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談抑鬱症的初期治療(易建軍)

時間: 2012-03-14


2008-06-11 16:50:17 本文已公佈到頻道時尚・品味分類

下邊關於抑鬱症的調節主要是就有身體與心理兩方面困擾的抑鬱症患者:      目前我的觀察是,大多數的抑鬱症患者相對應有一些身體方面的不舒服感,或有頭暈,心慌,肝部氣鬱,腎虛,胃口不好,貧血,氣血虛虧等,當然也有明顯的心理因素。     對於他們來說,長期處於心理不舒服,痛苦,壓抑,沒有生活動力,沒有樂趣,失眠,自責,鬥爭的狀態中時,自然會容易消耗身體的能量,違反身體的運作規律,造成身體的虛弱,身體症狀也就容易呈現出來。      而目前相對應的心理調節方式主要是心理諮詢(當然也有西藥的治療,箇中滋味,也只能自自己去體味了),心理諮詢或許真的能幫助一個人開拓一些思路,緩解一些矛盾,但真的面對那些身體上這裏不舒服,那裏不舒服的人來講,太多的語言疏通或許效果不佳,因爲即使思想問題得到了一些緩解,但那些不舒服感似乎時刻提醒他們,自己的病情還沒有好,還沒有到要放鬆的時刻。最重要的是,現在看開了,不代表那個習慣不會回來。       對於那些明明知道自己缺少了什麼,想做什麼,卻又無力做什麼的人來說,他們似乎有太多的痛苦糾纏着自己,有太多的眼淚想流出來,有太多的負面能量包圍着身心,要突破這些力量的糾纏,似乎簡單的語言顯得有些蒼白而無力。       有些人本來腦子就已經想得太多了,再用語言的形式,容易加重腦子裏的辯駁與鬥爭,我想,除非諮詢師能在語言的形式當中,幫助對方探索到一個可以寧靜的時刻,大腦能空下來,或者諮詢師本身就得具有寧靜的品性,能在語言當中,時常地幫助對方瞥見一些思維間的空檔與寧靜,那樣對方的混亂纔會逐步走向清淨。但即使是這樣,來訪者在回到原來的環境當中時,不可避免地舊的習慣依然會彈回來。。。。。。所以難怪有人說,抑鬱症似乎是一個世界性公認的難題(但在我看來,對於一個勇於探索的人來說,它是紙老虎)。       值得體味的是,很多人本來就一些不太嚴重的心理問題,但因爲看了某些心理學書籍,或是看了某個網站,覺得自己有毛病了,並將這毛病歸類成某種疾病時,他就緊張了,然後他內心裏就會經常擔憂,我該怎麼辦?我得了抑鬱,強迫,或是焦慮等等。。。。。。然後他就會關注自身的症狀,越關注,症狀就會被注意力加強,陷入惡性循環了,最後跑到諮詢師這來時,就會感覺到他已經透不過氣來了,而這種訪客竟然會佔了很大的比重。       有時候人生似乎是一個矛盾,如果不去宣傳心理方面的探索,人們患了心理疾病,渾然不覺,有可能加重病情,延誤時機,而真的宣傳了,人們又過分關注病情,反而出現加重的情況,而這種類型的人卻比比皆是,人生該怎麼平衡呢?      ----或許大腦的習慣就是這樣,要麼拒絕,要麼抓住它!要麼不知道,要麼在意它。。。。。。       如何纔是平衡之道,如何明白內在的運作規律,這或許是心理研究者,教育系統,家長,個人都要面對與探索的,但如果走在心理前沿的探索者們都無法明白如何面對的時候,這個社會又怎麼去引導困擾者呢?     當今一個很明顯的形式是,很多心理研究者,醫學工作者開始對催眠,靜心,內觀,禪修,佛教,道教的東西感興趣了,或許他們也發現傳統的心理學,醫學似乎有它的缺陷,它們需要某種更深的東西來彌補(我並不否定心理學,醫學的作用)。     這些新的技巧(其實也是古老的)無非是指引人們去體驗一個內涵,它們或許也會用到語言的,但語言只是花朵的外殼,而真正的花香,需要放鬆心情去聞,它真正的美,需要欣賞者,放下思維匆匆的腳步,帶着輕鬆,帶着清醒,用赤的眼睛,才能真正地欣賞到它.       通過這種途徑,人們可以瞥見內在的空無,讓身體,大腦,心靈獲得休息與整合,不再迷醉於混亂的問題;一旦人們瞥見內在的芳美,生命就會重燃它的激情;一旦領略了狂喜,人們就會明白生命的意義,      我經常跟朋友開玩笑說,過去的方法,現在的人未必合適了,天才的方法,用在一般人身上,未必合適的----既是玩笑,也是觀察與實踐得出的結論。人只有孜孜不倦地去發現適合自己的出路,纔是上上之策吧!     相對於心理諮詢,我覺得深入一點的有催眠,畢竟它能讓人放鬆,釋放壓力,覺察內心的混亂,或者是通過回溯,回到過去的時光,重溫一下健康時的美好,感覺一下病情加重的成因,這是很有價值的。但要警覺的是,目前對於催眠的宣傳似乎有點神化:你會進入無意識,當催眠師下了指令後,你睡一覺醒來,病症就會奇蹟般地消失了。     肢體僵直的實驗只能說明神經對肌肉有控制功能,說明潛意識能控制肌肉的運作,說明潛意識有接受指令的能力,對於不瞭解催眠的人來說,那是神祕的,是有吸引力的,也是有它的價值的,但不要誇大!     腦子的混亂,卻不一定是一個指令能控制得了的,因爲指令也是思維,而混亂也是思維,它們是同一個層面上的,當一個人的混亂過多時,一個指令幾乎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應對,作用力很快就有可能被衝擊掉。而且強行控制的話,會製造出更大的鬥爭與混亂,這也是很多人在嘗試了想象力療法之後得出的結論,覺得強迫觀念加重了(當然也有人有效果,得看情況而定了)。      我覺得這種宣傳是一個神話。      催眠師怎麼可能一下子下那麼多指令,然後讓它的潛意識,無意識都執行呢?即使下了那麼多指令,即使無意識執行了,那麼多新的指令開始運作後,與傳統的習慣作用力就會相鬥爭,十有八九,來訪者會產生頭痛等症狀,而一旦退出潛意識後,他們就會覺得只有頭痛,而不明白其中原因,他會懷疑催眠出錯了,而不會相信自己是正在好轉的。所以沒有耐心,逐步深入的催眠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有的來訪者受了上面觀念的影響後,過分關注無意識的培養,過分強調結果,就會在催眠中很急,時刻催促自己要進入無意識。這就好象一個人老是提醒自己要睡着,那又怎麼可能睡着呢,睡眠是一個無意的發生,太關注,它就不發生了!睡眠就是無意識的狀態,所以催眠的無意識也包含着這個原理的。他們因爲關注反倒會錯過無意識,一旦覺得有一點清醒,就懷疑自己沒有進入無意識,就會懷疑催眠的成功與否,會否定自己,否定催眠師,然後變得沒有耐心,匆匆而別,我很痛心地看到一部分有潛力的人錯過了。     而相反地,很多對催眠不瞭解的人,到了我這裏,卻可以成功,因爲他們沒有太多的期待而來,沒有太多的預設!他能信任,不管催眠睡着與不睡着,只要有幫助,他就能接受,這樣的人,他們正在改善或是已經痊癒了。     所以我感謝那些對催眠作出宣傳的人,但我無法感激那些過分宣傳它的人,因爲他們總拿出特例來宣傳,所有這些,或許真的出現過,但實際上,往往都是特例,但自我喜歡特例,喜歡奇蹟,他們會嚮往特例,也希望自己能一下達成,但事實上,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的,事實上,是大多數人不可能實現的纔會去宣傳的,尤其是情況複雜,病情較重的人,更不可能,因爲它們的相關因素,各種阻礙太多了.      在這裏我主要是想分享一下下邊的觀察,對於有身體疾病的來訪者而言,進入催眠狀態過深或太久,很有可能會加重病情,因爲身體虛弱的人,本來還有一些能量在肉身體層面保持身體的運作,虛症還可以承受,但一旦當在潛意識下太久,能量都流向更深的體,而身體就失去更多的能量,虛症就加重了。一般來說,對於過分緊張的人,通過呼氣的方式,可以釋放壓力,獲得輕鬆,但不宜呼氣太多,正如一位靈性導師所說,負性能量也是能量,扔掉了也是失去。     所以在呼氣之後,還是要儘量多的關注吸氣的過程,因爲它能補充能量,有助於虛症的緩解,這樣身體既能獲得一定量的放鬆,而且虛症也不會加重。尤其是對於貧血,氣血虛虧之人,或是平時就有頭暈症狀的人,呼吸的推動,會造成一些不適應,而他們的恢復時間較長,所以難免會有不適感,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所以得慎重。如果呼吸調節能達到較深的狀態,對於補益虛症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但我覺得那也非一蹴而就的,應了一句身體調節的名言,“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我想心理調節的絲應該會抽得更久的。     我覺得對於身體,心理都有較多不適感的人來講,相信催眠能在短時間內治療好自己是不太現實的,因爲催眠進入得太深,時間過久,可能出現上述的隱患,而且過去的負面能量帶出太多,則會讓自己整體上的心情受到很大的衝擊,即使在潛意識下能化解部分問題,但畢竟它們在一起的相關因素,相關情緒,相關力量太大,那麼退出潛意識後,還是會受到那些力量的餘波的衝擊,甚至會有頭痛,因爲新的指令悄悄的起作用,而舊的力量在對抗,而意識狀態下,一般的人會察覺不到潛意識下這些作用力的,就會出現疑惑,擔憂等。     而且來訪者如不懂得如何調節自己的心情,不懂得正向的滋味,不懂得轉化負面的能量,不懂觀照,不懂得歸於中心,即使有問題帶出來了,也會難以處理,只會使治療與被治療者徒添痛苦而已。     所以我覺得首先要從穩定情緒開始,適當學習一點深入放鬆的技巧,使自己變得正向起來,身心健康起來,心裏有了底氣,再把過去的問題帶出來,他就會懂得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轉化它,也就安全多了。     通過催眠學習放鬆,是比較好的,可以體會到一些正向的感覺,如身體輕鬆了,呼吸順暢了些,痛苦少了點,心情舒服了點,內心有寧靜感,大腦有空無感呀(與緊張狀態下形成的大腦不靈活,從而出現的“空”不同)等等,慢慢學會與身體,與心靈溝通的能力,即使起初進步緩慢也是值得的,因爲心理逐漸的好轉,也會帶動身體的好轉,哪怕還覺得雜念多,但畢竟體會到一些好的東西了,打開一條新的出路了,這也是一個好的轉機。     心理調節的同時可以配合一些調理生理的藥物,生理上順暢了,就會減少心理上的壓力,減少不必要的雜念,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配合的作用。     當自己逐步學會一些放鬆技巧的時候,可以開始學習一些靜心方面的技巧,起先困難會比較大。一般所謂的正常人,即使在不感覺到腦子的亂時,一靜下來,就會覺得思緒紛飛,有很多想法,痛苦涌現出來(勞動之後的休息另當別論,那是可以放鬆而清淨的),那是因爲他從來沒有觀察過內在,當一個人太認同于思維,念頭時,就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一旦坐下來,靜下來,無所事事時,那個對照就出現了,靜的對照就存在了,那麼動的東西就更明顯了,思維呀,慾望呀,躁動呀,全冒出來了,其實它們一直都在,只是此刻更明顯了。     所以對於正常人來講,有時,當他們在面對內在的混亂時,也會逃跑,會找一些事情來打發自己,看書,看雜誌,打牌,看電視等,就是不讓自己靜下來,但這樣也錯過了認識自己,面對自己的好機會(這裏的處理也需要靈活性,有時是心靈的逃跑,有時也有助於內在的放鬆,此時是有價值的)。     而對於行走坐臥都覺得混亂的來訪者而言,他們的緊張,痛苦,壓抑,混亂,思維只有可能更多,不會更少,所以觀照的難度也就大了。      但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他們平時的雜念本來就多了,痛苦本來就多了,通過靜心的宣泄來釋放壓力,通過舞蹈來打通壓抑與阻礙的管道,通過靜靜地坐着,只是觀照念頭的來與去,不再抗爭,一個新的寧靜會瞥見......那麼一個新的對照也就出現了,他會覺得當下就放鬆了寫,舒服了些,所以他們也很容易地感覺到靜心對自己是有幫助的。     但此時他們得有耐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過去的力量還會回來的,會衝擊他們剛樹立起來的一點點信心,這個舊的習慣太久了,太龐大了,所以會很多次的來糾纏他們,但只要堅持,他們偶爾回頭一看,驚奇地發現,儘管還有混亂,還有痛苦,但自己的承受能力高了,過去的這些作用力不在那麼強烈地影響自己了,甚至自己擁有了一些新的品質,愛,寧靜,歡樂,寬容等等。     所以靜心得堅持,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用固定的方法,使能量在同一個地方不停地敲打的時候,那個過程就如同開水的蒸發,60度,90度,99度,100度--蒸發了!他的內在就發生質變了!但不要在99度的時候停下來,停了幾天,能量就會回到舊的狀態,重新開始時,這一次,可能就會燒到90度就停下來了,那麼質變就很難發生了!     當一個人,能在平靜當中,看着念頭的來與去,不再害怕,不再抗爭,不再自責,當一個人坐着就能明白寧靜的滋味,狂喜的滋味,生命的樂趣時,自信,天真,創作力就會升起,抑鬱就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消失。     不要關注病症,關注它,就會給予疾病更多的力量,去關心生活,好好地活,春來草自清,當你的生命開滿綠洲時,你會發現抑鬱消失了,不是努力地消失,而是在不經意間消失了。。。。。。      (一位抑鬱症的大姐,曾經身體有很多不適感,如心臟跳動快,肝臟積鬱,火氣旺盛,睡前,腰部升起莫名其妙的感覺,恐懼入睡,得到了平衡五臟陰陽的藥後,心跳正常,肝臟清涼,腰部的莫名感消失,身體好轉了,而靜心同時對她的心理也起了較好作用,整體上得到了恢復,所以建議大家多多靠近對於身體,經絡氣血,心理調節,靈性修煉有心得的老師,不要在執着於單一的傳統方式了。以上心得,如果不符合某位閱讀者的具體情況,請放下我的分享,勿執着於我的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