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配合點刺放血治療慢性溼疹30例

時間: 2012-08-13

【關鍵詞】 穴位注射 點刺放血 慢性溼疹

溼疹是一種與變態反應有關的炎症性皮膚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近年來溼疹的發病有上升趨勢,這可能和氣候環境變化、大量化學物質的使用、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有關。筆者自2000年以來對慢性溼疹採用穴位注射配合點刺放血治療,收到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均來自於我院皮膚科,符合《皮膚病診斷治療指南》中溼疹的診斷標準。病史均在6個月以上,有腫瘤病史、嚴重心腦腎病變、孕婦、兒童除外。共30例病人,男12例,女18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75歲;病程6個月至10年以上均有,平均2.7年。均通過中西藥口服治療效果不明顯。

    1.2 治療方法

    1.2.1 穴位注射 穴取心俞、足三裏;脾俞、曲池兩組。方法:所有穴位局部常規消毒,用5ml注射器抽取丹蔘注射液2ml,快速刺入心俞或脾俞穴中,進皮後向脊柱方向斜刺1cm,局部酸脹明顯,回抽無回血,緩慢推入1ml;對側穴位相同操作。另抽取2ml卡介菌多糖核酸同樣方法注入足三裏或曲池中,每穴1ml。兩組穴位交替注射,隔日1次,18次爲1個療程。

    1.2.2 點刺放血 穴取耳背心、耳背脾區域的淺表靜脈,少商兩組。方法:刺血部位用碘酒消毒,採血針快速點刺,擠壓出10~15滴血,幹棉球壓迫止血後用新潔爾滅酊局部消毒,兩組穴位交替每3天1次,10次爲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周,3個療程後評定療效。

  2 治療效果

  痊癒:皮膚糜爛滲出劇癢消失,皮膚恢復正常,計19例,佔63.3%;顯效:劇癢滲出消失,皮損範圍縮小但仍存在,計9例,佔30%;有效:滲出減少,劇癢減輕,皮損較原有程度減輕,2例,佔6.7%。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18歲,患溼疹3年,全身皮膚均已侵犯,劇癢,入夜尤甚,滲出分泌物較多,部分皮膚曾苔蘚樣變,嚴重影響生活和睡眠。中西醫治療2年餘,病情反覆中逐年加重。初次門診時,患者精神萎靡,情緒低落,坐立不安,十分痛苦。觀其舌質偏紅苔薄膩,脈細弦滑,辨診爲心脾兩虧,溼濁中阻。即爲其在一側耳背心、脾位淺表靜脈處點刺,血溢較暢,十餘滴後壓迫止血。再用卡介菌多糖核酸2ml曲池穴位注射,丹蔘2ml心俞穴位注射。隔日再來,先於少商點刺,擠壓出血,10~15滴後壓迫止血。並用卡介菌多糖核酸2ml足三裏注射,丹蔘2ml脾俞注射。如此反覆,5次後患者劇癢明顯減輕,滲出減少;大受鼓舞,患者堅持治療3個療程後,皮膚基本恢復正常。隨訪1年,飲食不節偶有反覆,未見明顯皮損出現。

  4 體會

  慢性溼疹是一種與過敏有關的疾病,其臨牀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複發性。在祖國醫學中將之稱爲“浸淫瘡”,在“醫學金鑑”中認爲其病機是:“由心火脾溼和受風而成”。患者大多先天稟賦不足,脾失健運,溼濁內生,復感風寒溼邪,鬱於腠理,病情反覆,耗氣傷陰,心肝火旺,內外相搏,發爲溼瘡。對於慢性溼疹辨證以脾虛溼勝,陰虛火旺,血虛風動爲主,歸之於心、脾、肝三髒。在治療上西醫多采用抗過敏或激素治療副作用大且療效不穩定,中草藥口服也常常需用清熱解毒藥物,容易損傷脾胃,胃失健運,會加重症狀,引起溼疹慢性反覆發作。所以採用了穴位注射藥物和點刺放血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治療能起到以下幾方面的作用:(1)穴位注射能起到穴位、針刺、藥物三結合的作用。不僅直接刺激了經絡線上的穴位,同時由於藥物在穴位上存留時間較長,可明顯增強穴位的治療效能。所選心俞、脾俞均爲足太陽膀胱經穴,背俞穴能直接調節心脾兩髒的氣血;曲池、足三裏爲手足陽明經的合穴,在《千金翼》提到“癮疹,灸曲池”,在《靈樞》中提出“陰陽有餘,不足,則有寒熱,皆調於足三裏。”故而曲池、足三裏配伍應用能明顯起到健脾化溼,活血解毒的功效。而所選藥物中丹蔘爲活血化瘀、滋陰清熱的要藥,性苦寒,歸心、肝經,能清一切血中之火,現代藥理證明丹蔘具有改善微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和再生的作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種新型免疫調節劑,能調節機體免疫水平,增強機體的抗感染和抗過敏能力。這兩種藥物的交替使用起到清中有補之效,共奏扶正祛邪之功。同時穴位注射又可通過神經系統和體液系統激發人體的抗病能力,使藥物和穴位的作用都得到了增強。(2)慢性溼疹病程遷延,久病入血入絡,故治必先去其血,如《黃帝內經》中所言“宛陳則除之,出惡血也。”所以點刺放血攻邪最捷。同時耳爲宗脈之所聚,點刺放血能直接清泄鬱熱,調節心脾功能。少商爲手陽明經之井穴,與耳穴相輔點刺放血能明顯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溼疹頑固難愈,且容易反覆,所以在治療的同時需確立病人的信心,避免半途而廢。治療期間還應避免食用雞、鯉魚、蝦蟹、牛肉及辛辣之物。醫患配合良好會收到更理想的臨牀療效。

下一篇:正常顱壓腦積水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