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症狀及治療方法

時間: 2011-05-11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原菌。本病呈全世界分佈,主要通過輸血或血製品傳播,尤其反覆輸入多個獻血員血液或血製品更易發生。近年發現丙型肝炎也多見於非輸血人羣,主要通過注射、針刺、含HCV血液污染傷口和其他密切接觸傳播,並證實也可通過母嬰傳播。

      一、丙肝的臨牀表現

  輸血後丙型肝炎潛伏期2~26周,平均7.4周。散發性丙型肝炎潛伏期待定。一般臨牀經過較輕,亞臨牀型較多見,重型肝炎較少。與乙型肝炎相比,ALT、膽紅素平均值較低,黃疸持續時間較短,病情較輕、發熱少見。常見症狀有乏力、食慾減退、大多數無黃疸、單項ALT升高,有持續或反覆異常的特點,但轉爲慢性肝炎的比例較乙型肝炎高(40%~50%),無黃疸型較黃疸一草坪晚易慢性化。其餘於6月內痊癒呈自限性過程。慢性丙型肝炎大多表現ATL反覆異常、AST也升高、蛋白代謝較快出現異常,而體徵如蜘蛛痣、肝掌、脾腫大等不如乙型肝炎明顯。

       二、丙肝的化驗檢查

  抗HCV、HCV-RNA檢測臨牀意義

  1.抗-HCV

  大部分HCV感染者,體內均出現抗HCV。因此,檢測抗-HCV對丙型肝炎診斷很有價值。抗-HCV陽性是HCV感染的標誌。但目前檢測結果不能充分反映急性、慢性抑或恢復期感染。抗體效價也不能反映HCV感染的強度,至少在動物試驗中未能證實。抗-HCV陽性可能表示近期感染後的免疫狀態,但大多數表示現症HCV感染,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個體的傳染性。人感染HCV後勤工作至抗-HCV陽轉,這段時間個體長短差異很大,目前所用方法,測出抗體較晚,在該期唯一感染的標誌患者始終不出現抗-RNA,此外尚有20%丙型肝炎患者始終不出現抗-HCV,故實際感染率比檢出率高,抗-HCV陰性不能除外HCV感染。

  輸血後丙型肝炎較明確,人感染HCV後反應可有4種表現:①被動輸入高滴度抗-HCV陽性血,於輸血後抗-HCV即陽性,5周後轉陰。以後又出現抗-HCV自動抗體,可持續陽性;②遲發性抗-HCV反應並持續陽性,一般於輸血後20~22周或病後14~16周抗-HCV陽轉,迅速達高峯,持續陽性10年以上;③遲發性短期抗-HCV反應,於輸血後19~21周或病後9~11周抗-HCV陽轉,1年後轉陰;④無反應,多見一過性HCV感染,抗-HCV始終陰性。

  目前檢測的抗-HCV IgM,與其他病毒的IgM反應規律不同:①IgM比IgG出現的晚;②IgM存在時間長,至少3~8年或更長;③IgM與IgG滴度呈正相關;④存在繼發性IgM抗體應答。說明抗-HCV IgM不能做爲HCV感染的早期診斷指標,不能區分近期與既往感染,但可能反映慢性化或帶病毒,可做爲判斷預後和療效的指標。

  2.HCV-RNA

  因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HCV含量很低,直接做核酸雜交,很難查到HCV-RNA,須先經核酸擴增後測定。採用半定量聚合酶鏈反應(HCVcDNA/PCR,簡稱cPCR)測定肝和血清中HCV草藥RNA,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快速的優點。HCV RNA陽性是HCV感染的直接證據、是HCV複製指標、有傳染性。因HCV RNA較抗-HCV出現早,故可用於早期診斷及獻血員的篩查。HCV RNA陰性,說明HCV被清除,因此,也可做爲判斷預後和療效的指標。

  
  三、丙肝的診斷

  原則上綜合診斷。參考流行病學資料,如輸血及血製品史、手術史及與丙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觸史等;臨牀特點及常規實驗室檢查。確定診斷要依靠特異血清學檢查。

  1.酶聯免疫試驗(ELISA)檢測血清中抗HCV

  1989年以來檢測抗HCV應用最早的ELISA法,以C100和5-1爲抗原,其靈敏性與特異性不理想。後用第二代ELISA法,增加了核心蛋白C22和C33,其靈敏度有提高。近來建立了第三代試劑,增加了NS5蛋白,較第二代試劑更敏感。

  2.HCV CDNA/聚合酶鏈反應檢測肝和血清中HCV-RNA

  本法是將HCV RNA逆轉錄爲HCV DNA,擴增放大後作電泳觀察結果。應注意嚴格操作規程,避免實驗污染。

      四、丙肝的治療

  一般治療與乙型肝炎相同。抗病毒治療正在探索。

  1.α-干擾素(α-IFN)

  治療慢性丙型肝炎有一定療效。治療後血清HCV RNA轉陰率可達50%~80%,但停藥後約半數HCV RNA又轉陽,再用α-干擾素仍有效。在HCV複製指標轉陰同時可見肝功能改善及肝臟病變好轉。提示干擾素對HCV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復發時間多在治後6~12個月,若治後12個月ALT持續正常,血清HCV RNA陰性,則可能治癒。其復發原因爲①病毒基因型不同,一般Ⅲ型IFN療效好,Ⅱ型療效較差;②出現突變株;③未完全清除病毒;④耐抗病毒藥物。有報告用干擾素治療散發性丙型肝炎效果較輸血後丙型肝炎好。急性丙型肝炎如ALT持續異常超過6個月,應用干擾素治療。常用有干擾素α-2b(干擾能),用法爲:每次300萬U,肌肉注射,每日1次,用2周;後改爲每次300萬U,肌肉注射,隔日1次,用14周。一般療程3月至6月。若增加干擾素劑量,延長治療時間(12月或更長),可望提高療效。近期療效50%。

  2.三氮唑核苷(rilavirin,病毒唑)

  爲一廣譜抗病毒藥,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療效不如干擾素。對血清和肝HCV-RNA無明顯降低作用。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肝病知識請點擊: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