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眼科醫生版]

時間: 2011-09-25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     
1942年Ferry首先報道,晶體後纖維增生症(retrolental
fibroplasia) 1950年Heath命名,也稱未成熟兒視網膜病變 1951年Campbell認爲與吸氧有關 1984年正式命名 流行病學 10%---60%
美國37000例/年早產兒,體重小於1500g,其中8000例發生,2100例因此視力障礙,500例致盲(60年代低,80年代高) •      與新生兒出生登記,管理和隨訪等因素有關
母乳餵養極低體重兒ROP發生率41%
非母乳餵養者63.3% •      多因素:早產,低體重,吸氧,窒息,呼吸窘迫,貧血,感染等 •孕齡小於32周
•28---29周,發生率83%
•30---31周,發生率65%
•32---33周,發生率50% •1000--1250g,發生率47%
•750--999g,發生率78%
•低於750g,發生率90% •   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高濃度長時間吸氧,發生率高,持續吸氧超過5天,發病率增高,吸氧超過30天作爲篩查標準   發病機制
與視網膜血管發育有關:胚胎4月,中胚葉間充質細胞視網膜血管出現在視盤周圍,6—7月增生較快,8月視網膜血管達鼻側鋸齒緣,9月達顳側鋸齒緣。 •      未成熟的視網膜血管對氧敏感,高濃度氧使視網膜血管收縮和閉塞,引起視網膜缺氧,血管新生 •      周邊視網膜無血管區有原始梭形細胞,在子宮內低氧環境下先增殖爲條索樣,再管道化成毛細血管,早產後,原始梭形細胞突然暴露於高氧環境,細胞受損,異常增生 •      基因:有種族差異,黑人發生率低         有病變自然消退 Norrie disease基因(1997Shastry4/16ROP第3外顯子突變)         凝血酶原基因 臨牀表現 •Ⅰ區以視盤爲中心,視盤黃斑兩倍距離爲半徑劃圓 •Ⅱ區以外顳側半月形區域爲Ⅲ區 視網膜病變分期 •Ⅱ期(嵴期) •Ⅳ期(RD期)
•Ⅴ期(全RD) 視網膜附加病變
•Plus:後極部視網膜血管迂曲擴張 •Ⅰ區和Ⅱ區的新生血管連續佔據5個時鐘範圍
•或病變不連續,累計達8個時鐘範圍 閾值前病變
•Ⅰ區任何病變,Ⅱ區的2期+,3期,3期+   診斷標準 •      眼底表現:周邊視網膜有和無血管區間分界線,血管增生,牽引性視網膜脫離 •出生體重小於2000g的早產兒,必須進行眼底檢查,直至周邊視網膜血管化
•首次檢查時間:出生後4—6周或矯正胎齡32周
•1---2周複查眼底一次,直至周邊視網膜血管化(一般3---6個月) •      複方託品酰胺散瞳 •      表麻 •      繪圖   治療原則
Ⅲ區的1期和2期病變定期隨診(2—4週一次)
閾值前病變(Ⅰ區任何病變,Ⅱ區的2期+,3期,3期+)密切觀察(1—2週一次) •     
4期和5期病變手術治療 冷凍治療
美國多中心研究,234例3期閾值病變隨機對照研究,隨訪12月時治療組有不良結果爲21.8%,未治療組有不良結果爲43%,隨訪10年治療組爲27.2%,對照組爲47.9%,發展爲全RD分別爲22%和41.4% 激光治療 •經瞳孔 •結果:Foroozan
80例120眼至少隨訪12月,91%有效,9%發生RD 鞏膜扣帶術
•適應證:4期和5期 Trese:44例70眼,6月後4A,4B,5期復位率爲12/17(70%),29/43(67%),4/10(40%)
•Greven:21例22眼復位率13/22(59%),18月後視力達0.05爲4/10(40%) 玻璃體手術 •閉合式 •Katsumi:7.3
/200,58.2%可辯靜止物體,32.7%動態物體,8.1%光感   •      臨牀有呼吸窘迫表現
動脈氧分壓PaO2小於50mmHg,經皮氧飽和度TcSO2小於85%
目的:維持PaO2
50--80mmHg,
TcSO2 90%--95% 吸氧濃度和方法 40%左右(濃度,壓力和時間) •      持續氣道正壓給氧(nCPAP) •      濃度30—40%,時間要短,濃度更替要緩 •      知情(早產低體重兒,小於37周2500g) •      具備條件:氧濃度測定儀,血氣分析或經皮氧飽和度測定儀 •      重在預防,多科協作 •      密切隨訪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