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生優育理論與畝產13萬斤

時間: 2011-12-19

作者:月影風聲

計劃生育理論一直這樣告訴我們,只要實行優生優育就可以提高人口素質,將來即使勞動力減少,但是孩子的收入高了,生活也會更加好過。

社會上也很多人堅信,只要把孩子培養成才了,將來拿了高薪同樣可以解決老人的養老問題。

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先談談大躍進的故事。

我的父親是親歷過大躍進的,當一些地方放出了畝產十三萬斤的衛星的時候,他還在學校上學。當時一些宣傳這樣說的,水稻實行深耕厚肥,使其根系能夠吸收更多的養分畝產就能大幅度提高,於是水稻田被挖成數米深的大坑,往裏面堆積農家肥;專家們還宣稱科學研究表明禾苗還喜歡聽音樂,音樂能提高水稻的畝產量,於是在稻田上架起高音喇叭播放紅色歌曲。這個宣傳使一些人很天真的計算了一筆帳:按照每人每年需要口糧400斤計算,全校共有師生一千多人,共需要四十萬斤糧食,就算我們的產量低一些,畝產4萬斤,那麼也就只需要耕作10畝的農田就可以解決全校師生的吃飯問題了。

而現在脫離實際的“優生優育”,包括給予孩子豐厚的物質條件和唯恐落下哪一項的各類培訓班,不正相當於深耕厚肥和稻田廣播嗎?天真的認爲只生一個孩子好不正好相當於減少播種面積嗎?

水稻的深耕是否有意義取決於它的根系深淺,遠超過根系深度的土壤肥力不可能對提高水稻的產量產生任何影響。根系的深淺決定於水稻的遺傳基因,實踐證明,水稻的單產獲得革命性的提高關鍵因素來自遺傳工程的應用,在雜交水稻產生之前,水稻的畝產量一直徘徊在三四百斤左右,這是自然科學的規律。

而勞動工資維持勞動力再生的生活成本的性質決定,任何國家和任何經濟發展狀態,以勞動報酬爲主的社會階層都只能處在社會平均生活水平上,而不會有太多的積蓄。雖然社會經濟發展的時候,我們的工資收入增長了,生活改善了,但是相對於整個國民經濟的比例不會因此改變。同時由於社會勞動力維持的成本也上升了,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卻一樣感覺到生活壓力的無時不刻不存在。無論美國也好、日本也好,勞動者的收入也不過是維持社會的平均生活。常言所說的“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指的就是沒有經營性的收入,只依靠勞動報酬是無法改變一個人的經濟地位的。這屬於社會科學範疇。

社會的平均勞動工資水平是由維持勞動力的生活成本決定的,當一個人的勞動技能提高的時候,只是提高了自身在勞動市場的競爭力,而不可能提高整個社會的平均勞動工資。假如在社會經濟狀況不發生變化的時候,兩個求職者的競爭無論誰贏都意味着另一個人的出局。當我們整個社會的平均教育水平不高的時候,不少只有中專學歷的技術人員一樣在企業中挑大樑,但是在一個大學文憑氾濫的社會裏,博士也難免失業之虞。我倒不是說教育沒有作用,只是說明人與人的競爭只決定於比較優勢和相對優勢。

雖然總會有一些技能較高的勞動者獲得相對大大高於一般生活水平的報酬,但是由於存在獲取更多回報的渴望,當這些高薪勞動者有了一些積蓄可以滿足投資需要的時候往往會選擇自行創業,獲得經營性收入,從而脫離普通的勞動者範疇。而在任何社會形態中,勞動者總是佔社會成員的大部分,並且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勞動報酬。

自由經濟決定,在市場競爭中一個人對市場交換要求的價格越低,競爭力越強。勞動力市場也是這樣,由於社會上的家庭生育總數的不一致,總有一些“家庭負擔不大”的勞動力主動減少薪酬要求來提高勞動市場的競爭能力,或者一些僱主提出相對較低的工資水平時這些“家庭負擔不大”的勞動力也會認爲可以接受。當社會普遍生育率下降的時候,整個社會都會由於“家庭負擔不大”而普遍接受相對低一些的勞動報酬,勞動力的市場價格就下降了,也就是說工人的平均工資相對減少了。由於計劃生育造成的孩子越來越少,我們的“家庭負擔”越來越小,實際上勞動工資佔GDP越來越小了。如果把少生孩子降低撫養比當成人口紅利的話,這個所謂的“人口紅利”的大頭卻被經營者拿走了,造成我們國家這些年來工資收入的增長速度總趕不上GDP的增長速度。

但是由於人口出生率下降不可避免地造成老齡化,使將來社會的養老成本上升。企業一方面要提高稅負,另外由於勞動力供需的矛盾造成的勞動工資上漲,物質生產能力下降,包括經營者在內整個社會對所謂的“人口紅利”將付出代價。

以往婦女很少參加社會勞動的時候,一位勞動力的工資所能購買的物質和服務需要至少維持4個人的基本生活才能保持人口的基本平衡,即按照當時社會的基本生活水平,社會平均勞動工資應養活4個人。在婦女廣泛參加社會勞動的時候,一位勞動力的報酬至少維持兩個人的生活才能維持人口基本平衡。而事實卻是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們每一位勞動者所能負擔的人口卻減少了,因爲在總的社會財富中勞動者所得份額的比例越來越少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婦女參與社會勞動只是提高了家庭地位,卻使勞動者整體的經濟地位降低了。

水稻的基因決定單產高低,勞動報酬的性質決定勞動收入相對於社會經濟總量的水平。水稻“深耕”和厚肥對單產存在影響,但是革命性的改變必須通過遺傳工程改良水稻基因來實現。勞動工資的性質不會因爲教育等外部條件來改變,如果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增加再多的教育投入對提高整個社會的平均工資也無濟於事。(參見

在自由經濟環境裏,絕大多數人對眼前利益看的要比長遠利益清楚得多。少生孩子對於近期的影響顯然是利大於弊,一是少生育孩子可以更多的參與有報酬的社會勞動,二是少生育孩子顯然能夠減少眼前的生活支出。在生活物資主要通過市場交換獲得的自由經濟社會出生率通常要比自然經濟社會低得多的。一個社會如果很多家庭都通過少生孩子來獲得勞動市場的競爭優勢的話,人口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都將成爲一句空話。

計劃生育開始實施恰逢碰上我們改革開放帶來經濟飛速發展的三十年,但是如果沒有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爲主導的改革開放,計劃生育利於經濟發展的謊言早就破產了。

上一篇:8.6韻語快速識字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