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小兒嬰兒腹瀉的飲食療法

時間: 2011-08-12
http://www.69jk.cn 2010年12月03日 來源:互聯網

  (2)風寒瀉:泄瀉清稀,中多泡沫,無明顯臭味,腹痛腸鳴,或兼惡寒發熱,鼻塞流涕,舌苔白膩,脈浮有力。

  治宜祛寒化溼,主要採用芳香化溼藥品,以疏風散寒化溼,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藿香3g,紫蘇5g,半夏5g,茯苓10g,炒白朮10g,陳皮3g,澤瀉10g。若腹痛較甚者,加木香、砂仁以理氣止痛;兼有食滯者,加山楂以消食導滯;小便短少者,加澤瀉、豬苓以滲溼利尿。

  (3)溼熱瀉:症見瀉下稀薄,水分較多,或如水注,糞色深黃而臭,或見少許粘液,腹部時感疼痛,食慾不振,或伴泛惡,肢體倦怠,發熱或不發熱,口渴,小便短黃,舌苔黃膩。

  治宜清熱利溼,主要採用清利藥品以解表清裏利溼,常用加味葛根芩連湯:葛根5g,黃芩5g,甘草3g,茯苓10g,澤瀉10g,厚朴5g,車前草10g,神曲10g。若小便澀赤而短者,加六一散(滑石、甘草)以清熱利溼;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以理氣止痛;嘔吐頻者加半夏、生薑汁或玉樞丹以降逆闢穢;溼邪偏重,口不甚渴者,加蒼朮以燥溼;高熱、煩渴引飲者,加石膏、寒水石以清熱除煩。

  (4)脾虛瀉:大便稀溏,多見食後作瀉,色淡不臭,時輕時重,面色萎黃,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且常反覆發作。

  治宜健脾止瀉,主要採用健脾益氣止瀉藥品,以健脾理氣化溼,常用加味參苓白朮散:黨蔘10g,炒白朮5g,茯苓10g,懷山藥10g,炒薏苡仁10g,炒白扁豆10g,陳皮3g,砂仁5g,烏梅10g,炙甘草10g。若時見腹痛,加木香以理氣止痛;久瀉不止,而無夾雜積滯者,加煨訶子肉、赤石脂以固腸止瀉;大便稀或水谷不化者,加乾薑以溫中散寒。

  (5)脾腎陽虛:症見久瀉不止,食入即瀉,糞質清稀,完谷不化,或見脫肛,形寒肢冷,面色FDE0白,精神萎靡,睡時露睛,舌淡苔白,脈象細弱。

  治宜溫補脾腎,常用健脾益氣湯合四神丸:補骨脂10g,煨肉豆蔻5g,五味子5g,人蔘3g,炒白朮10g,茯苓10g,吳茱萸5g。脫肛者,加黃芪、炙升麻以升提中氣;久瀉不止者,加煨訶子肉、赤石脂、禹餘糧等以收斂固澀。

  上述腹瀉,如果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常可發生傷陰或傷陽變證。

上一頁 1 2
下一篇:嬰兒腹瀉推拿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