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後遺症”不必多用藥

時間: 2012-08-20

時間: 2010-07-09 來源: 廣州日報

只要患者正確認識,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提高免疫力,通常早搏可自動減少甚至消失

  心肌炎消退後,心肌組織內的發炎部位逐步癒合,形成瘢痕。由於這些殘留在心肌內的瘢痕猶如大江中的礁石一樣會阻礙心肌電流的順暢傳播,在局部形成“渦流”,產生心臟異位電激動,就這樣心肌炎後的室性早搏(簡稱室早)發生了。

  心肌炎是常見病,心肌炎後室早並不少見。一些患者由於過分緊張、思想負擔過重,對心肌炎後的早搏存在恐懼心理,擔心會發生猝死,過度依賴藥物治療。其實,對於“後遺症期”的室早,只要患者正確認識,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提高免疫力,防治感冒及肺炎,通常早搏可自動減少甚至消失,對患者健康不會造成影響。

  階段不同,治療迥異

  通常,我們將心肌炎分爲急性期:發病6個月以內,病毒感染伴有症狀。恢復期:症狀逐步消失,1年內病情恢復。慢性期:極少數病人感染經久不愈,病程超過1年以上。後遺症期:無心肌炎症狀,但殘留心律失常多年,最常見的是室性早搏。不同時期發生早搏的機理有差別,如此早搏的治療就應該區別對待。

  通常的原則是:

  1.在心肌炎急性期,如果患者存在明顯症狀,加上部分患者心電活動不穩定,心律失常可能進一步惡化,需要給予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並且症狀消失後需要維持2~3月。

  2.一般情況下,發病半年後即使存在室早,不推薦再給予藥物治療。心肌炎半年後的室早與瘢痕有關,病情穩定,對遠期預後無明顯影響,通常不會造成死亡事件發生,所以不必藥物治療。

  3.若患者早搏症狀嚴重,影響休息、工作,可以短暫給予口服藥物,控制症狀,一般治療不超過1~2個月,不主張長期服藥。

  4.如果心肌炎患者發展爲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差、心臟擴大,室早容易惡化爲室速、室顫等心律失常,這類患者可能需要長期藥物治療。事實上,從嚴格意義上講,這種情況已經不屬於心肌炎後室早的治療範圍。

  長期用藥有風險

  目前,治療心肌炎後室早的常用藥物有美西律、普羅帕酮(心律平)、胺碘酮、倍他樂克等藥物,其他莫雷西嗪、索他洛爾、氟卡胺等也可以採用。這些藥物除可能導致肝腎功能損害、藥物過敏等不良反應外,更重要的是,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通俗地講,就是本來治療早搏的藥物,使用後反而發生了更嚴重的、新的心律失常,甚至可導致患者死亡。

  考慮到心肌炎後殘留瘢痕引起的室早本身並不致命,而長期治療室早又可能存在潛在的風險,所以,心肌炎後不主張長期應用藥物治療室早。

  (全文摘自《大衆醫學》)

上一篇:大腸癌的化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