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的輔助檢查(上)

時間: 2011-03-26

    一、病史
   子宮內膜癌患者多爲老年婦女,絕經期延遲,或月經不規則;常爲不孕或產次不多,合併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若絕經後又有不規則陰道流血或排液臭則更宜引起注意。對年輕患者有不規則陰道流血者,也要慎重弄清其原因,尤其經過治療而無效者也應做診刮。陰道排液及腹痛已是晚期症狀。

二、臨牀檢查
   早期一般婦科檢查多無所發現,子宮體不大,宮頸光滑,附件也無異常。疾病的晚期則子宮大於相應年齡,有的雙合診後指套沾有血性白帶或附有腐崩的癌組織;有的則在宮頸口已可見到突出的息肉狀腫物。但子宮內膜癌可與子宮肌瘤同時存在,所以子宮過大者不一定爲晚期子宮內膜癌。

三、細胞學檢查
   子宮內膜癌的陰道細胞學檢查診率比宮頸 癌低,其原因:①柱狀上皮細胞不經常脫落;②脫落細胞通過頸管到達陰道時往往已溶解,變性,不易首席認;③有時頸管狹窄閉鎖,,脫落細胞難於達到陰道。爲了提高陽性診斷率,不少學者對採取標本的部位、方法進行了改進,加上診斷技術水平的提高,子宮吶膜癌的陽性診斷率也大大提高。

四、B超檢查
   子宮超聲檢查對子宮內膜癌在宮腔大小、位置、肌層浸潤程度、腫瘤是否穿破子宮漿膜或是否累及宮頸管等有一定意義,其診斷符合率達79.3~81.82%。有報道,對45歲以上病人檢查,並與宮腔鏡檢及活檢對照,超聲的準確率約爲87%。另外,謝陽桂等行B超檢查參照UICC分期方法,根據腫瘤部位、肌浸、宮旁及鄰近器官受累情況,與手術探查和病理對照,其分期符合率達92.9%。B超爲檢查對患者無創作性及放射性損害,故它是子宮內膜癌的常規檢查之一。尤其在瞭解肌層浸潤及臨牀分期方面,有一定參考價值。

五、診斷性刮宮
   刮宮檢查爲確診不可缺少的方法。不僅要明確是否爲癌,還應明確癌的生長部位。如果爲宮頸腺癌誤診爲子宮內膜癌,而按一般子宮切除處理,顯然不妥;若爲子宮內膜癌而誤作子宮頸腺癌處理,也非所宜。但鏡檢並不能區別子宮頸腺癌或子宮內膜癌。因此需要作分段診刮。先用小刮匙刮取宮頸管內組織,再進入喧囂腔刮取子宮兩側角及宮體前後壁組織,分別瓶裝標明,送作病理檢查。如內口遇害有阻力時可稍事擴張宮頸至5號。分段刮宮常在刮頸管時稍過深,將宮腔內容物誤認爲是宮頸管癌者;或子宮內膜癌垂入頸管,誤認爲是頸管癌或子宮體癌累及頸管;或原爲宮頸管癌,癌組織過多,當小刮匙進入宮腔時,帶入一點宮頸癌組織而誤認宮頸癌變已達宮腔。各種情況皆表示病變已較晚,皆應按宮頸癌手術範圍處理爲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