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患了慢性腎病並不知情。慢性腎病分五期,大多數人在前四期沒有症狀,直至末期纔出現症狀,那麼我們如何能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患上慢性腎病?
你的健康亮起黃牌?
系列報道
文/鄒文學
慢性腎病是一種需要警惕的疾病,發生率很高,如果沒及時減緩其惡化速度,後果非常嚴重。
新加坡中央醫院腎科副顧問醫生朱昌運說,人體的腎臟從30歲或40歲開始,其功能每年就會遞減0.5%至1%,如果功能減低至60%以下,就會被診斷爲慢性腎病。
腎臟功能的測試,是以腎球絲過濾率(GFR)作指標,正常值是100ml/min/1.73m2。醫生就是根據其下降數值來分期,末期時已從100減少到低於15。
朱醫生補充說,慢性腎病分5期,大多數人在前4期沒有症狀,直到第5期也就是末期,病人就會出現腎衰竭的症狀如尿蛋白、尿血、呼吸困難、腳腫,甚至導致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病猝發。
“這時候病人多數需要洗腎或者換腎。”
男性比女性多患慢性腎病
朱昌運醫生說,很多人患了慢性腎病卻不知情。
他引述臺灣衛生部2006年統計說,臺灣20歲以上的人口,有11.9%證實患了不同程度的慢性腎病,不過,只有3.5%的病人爲此看病。
朱醫生說,男人比女人多患慢性腎病,我國的三大種族裏,馬來人患病的比率較高。
他也指出,腎臟功能雖然會按年遞減,但是每個人的遞減速度不一樣。臨牀上醫生髮現血壓高、血糖高和血脂高的人,腎臟功能下降得更快。
“家族有人患腎病,親屬患慢性腎病的概率也要高些。腎臟曾經感染比如染上急性腎炎的人,也容易在有生之年發生腎衰竭。”
他補充說,早產嬰長大後腎功能也可能喪失得快些。
嚴格控制血壓血糖
朱醫生認爲,爲了及早發現慢性腎病,成年人驗血時可要求一併化驗腎球絲過濾率,屬於高風險羣者,更應遵照醫生囑咐定期驗血。
“如果腎球絲過濾率低於60,三個月後再化驗仍沒有回升,就可以確定病人已經患了慢性腎病。”
他指出,爲了預防腎功能衰退加快,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病人,都得嚴格控制好病情。
朱醫生指出,由於嚴重腎衰竭而須要洗腎才能維持生命的病人裏,糖尿病病人佔了半數以上。
他說,1998年的洗腎病人裏,糖尿病病人佔47%;2007年的最新統計是58%,可見糖尿病是造成腎功能迅速惡化的罪魁。
“高血壓對腎功能的影響也很顯著,爲了減緩高血壓對腎功能破壞的速度,血壓的度數應保持在130/80以下。”
注意飲食
阻緩惡化
朱醫生說,腎功能衰退是自然規律,不可扭轉,但是我們卻能去除或減少導致它加速的因素。
――飲食要少鹽、少油和少糖。鹽和油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對腎臟造成壓力。多糖會使糖尿病惡化,也破壞腎臟密佈的微血管
――戒菸,少喝酒
――多運動,不熬夜
――保持健康體重
――如果已處於慢性腎病早期,要減少攝取蛋白質,每天分量應爲每公斤體重x 0.8克。
――不要隨意吞服退熱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