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中藥治療

時間: 2011-09-07
肝硬化

概述
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覆作用,引起肝臟瀰漫性損害。臨牀上早期由於肝臟功能代償較強,可無明顯症狀;後期則有多系統受累,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爲主要表現,並常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癌變等嚴重併發症。

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其病理改變及臨牀表現也有差異。同一病因可發展爲不同病理類型的肝硬化;而同一病理類型的肝硬化又可由多種病因演變而成,故迄今尚無根據病因結合其病理形態在理論和臨牀實踐上的統一分類。
   (一)病毒性肝炎 主要爲乙型及丙型(過去稱爲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發展爲肝硬化。
   (二)血吸蟲病。
   (三)慢性酒精中毒。
   (四)藥物及化學毒物 如長期服用異煙肼、甲基多巴等,或長期反覆接觸某些化學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砷、氯仿等可引起。
   (五)營養不良。
   (六)循環障礙。
   (七)膽汁淤積。
   (八)腸道感染及炎症。
   (九)代謝性疾病。

症狀
 起病與病程發展一般均較緩慢,可隱伏3-5年或十數年之久,其臨牀表現可分爲肝功能代償與失代償期,但兩期分界並不明顯或有重疊現象。
    一、肝功能代償期 症狀較輕,常缺乏特異性,以疲倦乏力、食慾減退及消化不良爲主。可有噁心、厭油、腹部脹氣、上腹不適、隱痛及腹瀉。
    二、肝功能失代償期 症狀顯著。
   (一)肝功能減退的臨牀表現:
    1.全身症狀 一般情況與營養狀況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重症者衰弱而臥牀不起。皮膚乾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常有貧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發性神經炎及浮腫等。
    2.消化道症狀。
    3.出血傾向及貧血。
    4.內分泌失調。
   (二)門脈高壓徵的臨牀表現 構成門脈高壓徵的三個臨牀表現一脾腫大、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腹水、在臨牀上均有重要意義。尤其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對診斷具有特徵性價值。

檢查
    一、血常規 代償期多正常,失代償期多有程度不等的貧血,脾亢時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減少。
    二、尿常規。
    三、肝功能實驗。
    四、免疫學檢查。
    五、腹水檢查。
    六、B型超聲波檢查。
    七、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對疑難病例必要時可作經皮肝穿肝活組織檢查,可確定診斷。

治療
    一、一般治療:
   (一)休息 肝功能代償者,宜適當減少活動。失代償期患者應以臥牀休息爲主。
   (二)飲食 一般以高熱量,高蛋白質、維生素豐富而可口的食物爲宜。
   (三)支持療法。
    二、藥物治療 目前無特效藥,不宜濫用藥物,否則將加重肝臟負擔而適得其反。
   (一)補充各種維生素。
   (二)保護肝細胞的藥物 如肝泰樂、維丙肝、肝寧、益肝靈(水飛薊素片)、肌苷等。10%葡萄糖液內加入維生素C、B6、氯化鉀、可溶性胰島素。
   (三)中藥。
    三、肝移植 人類第一例正規肝移植是1963年完成的。據國外統計,自1980年以來肝移植的3年存活率,依病種的多少爲序是;晚期非酒精性肝硬化41%左右;酒精性肝硬化20%;膽道閉鎖60%;肝細胞癌20%;膽管癌<10%。鑑於對晚期肝病患者,大多別無滿意療法,而肝移植後的生存率將繼續提高。預計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各種慢性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影響肝移植的因素主要是供肝問題。
    四、併發症的治療。肝硬化往往因併發症而死亡。
    1.上消化道出血 爲本病最常見的併發症。
    2.肝性腦病 是肝硬化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祕驗效方

消蠱湯
黨蔘20g白朮30-100g茯苓30g制止古6g制川雪20g制十亦15g大腹皮15g大白15g羅卜骷40-60g劉寄奴.土蟲.五靈脂各12g二醜3-10g商陸3-10g牡蠣20g海藻20g石見穿30g甲珠10gM甲25g水牛角30g茜草20g花蕊石30g內金15g水煎服,每付煎3次,兌一塊,分3次服,每日服2次,10付一個療程.
[功能主治]肝硬化腹水

[ 療效]:用上方治療肝硬化腹水患者137例,經用藥 3-6療程後,其中,治癒者79例,顯效者51例,無效者7例.愈後者經隨訪3年,均未復發.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