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治療

時間: 2012-08-04
治療肝硬化需要善於總結,勤於筆耕!多拜師,多拜名師。拜不了名師就拜讀名醫的書。
下面是我治療肝硬化的一些總結:
治療肝病善於調氣,治療溫病善於清氣。佛手、香櫞、青皮、陳皮以舒氣;小薊,白茅根以涼血;連翹、敗醬草以解毒;二至丸以補腎;
保持刻苦的精神,戒驕戒躁,保持平衡心態,中醫追求沒有止境,努力使自己的治療水平達到最高境界。力求要與衆不同,獨樹一幟,敢作敢爲,登峯造極!享受中醫帶給自己的充實與快樂。
勤求古訓,重視中醫經典,精研歷代中醫古籍,文獻,帶着問題學習,從臨牀出發,解決臨牀診治中的難點,以求更多更好更有效地解除病人之所病和病人 之所苦。推崇功底紮實,敬業務實的儒醫風範。
苦練望聞問切,活到老學到老,學不厭精,不斷提高辯脈、辨證、辨病的診斷能力,不斷地推敲譴方選藥的精當之妙。提倡多閱讀期刊雜誌,結合本專業帶着問題閱讀,以求新知,以求解惑,增長自己之所不能。
人以胃氣爲本,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祛邪有利於扶正,勿犯虛虛實實之戒。
急性活動性肝炎,表現爲急性熱病或溫熱病者,多用金銀花、公英、連翹、敗醬草、等作爲主攻藥,其它爲輔助。對於慢性肝炎或表現爲脾腎虧虛者,多用太子參、黃芪、茯苓、白朮、墨旱蓮、女貞子之類調整肝功能,雙補脾腎。
鬱乃痹,宣乃通,善於運用理氣解鬱方法,氣有餘便是火,肝鬱化火,氣順火自降。疏鬱化滯的藥物如杏仁、枳殼、青皮、陳皮、烏藥、香附、厚朴、就經常選用,在這些辛燥的藥物種多配伍白芍、甘草、酸幹化陰。鬱而有熱的同時選用丹皮、梔子清疏肝膽熱氣,或選用黃連、黃芩清疏胃腸熱氣,用藥靈活,不墨守成規。
氣以通爲補,血以和爲補,氣血之性宜動不宜靜。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u鬱,諸病生焉,故病多生於鬱。病之屬鬱者,十常八九,但病因有別。
治療肝硬化腹水,扶正祛邪是總綱,肝硬化腹水的證候以肺脾腎虛爲本宜補,需加軟堅散結,行水消脹之法,標本兼顧,補瀉兼施。對於肝硬化腹水氣虛表現突出,給生黃芪30到60克,則尿多腫脹消。
溼得熱而愈深,熱因溼而愈熾,陽黃以茵陳蒿湯爲主加一點利溼之品,如車前子、滑石、豬苓、澤瀉、等,或加芳香化濁之味如藿香、草豆蔻、砂仁、等。
黃疸型肝炎特點是熱勝於溼,無黃疸型肝炎是及長期發熱者特點是溼勝於熱,多兼肝胃不和之證,需配伍理脾和胃疏肝之品,如果是寒溼患者,宜用茵陳附子乾薑湯加減治療。
肝硬化屬於血熱治療當以小薊、生地黃、丹皮、白芍等。
肝炎急性期轉氨酶的升高多因溼熱內盛,溼熱蘊結氣分,治療清熱解毒、滲溼涼血,藥物選用茵陳、敗醬草、金錢草、寒水石、龍膽草、板藍根、蒲公英等。
肝脾增大,選用活血化瘀藥物如三菱、莪術、桃仁、紅花等,其它如鱉甲、龜甲等軟堅散結藥物對肝脾增大、紅細胞、白細胞偏低偏低者用之較好;生牡蠣散結軟堅活血尚能利水;馬鞭草宜用以脾大。一般不超過5克;活血藥物在慢性肝炎和肝脾增大者使用較廣。
肝病常見肝胃不和,食而不化,使用疏肝健脾藥物,特別是理氣藥,是消除脘腹滿悶,食後加重,肝鬱脾虛的重要一環。常用疏肝理氣藥物是:青皮、陳皮、枳殼、鬱金、香附、元胡、川楝子、大腹皮、檳榔、旋復花、代赭石、木香、烏藥、等;常用的健脾化溼藥物有藿香、佩蘭、炒萊菔子、砂仁、焦三仙、炒谷芽、炒稻芽、等
古人把:脣黑傷肝、缺盤平傷心,臍突傷脾,背平傷肺,足心平傷腎等5種絕候,謂之不治之證。
消除腹水是減輕腹脹的關鍵一環、發生胸水一般加麻黃5克、杏仁10克、葶藶子10克開提肺氣、加強利水。
肝硬化以肝鬱氣滯者爲多,導致肝絡血瘀,脾虛水停。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虛證:
分爲氣虛、血虛、氣血雙虛的不同,更有脾虛、腎虛、肺虛,各髒之虛弱。
氣虛的症狀多見呼吸短淺,疲倦懶言,足脛腹腫,脈微細或大而濡; 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
血虛多見於面色蒼白,腹脹倦怠,肌膚枯槁,脈細無力或澀,氣血並虛的,以上症狀俱見; 當歸補血湯合五苓散
陰虛則有午後潮熱,脈弦細數,體溫下午偏高,體倦心煩,盜汗等症狀;青蒿鱉甲湯合五苓散
脾虛屬本病較爲常見症狀,多表現四肢倦怠,下肢水腫,大便塘薄,脈現沉滑;實脾飲加減
腎虛者,多面色黧黑,且暗而不澤,腰背算沉而痛,脈現沉弦尺浮;金匱腎氣丸合五苓散
肺脹者,則有咳喘不得臥,胸肋脹滿等症狀,脈現浮大而濡或稍數。葶藶瀉肺湯實證:
病程較短,體質健壯,溼熱較盛有黃疸或無黃疸,腹脹膨癃,兩肋脹滿,小便短赤,也屬於正實邪實者; 慢性肝炎長期不愈,導致氣血不足和失調,A/G比值接近或倒置,分爲以下兩型:
氣血兩虛型
主症:心悸,氣短,動則汗出,精神疲倦,全身無力,面色蒼白,消瘦或水腫,肝區隱痛按之舒適,齒痕及皮下出血,脈細弱無力,舌淡白。
治法:補氣養血
生黃芪、丹蔘各30克,阿膠、五味子、焦白朮各9克,茯苓、白芍、川續斷各15克
氣虛血滯型
主症:肝、脾大,質中偏硬,兩肋刺疼,面色晦暗,皮膚甲錯,散在蜘蛛痣及皮下出血點,腹部靜脈曲張,脈沉細,舌質紫或有瘀斑。
治法:補氣活血,理氣化瘀
生黃芪、丹蔘各30克,生地黃、鱉甲、赤芍、白芍15克,香附,水紅花子各9克,鬱金12克
加減:舌質紅加土茯苓、土貝母,舌質淡加白芷、葛根,白球比倒置加龜甲、紫河車,
體質差,怕冷下肢及少腹發涼者,可用茵陳附子乾薑湯加味治療
齒痕及皮下出血較重者加阿膠、小薊、槐花炭肝大長期不消者用澤蘭、王不留行、杏仁、橘紅;脾大長期不消用藕節、雞內金、生牡蠣、地龍;
肝脾痛脹痛清肝膽溼熱,用草河車、酒龍膽、炒山梔子、酒黃芩。隱痛在勞累後加重,養血柔肝用北沙蔘、枸杞子、當歸、白芍。串痛,痛無定處,疏肝解鬱,醋柴胡、木瓜、香附、鬱金。刺痛痛有定處,活血化瘀,澤蘭、紅花、炒靈脂、沒藥。早期肝硬化:
甘遂3克,甘草15克,(比例爲1:5)共爲細末,醋糊爲丸如黃豆粒大小。每晨空腹服30到40粒。一般患者藥後1h後開始腹痛,第一天大便較多,第二天開始瀉水,每日3到7次,可以連服數天,腹水消退即可藥。比舟車丸效果好。
黃疸:
1、溼熱羈留血分:症見肋痛,肝掌,便幹,溲黃,脈沉滑少數,舌苔黃膩
茵陳蒿湯加四苓散(茵陳30克、炒山梔子、熟大黃、杏仁、橘紅各9克,澤蘭、六一散各15克。肋痛明顯加丹蔘、鬱金;噁心厭油者加藿香、酒黃;腹滿甚加豆蔻仁、薏苡仁;
2、寒溼:症見面色晦暗,身倦肢冷,腹涼而脹,腰困背寒,大便稀瀉,小便清長,脈沉細,舌苔白
茵陳四逆湯加味:茵陳、茯苓各15克,附片、焦白朮各9克,丹蔘24克,炮姜、草豆蔻各6克,車前子12克
加減:腹涼明顯加肉桂,肢涼明顯加桂枝。
低熱:
1、溼熱結於肝膽:惡寒、咽乾、急躁、噁心等,脈弦稍數,舌苔黃膩
蒿芩清膽湯加減:清蒿、黃芩、柴胡、秦究、青黛各9克,白芍、枳殼各6克,金錢草30克
2、陰虛血熱: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青蒿鱉甲湯加減:青蒿、知母、銀柴胡、秦究各9克,鱉甲15克,生地黃,地骨皮各12克
若見面赤鼻紅,肋疼乳脹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