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每天吃紅肉超50克患胰腺癌風險增加50%

時間: 2011-05-03

  病因 “富貴飲食”讓胰腺被自己消化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嶽輝介紹,胰腺是“隱居”在我們腹部深處的一個非常不顯眼的器官, 大約只有兩三釐米寬。胰腺雖小,但它兼有內分泌和外分泌功能,與生命息息相關――胰腺對外分泌到消化道的胰液含有好幾種消化酶,是消化脂肪和蛋白質的主力;對內分泌到血液的胰島素、高糖素等則負責調節全身生理機能,最重要的便是調控血糖。

  嶽輝認爲,胰腺病變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的飲食結構,“胰腺問題可以說是一種‘富貴病’。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之後大量進食高脂、高膽固醇類食物,例如肉類和海鮮,加上大量飲酒,胰腺早晚出事。”

  美國夏威夷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對20萬名男女跟蹤調查了10年,發現每天吃熱狗與香腸等加工肉類超過50克的人患胰腺癌風險增加2/3,每天吃50克以上豬牛肉等紅肉的人得胰腺癌的風險增加50%。

  嶽輝解釋,準確來說,胰腺分泌的脂肪酶和蛋白酶最初只是沒有消化能力的酶原,保護胰腺自己的組織不被消化,它們進入腸道以後激活成消化酶才能分解食物。長期大量進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導致大量油脂進入血液循環,使胰腺本身的微循環受到影響,結果造成消化酶原提前在胰腺內部激活,胰腺炎其實就是胰腺“自己消化自己”,而酒精可以干擾脂肪代謝,可促進病變。高脂飲食還讓胰腺處於不斷製造消化酶的高負荷狀態,增加了胰腺細胞分裂出錯而癌變的機會,長期容易演變成胰腺腫瘤。

  診治 胰腺癌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

  嶽輝指出,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高達40%,而胰腺癌更加恐怖。由於胰腺位置很深,胰腺癌的發病初期沒有什麼獨特的症狀,即使引發腹 痛也常常跟腸胃的問題混淆,不容易引起警覺。有些患者經常左上腹痛,最後越來越劇烈,讓人徹夜難眠,有些人則在短時間內出現血糖失控,嶽輝建議這些人及時檢查。

  他介紹,現在診斷胰腺癌的手段主要有:CT掃描――準確性高,初次就診的首選;超聲――費用較低,但準確性受到操作者技術、病人體形和胃腸道氣體的限制;化驗方面可以查血液澱粉酶和腫瘤標誌物等;此外,還有核磁共振、核素成像、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超聲內窺鏡等。“很多人確診胰腺癌時已經是晚期,所以控制脂肪攝入防患於未然很重要。”嶽輝說。

  治療方面,嶽輝稱早期胰腺癌可以做胰腺十二指腸切除手術,這是普通外科中最大最複雜的手術,術後效果也不是很好;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療方法更爲有限,6個月內死亡率極高,不治療的話一年後幾乎無人生還,即使積極治療後 的5年生存率也僅爲1%~5%。針對高齡晚期患者,嶽輝提到,可在CT引導下微創植入碘-125粒子,讓其持續發出作用範圍僅15~17毫米的伽馬射線殺 死周圍癌細胞,對正常組織的損傷較小,“患者雖然最長只能生存到1年半,但疼痛大爲減輕,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

  病例 常常大魚大肉 血脂嚴重超標

  楊先生覺得街邊大排檔的口味好,價錢又便宜,於是天天的午餐、晚餐都去幫襯,每頓少不了油膩膩的大魚大肉。

  日前,年近40歲的他肚子突然絞痛不已,被家人送往醫院,後被確診爲“急性胰腺炎”,其血脂嚴重超標。醫院馬上對其實施禁食、胃腸 減壓等搶救,再通過血漿置換對其肥得流油的血液進行淨化,竟然過濾出一袋200毫升的油脂。得救後的楊先生感嘆道:“就是這一袋‘地溝油’差點要了我的命!”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