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症瘕)

時間: 2011-12-09
    胰腺癌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比較少見,好發於胰頭部(約佔80%),其餘在體部或尾部。胰腺癌發展較快,易發生轉移,病程較短。     由於癌腫發生的部位及病程的早晚不同,臨牀症狀和體徵也各異。早期症狀多不明顯,多數有厭食及體重減輕。腹痛爲最早出現的症狀,多見於胰體及胰尾部,位於上腹部,胰頭癌可偏於右上腹,胰體尾癌可偏於左上腹。疼痛爲絞痛,陣發性或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鈍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臥位及晚上加重,坐立、前傾位或走動時疼痛可減,病程的進展可有黃疸,胰頭癌黃疸較多見,且出現較早,癌腫侷限於胰體,尾部時多無黃疸。出現黃疸多爲晚期。黃疸多屬阻塞性,呈進行性加重,伴有皮膚瘙癢,小便呈濃茶樣,大便呈灰白色,體重減輕日益加重。乏力與食慾不振甚爲常見,尚可伴有腹脹噁心、腹瀉或便祕。晚期可出現腹部腫塊、發熱,鎖骨上淋巴結是最常見的轉移部位。     現代醫學認爲胰腺癌病因不明,可能與環境中致癌物質(工業化學物質)、咖啡、吸菸和慢性胰腺疾病有關。     胰腺癌診斷主要依據上述臨牀症狀、體徵、胰腺B型超聲波檢查、CT檢查可顯示胰腺不規則腫大及膽囊腫大,結合B超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有確診價值。胰腺腫瘤抗原(POA)以及糖抗原19—9(CA19—9)等, 尤其後者有助於診斷。胃腸X線鋇餐檢查,可顯示十二指腸框部擴大。     現代醫學對胰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採用手術,化療和放射治療。     胰腺癌在中醫臨牀多屬於“症瘕”、“積聚”,“黃疸”範疇。祖國醫學認爲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故見腹痛、皖腹不適、脹滿;肝氣犯脾,脾氣虛弱,故見食慾不振,消瘦乏力,腹瀉;脾虛生溼,溼鬱化熱,熱毒內蓄,則發爲黃疸,病程遷延日久,氣滯血瘀熱毒內結,則見腹塊。
胰腺癌(症瘕) - 腫瘤科疾病 - 中國中醫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