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溼疹原因、表現及預防方法

時間: 2011-10-03

  爲新媽媽全面科學解讀嬰兒溼疹原因、表現、預防嬰兒溼疹,也叫“胎毒”、“奶癬”,發生了溼疹的寶寶,許多物質又會誘發或加重溼疹症狀,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接觸化學物品(護膚品等)、日光照射、環境溫度高或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寶寶的溼疹反覆發生或加重。 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疾病,嬰兒溼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對牛奶、母乳和雞蛋白等食物過敏而引起的變態反應皮膚病,也可能是一種由遺傳性素質引起的皮膚病。嬰兒溼疹一般都出現在寶寶出生後1月到2歲這段時間也叫過敏性疾病,以1~3個月大的嬰兒最爲多見。導致嬰兒溼疹發生的原因比較複雜:外界對嬰兒皮膚的刺激、嬰兒消化不良以及先天性的過敏體質都可能誘發此病。嬰兒溼疹爲發生在2歲之內嬰幼兒的溼疹,是嬰兒常見、多發病。它可能是嬰兒溼疹,也可能是異位性皮炎的嬰兒期。在生後第2或第3個月開始發生,亦有報告生後第2或第3周發生者,然而此時診斷較難。皮損主要發生在兩頰 、額、頭皮,個別病例可發展至軀幹、四肢。

  嬰兒容易發生溼疹還有本身的因素,是因爲嬰兒的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所以又叫嬰兒溼疹。 嬰兒溼疹可分爲乾燥型溼疹和脂溢型溼疹兩種。皮疹特點主要可分兩型, 滲出型及乾燥型。乾燥型溼疹多見於瘦弱的嬰兒,好發於嬰兒的頭皮、眉間等部位,其皮損常表現爲有少量的灰白色糠皮樣皮屑脫落,無明顯的液體滲出。但患有此型溼疹的嬰兒常常會因陣發性的劇烈瘙癢而哭鬧不止或不能安靜入睡。脂溢型溼疹,常見於比較肥胖的嬰兒,以頭頂、眉際、鼻旁及耳後多見。發病初期可在嬰兒的兩頰見到紅斑、丘疹或丘皰疹,丘疹上常會滲出淡黃色的油脂,並結成油膩性痂皮,但癢感不太明顯。嬰兒溼疹常常呈對稱性分佈,大多發生於嬰兒的面頰、額頭、眉間和頭部以及皮膚皺褶處,有時也可累及嬰兒的軀幹和四肢。建議:發病初期,可在患兒局部皮膚上見到紅斑丘疹,有瘙癢感。無論哪一型均有陣發劇烈瘙癢,引起嬰兒哭鬧和睡眠不安。,丘疹會轉變爲小點狀的水皰,水皰破潰後可有液體滲出,滲液幹後可在局部形成厚痂,症狀嚴重時還可出現局部皮膚糜爛,甚至繼發感染。出現了溼疹,母親在母乳餵養期間要忌吃魚、蝦、蟹、雞蛋以及辛辣的食物,同時還要避免飲酒。

  嬰兒溼疹的預防:月嫂在照顧寶寶時避免讓有刺激性的物質接觸孩子的皮膚,尤其是不能接觸孩子的溼疹,也不要在患處塗擦油脂豐富的護膚品。同時,要禁止用肥皂和過燙的水清洗患處。去除過敏因素,父母平常要注意觀察寶寶對哪些物質過敏。如果是因吃牛奶引起的,可將牛奶多煮些時間,使牛奶中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如不見效,可改用其他代乳品,增加輔食量。哺乳的母親應忌食魚蝦、辛辣等食品。

  對面積不大、病情較輕的溼疹,可在患處塗擦糖皮質激素類軟膏(如皮炎平軟膏、複方地塞米松霜等),但由於此類藥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而且不宜塗擦得太厚。對脂溢型溼疹患兒,只需在其患處經常塗擦一些植物油(如茶油等),即可使痂皮逐漸軟化脫落。對有皮膚糜爛的患兒,可先用潔菌靈洗液清洗掉滲出液,然後在患處塗擦氯鋅油(每天塗2~3次);或者先用3%的硼酸溶液溼敷患處,然後再外塗氧化鋅油劑(每天塗2~3次),待滲液減少後可改爲只外塗硼鋅糊,每天塗2~3次,直至痊癒。有繼發感染時,還可外塗一些抗生素藥物,如新黴素軟膏、百多邦等

  嬰兒溼疹與嬰兒特應性皮炎和嬰兒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的很多症狀都相似,所以,經過治療,嬰兒溼疹消失後 在餵養和飲食方面,母乳餵養可以減輕溼疹的程度。蛋白類輔食應該晚一些添加,如雞蛋、魚、蝦類,一般寶寶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而有溼疹的寶寶,建議晚1-2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寶寶的飲食儘可能是新鮮的,避免讓寶寶吃含氣、含色素、含防腐劑或穩定劑、含膨化劑等的加工食品嬰兒的皮膚上一旦出現了紅斑丘疹,還是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一律按照嬰兒溼疹處理而貽誤了病情。兒的飲食要定時定量,最好吃母乳。如果患兒是吃牛奶,則要多加水少加糖,而且牛奶煮沸的時間要稍長一些。此外,患兒如有消化不良,應及時進行治療。嬰兒衣服應穿柔軟的純棉製品,必要時晚間睡覺時戴手套,防止搔抓禁止使用外用藥物,因爲嬰兒皮膚很嫩,容易形成死皮、疤痕。嬰兒溼疹要保持嬰兒皮膚乾燥,避免用香皂洗溼疹部位。

下一篇:新生嬰兒溼疹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