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測量方法

時間: 2013-12-04
血壓測量方法

  測量血壓是高血壓診斷及評價其嚴重程度的主要手段。臨牀上通常採用間接方法在上臂肱動脈部位測得血壓值。如果在其它部位測量血壓,需要加以註明。血壓的特點是有明顯波動性,需要於非同日的多次反覆測量才能判斷血壓升高是否爲持續性。目前使用三種方法評價血壓水平。
  一、診所偶測血壓
  診所偶測血壓是目前臨牀診斷高血壓和分級的標準方法,由醫護人員在標準條件下按統一的規範進行測量。具體的要求如下:
  1.被測量者至少安靜休息5分鐘,在測量前30分鐘內禁止吸菸和飲咖啡,排空膀胱;
  2.被測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於與心臟同一水平。若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診時應測雙臂血壓。特殊情況下測量血壓時可以取臥位或站立位;老人、糖尿病人及常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測立位血壓。立位血壓測量應在臥位改爲站立位2分鐘後。不論被測者體位如何,血壓計應放在心臟水平;
  3.使用大小合適的袖帶,袖帶內氣囊至少應包裹80%上臂,大多數人的臂圍25~35cm,宜使用寬13~15cm、長30~35cm規格的氣囊袖帶,肥胖者或臂圍大者應使用大規格袖帶,兒童用較小袖帶;
  4.將袖帶緊貼縛在被測者上臂,袖帶下緣應在肘彎上2.5cm。將聽診器的探頭置於肘窩肱動脈處;
  5.最好選擇符合計量標準的水銀柱式血壓計進行測量。若使用機械式血壓表或符合國際標準(BHS和AAMI)的電子血壓計,需與水銀柱式血壓計同時測值校正;
  6.測量時快速充氣,氣囊內壓力應達到橈動脈搏動消失並再升高30mmHg(4.0kPa),然後以恆定速率(2~6mmHg/秒)緩慢放氣。心率較慢時放氣速率也較慢。獲取舒張壓讀數後快速放氣至零;
  7.在放氣過程中仔細聽取柯氏音,觀察柯氏音第Ⅰ時相與第Ⅴ時相水銀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縮壓讀數取柯氏音第Ⅰ時相,舒張壓讀數取柯氏音第Ⅴ時相(消失音)。兒童、妊娠婦女、嚴重貧血、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時相(變音)定爲舒張壓;
  8.血壓單位用毫米汞柱(mmHg)。毫米汞柱與千帕斯卡(kPa)的換算關係,1mmHg=0.133kPa;
  9.應相隔2分鐘重複測量,取2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如果2次測量的收縮壓或舒張壓讀數相差>5mmHg,則相隔2分鐘後再次測量,然後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
  二、自我測量血壓
  自我測量血壓是受測者在家中或其它環境裏給自己測量血壓,簡稱自測血壓。自測血壓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狀態下有價值的血壓信息,在提示單純性診所高血壓(即病人見到醫護人員因緊張而引起的高血壓或稱白大衣性高血壓)、評價降壓效應、改善治療依從性以及增強診治的主動參與性方面具有獨特優點。自測血壓在評價血壓水平和指導降壓治療上已成爲診所偶測血壓的重要補充。
  自測血壓的具體方法與診所偶測血壓基本上相同。可以採用水銀柱血壓計,但必須培訓柯氏音聽診法。一般推薦使用符合國際標準(BHS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動或半自動電子血壓計,不推薦使用手腕式和指套式電子血壓計。自測血壓時,也以2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同時記錄測量日期、時間、地點和活動情況。一般而言,自測血壓值低於診所血壓值。
  三、動態血壓監測
  動態血壓監測應使用符合國際標準(BHS和AAMI)的監測儀。受測者處在日常生活狀態下。測壓間隔時間爲15~30分鐘,白晝與夜間的測壓間隔時間儘量相同。一般監測24小時。如果僅作診斷評價,可以只監測白晝血壓。
  動態血壓監測提供24小時中、白晝與夜間各時間段血壓的平均值和離散度,能較敏感地、客觀地反映實際的血壓水平,能觀察到血壓變異性和血壓晝夜變化的節律性,估計靶器官損害以及預後比診所偶測血壓更爲準確。因此,動態血壓監測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監測不能取代常規測量方法,只宜作爲後者的補充。所用的血壓計應定期按標準化方案檢測其性能及準確性。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