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與脈管炎

時間: 2011-12-06
和大家分享這篇日誌,我的看法是: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於合併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 。在臨牀上,由於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受到高血糖的影響,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彈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並集結成斑塊,而造成下肢血管閉塞、支端神經損傷,從而造成下肢組織病變。而“足”離心臟最遠,閉塞現象最嚴重,從而引發水腫、發黑、腐爛、壞死,形成脫疽。目前,各大醫院對糖尿病足患者一般採取截肢、搭橋或幹細胸移植手術。
  糖尿病足,早在我國古代醫書中已有記載,《黃帝內經》記載“膏樑厚味,足生大疔”。現代醫學於1956年首先使用“糖尿病足”這一名詞。認爲該病是由於糖尿病血管病變而使肢端缺血和神經病變而失去感覺,合併感染的足,稱爲“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全身疾病,它既有糖尿病內科疾病的臨牀表現,又有肢端潰爛,感染等外科疾病的症狀和體徵。
  某研究院對15089名糖尿病足病例研究顯示:由於“糖尿病足”患者大多數年歲已高,手術創傷面大,傷口很難癒合,很容易感染和復發,而且患者截肢後,兩年內死亡率爲51%,內對側肢體截肢率大於50%,5年內死亡率大於80%,因此傳統治療風險高。

糖尿病足發病徵兆
  一、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周圍神經性併發症,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的感覺併發症,所出現的感覺喪失或者是異常。比如四肢末端特別是足部的感覺異常所出現的麻木、走路的感覺好像踩着棉花一樣,或者有針刺感等等一系列的表現,這些都是糖尿病病人的周圍神經併發症。
  如果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者消失(當然我們經常用的方法是兩隻腳進行比較),那麼他可能有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病變,應該做一次足部彩色B超檢查(多普勒檢查)。若上述幾根主要的血管有阻塞,有巨大斑塊形成,就可以診斷爲糖尿病足。
  二、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周圍血管併發症,這個周圍血管併發症在早期還會有一系列的,由於血管管腔的逐漸狹窄,所出現的一系列臨牀表現,包括病人下肢的麻木、疼痛、行走距離越來越短,我們叫做間歇性跛行,或者是患者感到疼痛,就是坐着不動的時候也會出現疼痛的情況,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的周圍血管的併發症。
  早期發現神經病變,主要是看有沒有疼痛、麻木、燥熱、刺痛等症狀。可以做一個尼龍絲感覺檢查和電生理檢查(做正中神經、趾神經、脛前神經)。
  三、感染
  在周圍血管和神經併發症的基礎上,由於保護措施不得力,由於穿鞋、襪子、剪指甲不合適等等,出現了皮膚的破損,那麼這一系列的問題都稱之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發病進程
  (1) 足部的一般症狀:由於神經病變,患肢皮膚幹而無汗,角化變脆,肢端刺痛,感覺遲頓或消失。因肢端營養不良,肌肉萎縮,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牽引張力平衡,趾間關節變曲,形成弓形足、雞爪趾等畸形,周圍血管病變,足背動脈搏動消失,足部皮膚溫度下降,休息時伴疼痛等。
  (2)間歇性跛行,是早期下肢症狀,行走一定距離後感覺下肢乏力、勞累、麻木,下蹲起立困難,夜間出現休息痛。
  可分爲四期:
  第一階段:沒有臨牀症狀的阻塞性動脈病變。
  第二階段:間歇性跛行。
  第三階段:缺血性靜止性疼痛。
  第四階段:潰瘍/壞疽

脈管炎
問:什麼是脈管炎? 答:脈管炎實際上就是血管壁本身的一種炎症表現,跟細菌感染是沒有關係的,血管壁是分成三層,結合一個圖來看,左邊的是一個正常的血管,它分內層、中層和外層,內層非常光滑,裏邊流淌着很順暢的血液,中層是肌肉層,保持血管的彈性,外層是跟其他組織分開的,非常光滑的一個結構。我們看右邊這幅圖,血管壁由裏及外全層參與病變,內層的炎症性改變造成血管腔狹窄,這樣供應血液供應不上,中層造成的嚴重改變就是肌肉比較僵化,彈性比較差。一旦外層突破了以後,血管周圍的一些組織,神經、外膜、肌肉也同時參與炎症性改變,產生了一系列的症狀。 問:什麼樣的人是特別容易得上這種脈管炎的? 答:脈管炎的高危人羣 1、吸菸者(尤其是青壯年男性) 2、精神緊張者 3、營養不均衡 4、寒冷潮溼地區居民 5、家族遺傳因素 問:脈管炎的臨牀表現有哪些? 答:早期症狀: 1、麻、涼、痛 2、容易疲勞、小腿痠脹 3、脈搏減弱、逐漸消失 中期症狀: 1、活動中小腿出現疼痛 2、肌肉抽搐、尤其夜間明顯 3、間歇性跛行 晚期症狀: 1、持續劇烈疼痛 2、皮膚暗紅、黑褐色,發生潰瘍 3、腳、腳趾變黑、壞死 問:間歇性跛行,這是什麼意思? 答:這是一個醫學上的術語,我們通俗的理解就是運動後的症狀,休息的時候沒什麼表現,除了跛行以外,病人還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感覺,腳非常非常的涼,即便是非常暖和的天氣他要穿很厚的襪子,睡覺一定要蓋很厚的棉被,他感覺就是把腳伸在一個冰庫裏一樣,所以病人非常的恐懼。 問:脈管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答:1、血管轉流手術,我們理解爲血管搭橋手術。其實跟心臟搭橋是一個意思,只不過這個病變出現在肢體上,而且以下肢爲主,比如說這個病變僅僅侷限在幾公分,十幾公分,我們可以廢棄這一段路,再新開一條道。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我們修它需要花很大的工程,不如再來一個,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根本沒法修復了,那麼再來一條人工血管。我們要保證膝關節以下血液供應的營養。 2、藥物核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說對胸腔產生的脈管炎病變,或者進一步惡化的病變我們通過藥物把它抑制住。 3、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就相當於一個血管腔內的手術,不需要開刀完成了手術的效果。介入技術這裏面最據代表性的就是血管內超聲消融技術,通過一種波長的超聲波把已經堵塞的血管復通。 問:病人怎麼樣選擇應用哪種方法呢? 答:治療方法的使用,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考慮的,涉及到很多因素,醫學上有嚴格的定義。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比如說血管就是山了一座隧道,由於各種原因,比如地震或者水土流失,涉及到塌了,或者已經塌了,那我們就要趕緊檢查檢查,看看隧道什麼情況,如果完全塌了,那沒有辦法了,再打一條了,就是咱們說的搭橋手術,如果是局部掉下來石頭了,或者有點裂了,那我們先把隧道里清理,就像剛纔提到的,有一個超聲波消融技術。如果僅僅是隧道里淌了一點水的話,局部用一點水泥,山上種點樹,保持一下水土流失,這就是藥物治療,根據病人具體的情況,在醫學上就是臨牀應用的根據病變狹窄的情況,病變的長度,病人周身的狀態,很多病人更多的使用的是介入治療,因爲介入治療對病人的打擊非常小,而且介入治療可重複性操作非常好,病人能夠耐受。介入、手術、藥物治療我們不能決然把他們分開,我們可以互補的。 問:爲什麼晚期的脈管炎會疼痛難忍? 答:是有這麼兩個機理,一個是局部沒有營養,沒有營養肌肉會壞死,壞死自然就會疼了。另外一個是一個血管全面癱瘓的,比如會涉及到血管外膜已經有問題了,血管外膜附着着很多很多的神經,它對血管的病變向大腦傳輸一個信號,是健康、疼痛、壞死,還有肌肉都有一些特殊的神經傳導,脈管炎把這些神經給腐蝕掉了,這時候他的敏感性就不同了,比如說我們成人摸一杯熱水,可能會有點燙,但是對於兒童來講,他會突然見跳起來,他的神經敏感性已經高度的緊張,所以病人會非常非常的痛。 問:脈管炎複查的檢查內容? 答:1、皮膚顏色、溫度 2、踝動脈壓測定 3、彩超 4、CT、MRI 5、動脈造影 問:脈管炎治好了之後,如何預防復發 ? 答:1、戒菸限酒 2、肢體飽暖 3、預防外傷 4、良好生活習慣 5、堅持藥物治療
脈管炎和靜脈曲張雖然都是血管病,但發病原因並不一致.靜脈曲張是由站立過久造成.脈管炎原因比較多.
脈管炎病人的自我保養
  脈管炎的確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瞭,但現已發現諸多因素可以促使病發,如男性激素、吸菸、寒冷潮溼的環境、創傷、免疫功能紊亂等。
  脈管炎患者男性多於女性,而且大多爲青壯年,這顯然是與男性激素有關。大多數病人都有吸菸史,而煙霧中的菸鹼能促使血管收縮,不利於動脈供血。寒冷、潮溼可以引起或者加重血管痙攣,最終造成動脈阻塞。創傷可以造成血管損傷或加重血管痙攣。近年來的研究又揭示,脈管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在免疫功能紊亂的情況下,血管壁容易發生炎性變化,並導致阻塞。初步瞭解脈管炎起因後,脈管炎病人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應遵循下述保養之道,以防止疾病發生或發展。
  必須戒菸 俗話說:要煙不要腳,要腳不要煙。但現實生活中不少脈管炎病人在足部疼痛、煩躁不安時,企圖借煙止痛消愁。事實上,菸草中的有害物質只能使血管痙攣愈加嚴重。絕對戒菸是遏止病情變化的重要措施。
  適當保暖 大家知道,在溫暖的環境中血管會擴張,皮膚色澤變得紅潤;反之皮膚便顯得蒼白。因此,在寒冷季節和在有空調的房間中適當保暖,這對於脈管炎患者來說十分重要。寒冷將使血管收縮,血流量更加減少,缺血引起的症狀愈加嚴重。
  防止創傷,及時治療 創傷不僅加重血管損傷和痙攣,而且使已處於缺血狀態的肢體抗感染力下降,造成傷口不易癒合。即使是通常不予重視的黴菌感染,如足癬等,也會對患肢造成威脅,因此,避免足部碰撞、壓傷,一旦發生外傷或足部黴菌感染應及時治療。
  患肢鍛鍊 功能鍛鍊不僅可以防止肌肉萎縮,而且使肢體的血流量增加,促使血管側支開放,保持肢體活動能力。但是,患肢鍛鍊不能操之過急,活動量要適當。因爲患肢本身處於缺血狀態,過度活動時必然加重症狀。這裏所說的活動適當,就是以不引起肢體疼痛爲度。
  降低血液黏稠度 血液流動速度緩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可引起血栓形成,使原已狹窄的動脈完全阻塞。治療上可多飲水,平時多食黑木耳,並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