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怎麼回事?

時間: 2011-09-19

健康人的胃相對固定在上腹腔,當人站立時,胃的最低點不能超過臍下二橫指(指胃小彎)。所謂胃下垂,就是胃在站立時明顯下移,甚至從上腹移至下腹。由於胃的下垂,病人都有胃部不適的感覺,吃點飯就感到胃部飽脹,所以不敢多吃,飯後走路快一點就感到肚子疼。有的胃下垂病人,還合併有其他臟器如腎、肝、脾、橫結腸下垂,稱之爲全內臟下垂。引起胃下垂的原因主要和體質有關,身體虛弱,腹壁脂肪薄,肌張力減弱,臟器韌帶鬆弛,易發生胃下垂,且女性多於男性。這種病變易診斷。因胃移到下腹部,所以吃過飯下腹膨隆,上腹部胃區下陷,並且可以看到主動脈搏動,用手摸及更加明顯。最可靠的方法是鋇餐造影,如果胃小彎低於兩側髂嵴連線,就可以診斷爲胃下垂。此病西醫尚無較好的治療方法,用胃託繫於腹部,可緩解臨牀症狀。中醫在這方面相對西醫有很多優勢,如中藥、推拿、鍼灸,可視病情輕重而確定方法。中醫將胃下垂分爲中氣下陷型、脾胃陰虛型、脾腎陽虛型等。

胃下垂在中醫屬於虛證,脾氣虛衰是根本的原因。治療以扶脾健胃爲主,輔以體育鍛煉和飲食調養。中醫治療如下:

a. 由於素體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過度勞累等引起脾氣虛衰,中氣下陷,治療以補中益氣丸健脾升提。

b. 若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導致氣機不暢,表現爲胃脘脹滿、噯氣後舒適,屬脾虛氣滯型,以健脾丸加香砂養胃丸健脾理氣和胃。

c. 脾氣虛不能正常運化水溼,溼聚爲飲,水飲停留胃脘,可見胃脘痞脹、感覺胃中有水液晃盪、腸鳴作響,治以苓桂術甘湯健脾化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