癌症到了晚期都會出現相應的轉移,腎癌也不例外。腎癌最長見得轉移就是骨轉移。目前,很多人對腎癌骨轉移症狀都不是很清楚,新橋醫院腫瘤生物治療中心專家陳正堂教授爲大家介紹一下腎癌骨轉移症狀。儘管腎細胞癌在最容易發生骨轉移的原發性腫瘤的排序中約位於第六位,這種腫瘤有幾大特點值得重視:第一,轉移可能發生於原發性疾病已經治癒的多年以後。這意味者當一個病人的腎細胞癌從腎上切除,看起來已經治癒的情況下,仍須監測十年以上,以發現可能發生的骨轉移表現出腎癌骨轉移症狀。

腎癌骨轉移:

低度惡性的腫瘤常保持完整的包膜,雖然體積巨大,仍可沒有轉移。惡性較高的腎癌,雖肉眼看來腫瘤包膜完整,但在顯微鏡下癌細胞往往已浸潤和穿出包膜,隨着腫瘤的長大而侵入腎周圍脂肪。腎癌的繼續向外發展可穿破腎周圍筋膜而侵入鄰近器官,其中較常見者爲結腸。此外,尚可侵入肝、脾、胰腺、腎上腺及橫膈等。向內侵入腎盂後常發生血尿,在腎盂造影圖上的腎癌骨轉移症狀類似腎盂腫瘤。

目前對腎癌轉移治療的一致看法是:①單個轉移竈,應爭取患腎和轉移竈切除,術後輔以化療結合免疫治療。肺轉移的臨牀表現主要有咳嗽、咯血或呼吸困難等,但不少病例並無症狀,往往於常規胸透或胸部攝片才被發現。孤立性肺轉移宜作肺葉或楔葉切除,5年生存率爲25%~35%。②多發性轉移性腎瘤,在條件許可下,亦應切除原發病竈後給予綜合治療,可穩定病情或緩解症狀,偶有轉移竈自行消失的報道,因而不可忽視轉移性腎癌的治療。

腎癌骨轉移目前經典的治療方案是手術治療加免疫治療。手術治療包括輔助性腎切除術以及骨轉移病竈的外科處理,目的在於去除病竈、減輕患者骨痛和預防發生病理骨折及截癱。單發性骨轉移竈應該積極進行手術切除並對骨缺損進行重建和固定,包括人工關節置換,髓內針、鋼板固定等,對於有發生病理骨折風險的多發性轉移竈,也應積極進行病竈切除、重建和固定。對於可能發生截癱的脊柱轉移病竈應行刮除、減壓固定術。免疫治療副作用較大,但對控制手術切除後的腫瘤復發也起到一定作用,對提高生存率可能有益。

目前經典的綜合治療方法使腎癌骨轉移患者生存時間延長,經過手術切除固定後緩解了疼痛,避免了發生病理骨折和截癱,生存質量得到很大提高,腎癌出現骨轉移後有的患者仍可能生存長達6~8年,但是復發和其他部位轉移(尤其是腎轉移)目前仍令腫瘤專家困擾,需要結合新的治療方法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臨牀上,腎癌轉移的治療主張進行全身性的綜合治療。對於腎癌原發病竈,若患者能耐受手術,可先行姑息性切除,然後輔以放化療及中醫藥治療。對於身體機能較弱,無法耐受手術的腎癌轉移患者,臨牀多采用聯合放化療+中醫藥治療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中醫藥在腎癌轉移的治療中的作用。中醫認爲,身體任何一個部位有病,都不單單是局部問題,它和體內臟腑有着極爲密切的關聯,所以中醫分爲臟腑辨證、三焦辨證、營衛氣血辨證、陰陽辨證及八綱辨證等等。而西醫對癌症的治療方法中,手術、放療或介入屬於局部治療;化療和免疫治療屬全身治療,但大多是損傷性治療,副作用太大,且不能調整各臟腑之間的功能。而中醫的治療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既可調整各臟腑之間的功能,又可針對局部進行治療,祛邪而不傷正。中醫聯合手術、放化療應用於腎癌轉移的治療中,一方面可增強對腫瘤的抑殺效果,一方面能減輕西醫治療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增強患者免疫力,加快身體機能的恢復。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