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時間: 2013-03-17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爲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牀綜合徵。

    一、頸椎病的症狀有哪些?

  【臨牀症狀】

  頸椎病的症狀及治療方法?醫通無憂網()介紹:頸椎病的症狀非常豐富,多樣而複雜,多數患者開始症狀較輕,在以後逐漸加重,也有部分症狀較重者。這是與所患頸椎病的類型有關,但往往單純的類型少,以一個類型爲主暨有一個到幾個類型混合在一起,稱爲混合型頸椎病,所以說症狀是非常豐富,多樣而複雜的。

  它的主要症狀是頭、頸、肩、背、手臂痠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痠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噁心嘔吐,臥牀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有的一側面部發熱,有時出汗異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無力,行走不穩,二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二眼發脹、發乾、二眼張不開、耳鳴、耳堵、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有的甚至出現胃腸脹氣等症狀。有少數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也有吞嚥困難,發音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與發病程度,發病時間長短,個人的體質有一定關係。多數起病時輕且不被人們所重視,多數能自行恢復,時輕時重,只有當症狀繼續加重而不能逆轉時,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才引起重視。如果疾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鬱等症狀。

  頸椎病的臨牀症狀較爲複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嚥困難等。頸椎病的臨牀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與個體差異有一定關係。

  【臨牀分型】

  1、頸型頸椎病:①主訴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②X線片上頸椎顯示曲度改變或椎間關節不穩等表現。③應除外頸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風溼性肌纖維組織炎、神經衰弱及其他非椎間盤退行性變所致的肩頸部疼痛)。

  2、神經根型頸椎病:①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麻木、疼痛),且範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②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③影象學所見與臨牀表現相符合。④痛點封閉無顯效(診斷明確者可不作此試驗)。⑤除外頸椎外病變(胸廓出口綜合徵、網球肘、腕管綜合徵、肘管綜合徵、肩周炎、肱二頭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爲主的疾患。

  3、脊髓型頸椎病:①臨牀上出現頸脊強損害的表現。②X線片上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象學證實存在脊髓壓迫。③除外肌萎縮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腫瘤、脊髓損傷、繼發性粘連性蛛網膜炎、多發性末梢神經炎。

  4、椎動脈型頸椎病:關於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問題是有待於研究的問題。①曾有猝倒發作。並伴有頸性眩暈。②旋頸試驗陽性。③X線片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樞椎關節骨質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狀。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暈。⑥除外椎動脈I段(進入頸6橫突孔以前的椎動脈段)和椎動脈III段(出頸椎進入顱內以前的椎動脈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⑦手術前需行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椎動脈造影(DSA)。醫通無憂網爲您解憂

  5、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臨牀表現爲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x線片有失穩或退變.椎動脈造影陰性。

  6、食管壓迫型頸椎病:頸椎椎體前烏嘴樣增生壓迫食管引起吞嚥困難(經食管鋇劑檢查證實)等。

  二、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一)保守治療

  1、口服藥物治療:主要用於緩解疼痛、局部消炎、放鬆肌肉治療,對於頸椎不穩等繼發的局部軟組織勞損等療效較明確,但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頸椎病。對於伴有四肢無力或麻木的患者來說,還可以使用神經營養藥物輔助康復,促進受壓神經的恢復。

   2、牽引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於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於輕症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腫加重。

   3、理療: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較微弱,不能從根本上治療。且經常理療易對皮膚產生燙傷。

   4、中醫療法博大精深,療效但與醫生的個人經驗有很大關係,需慎重選擇。

    (二)手術治療

  對頸椎病診斷明確,神經根壓迫症狀嚴重,保守治療後症狀無明顯好轉者應採取手術治療,而對於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即主要表現爲雙下肢走路無力、行走不穩等症狀的患者,則應儘早實行手術治療,以獲得良好的恢復效果,因這類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神經壓迫時間長短有密切關係。而對於椎動脈和交感神經興奮型的患者,手術效果相對來說就不太確切。

   主要手術方法有以下幾種:

   1、頸前路手術:顧名思義,即在脖子前面進行的手術,目前大部分頸前路手術都是微創技術,手術切口小,術後恢復快。手術主要切除突出變形的椎間盤,對於伴有骨贅增生者還要去除增生的骨贅,以及兩側鉤椎關節,以免殘留可能的致壓物。正常結構切除後的重建物多種多樣,大多使用鋼板和融合器來重建頸椎的高度和穩定性。不論何種內植物,主要作用是恢復頸椎正常的曲度,並將手術操作的幾節頸椎長在一起。我們目前僅採用椎間融合器,不用鋼板,治療效果顯著,爲病人節省寶貴經費,已經在國際上發表文章。近幾年還出現人工椎間盤置換,可以保留了頸椎節段間的運動功能,對合適的病人臨牀療效也很好。

   2、頸後路手術:即從脖子後方進行的手術,適用於多節段頸椎病、伴椎管狹窄或後縱韌帶骨化者。後路手術主要通過切除全部或部分後方的椎板來達到間接減壓的目的,手術風險比前路要小,暴露簡單,對於頸椎本身生理曲度存在的患者來說療效較好。儘管後路手術對於頸椎正常生理結構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是也需要內植物來重建頸椎的穩定性。後路單開門椎管成形術等手術可以保留頸椎間的活動度,術後後凸畸形及鄰近節段退變等發生率較小,已被我們廣泛採用,在國際和國內率先報道。

    三、工作中頸椎病的注意事項

   1、頸椎病患者需定時改變頭頸部體位,注意休息,勞逸結合。擡起頭並向四周各方向適當地輕輕活動頸部,不要老是讓頸椎處於彎曲狀態。伏案工作不宜一次持續很長時間,超過2個小時以上的持續低頭工作,則難以使頸椎椎間隙內的高壓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恢復緩解,這樣會加重加快頸椎的退變。

   2、已經有頸椎病症狀的患者,應當減少工作量,適當休息。症狀較重、發作頻繁者,應當停止工作,絕對休息,而且,最好能夠臥牀休息。這樣在頸椎病的治療期間,有助於提高治療的效果,促使病情早日緩解,機體早日康復。

   3、頸椎病患者在工作中應該避免長時間吹空調,電風扇. 由於頸椎病的發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寒冷和潮溼容易加重頸椎病的症狀。應當儘量減少在氣溫過低或者寒冷潮溼的條件下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時間,以防止頸椎病症狀的出現,或者頸椎病誘發頸肩背部痠痛的症狀。

   4、頸椎病患者應當避免參加重體力勞動,提取重物等等,平常應當注意保護頸部,防止其受傷。上肢應該避免提取重物, 當上肢提重物時,力量可以經過懸吊上肢的肌肉傳遞到頸椎,從而使頸椎受到牽拉,增加了頸椎之間的相互壓力。頸椎病患者在參加重體力勞動後症狀有可能會加重。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8-07
很多還是和職業有關,電腦、長期坐着工作、各行各業經常保持一個動作的等職業,頸椎病發病機率非常高,普通的治療方法就是吃西藥、做過牽引、貼過膏藥...等。西藥一般是消炎,有一定效果,不過過一段時間就又發病了。我建議你淘寶上看看 筋 骨 痛 貼 三 德 堂 脖子發硬、發僵、疼痛、頭暈、肩沉重變硬、上肢無力麻木,下肢僵硬凝滯等都是頸椎病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