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怎麼護理(圖)

時間: 2017-04-29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爲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爲特徵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峯,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牀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週至數週內纔開始出現黃疸,均爲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的症狀      新生兒黃疸分爲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不同,新生兒黃疸的症狀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表現爲: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      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黃疸比較輕,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不會影響小兒智力。      病理性黃疸症狀表現爲:      小兒黃疸可能發生在生後24小時以內,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後又出現黃疸,或黃疸進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兒黃疸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現,比如核黃疸。發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爲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部分患兒死於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以上就是新生兒黃疸症狀的介紹,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兒出現黃疸時,家長可以喂葡萄糖水幫助退黃。黃疸較重時,應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防止核黃疸的發生,避免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爲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第2—3天開始,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爲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足月兒在第10—14天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也持續較久,可延遲致3周—4周消退。雖有黃疸,但孩子沒有什麼不適,一般情況好。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需治療。      2、母乳性黃疸      因吃母乳新生兒發生黃疸稱爲母乳性黃疸,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少數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原因還不十分明瞭。其黃疸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峯後黃疸繼續加重,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於是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出現母乳性黃疸後,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慾不好的症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對於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傷害。對於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後可以繼續用母乳餵養。      3、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爲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爲O、胎兒血型爲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爲A、胎兒血型爲B或AB;母親血型爲B、胎兒血型爲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爲11。9%。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且逐漸加重。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      4、感染性黃疸      感染性黃疸是由於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病毒感染多爲宮內感染,以鉅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爲少見。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5、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爲常見,其黃疸特點是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爲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      此外,還有藥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黴素等藥物引起者。遺傳性疾病如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也可引起黃疸。      不論是何種原因,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後較差,除了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還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如孕期防止弓形體、風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後防止敗血症的發生;新生兒出生時接種乙肝疫苗等。平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一旦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應馬上及時送醫院診治。面對寶寶的黃疸不要緊張也不要着急,是生理性的自然會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緊時間治療,平時注意仔細觀察,精心護理。      如何護理黃疸寶寶      1、判斷黃疸的程度。爸媽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爲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爲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爲重度黃疸。      2、觀察大便顏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應考慮病理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所致。如果黃疸程度較重、出現伴隨症狀或大便顏色異常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3、儘早使胎便儘早排出。因爲胎便裏含有很多膽紅素,如果胎便不排乾淨,膽紅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循環重新吸收到血液裏,使黃疸增高。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小便過少不利於膽紅素的排泄。      5、在黃疽期間要注意給予足夠的糖水及熱力,並保護好肝臟。      6、如果黃疽出現過早或消失過遲,或黃疸程度過重,或逐漸減輕後又再加重,嬰兒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臨牀症狀時,則屬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去醫院診治療。      生理性黃疸      1、喝白開水。      爸媽每天早晚可以給寶寶喂白開水,讓寶寶能夠在排尿的同時排掉體內的黃疸。如果寶寶是喝配方奶粉的話,應在兩餐之間要加喂水。      2、喝葡萄糖。      當爸媽發現新生兒黃疸指數很高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喝點兒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餵給寶寶喝就可以了。      3、曬太陽。      每天早上10點左右,陽光不是很厲害的時候,可以給寶寶曬太陽,要儘量多的曬到孩子的皮膚,但要保護寶寶的眼睛,不要曬到。另外,還要注意給寶寶做好保暖工作,不要因曬太陽而吹風受涼了。      4、停止母乳。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可以嘗試停止餵養母乳2-3天,因爲黃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餵養母乳以後,黃疸指數就會下降的。黃疸症狀較輕時,可以繼續吃母乳,重時應該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等寶寶黃疸退了,可以繼續餵母乳。      病理性黃疸的護理方法      如果黃疸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一定要趕緊去醫院,千萬不要耽擱。因爲,這種黃疸一般發展都很迅速,病情也往往比較嚴重。病理性黃疸的寶寶,治療一般採用吃藥和照藍光。      1、吃藥      帶寶寶到醫院測量黃疸指數,如果還是高,醫生會給開控制黃疸的藥,例如媽咪愛或者茵梔黃一類的。      2、照藍光      如果用完以上方法都不管用,而且孩子出生已經一兩個月了,黃疸仍然很嚴重,建議到醫院讓醫生診斷,如果是病理性的,就需要在醫生的指教下住院照藍光,就是讓新生兒在保溫箱裏照藍光進行治療。      針對幾種引起病理性黃疸的疾病,有不同的護理方法:      1、新生兒溶血癥護理方法:如果寶寶被確診爲新生兒溶血癥,一定要儘早治療,絕不可以拖延。一般採用藍光照射效果較好,如果溶性嚴重則要進行換血治療。      2、新生兒膽道閉鎖護理方法:如果寶寶被確診爲新生兒膽道閉鎖,一定要在出生後2個月內進行手術。如果不及時手術,3個月後病情逐漸發展,會導致肝硬化。      3、新生兒肝炎護理方法:如果寶寶被確診爲新生兒肝炎,經過保肝等治療後會很快就好轉,一般不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溶血性黃疸的護理方法      護理新生兒溶血性黃疸,要給新生兒補充充足的水分。判斷新生兒液體攝入是否充足的辦法是看新生兒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兒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數不足,有可能他的液體攝入不夠,小便過少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泄。      爸媽應當保證新生兒的液體攝入,一般新生兒的胎便應當2-3天就排完了,這樣就能減少其黃疸的程度。      病理性黃疸一般採用藍光照射治療,光療時遮擋好寶寶眼睛、會陰部,同時醫生會開退黃疸藥。一般來說新生兒對藥物敏感,有可能有嘔吐現象發生,爸媽要及時處理好。若寶寶出院黃疸仍未全部褪盡,爸媽可把寶寶皮膚完全曝露讓太陽直接照射,同時要注意眼睛部分光線遮擋,有助於黃疸消退。寶寶滿月或者42天時要回醫院複診,請醫生重點檢查黃疸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除了照藍光和補液外,在出院後媽媽要堅持給寶寶進行母乳餵養,若餵養還是出現黃疸症狀,則改爲隔天母乳哺乳,寶寶病情好轉後慢慢過渡爲正常母乳餵養即可。      爸媽要仔細觀察黃疸變化,觀察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從眼睛觀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專家建議可以按壓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按壓的皮膚處呈現白色就沒有關係,是黃色就要注意了,要及時將孩子送院治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