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手術並非一勞永逸 併發症需引起注意(圖)

時間: 2011-12-31

核心提示:減肥的最佳方法是控制進食熱量增加運動,相對這些折磨人的減肥方法,手術減肥除了可減輕體重,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這些跟肥胖相關的疾病也會得到緩解,但減肥手術並不像聽上去的那樣美好。


不節食也不運動的減肥方法,恐怕只有減肥手術了。減肥手術的本質就是限制胃的容量或是人爲地造成消化不良,來達到減肥的目的。對於超重人士而言,減肥手術的減重效果顯著,同時也能減低冠心病、癌症、內分泌疾病、感染及精神紊亂等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但是手術過後,各種噁心不適、營養缺乏接踵而至,當媽媽的計劃更要延期了。

減肥的最佳方法是控制進食熱量增加運動!可又是控制飲食,又是運動的,太折磨人了!難道就沒有一勞永逸的減肥辦法嗎?減肥手術應聲出列了。

我國很多醫療機構已針對肥胖患者開展了減肥手術這項醫療業務。減肥手術後,除了體重減輕,糖尿病、冠心病、癌症……這些肥胖相關疾病也會得到緩解或是發病率降低。

不可小看的副作用。因減肥手術限制了胃的空間,或是手術所做的吻合口發生狹窄,那噁心、反胃、嘔吐、大量出汗(胃部手術後交感神經興奮導致)都不可避免。由於胃容量變小,胃裏的食物非常快速地進入小腸還會引起傾倒綜合徵,通常是吃飯時或是飯後半小時內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心悸、出汗、眩暈等症狀。還有一些病人需要進行後續手術來糾正諸如疝氣、感染、吻合口破裂這樣的併發症。

看出來了吧,這減肥手術在減輕體重上確實很靠譜,只是這麼靠譜是針對超重人士而言的。手術過後,各種不適、各種營養缺乏,跟“安逸”可不沾邊!

據說,整形會上癮。做完減肥手術,小心控制就能安枕無憂了嗎?錯了,體重減輕後,之前撐得緊緊的皮膚現在鬆鬆垮垮的,再去做個什麼手術好呢……

動心了?別急着做決定,你得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符合手術標準,再仔細瞭解下手術帶來的併發症,你會發現這減肥手術並不像聽上去那麼美好。

減肥手術幫胃“瘦身”

常見減肥手術有:可調節胃束帶手術、胃繞道旁路手術、袖狀胃切除手術及膽胰分流十二指腸開關術,通過縮小胃的空間以達到減肥目的。

減肥手術的本質就是限制胃的容量或是人爲地造成消化不良,來達到減肥的目的。

比較常見的減肥手術有四種:可調節胃束帶手術、胃繞道旁路手術、袖狀胃切除手術及膽胰分流十二指腸開關術。其中可調節胃束帶手術與胃繞道旁路手術是美國最常使用的兩種減肥手術。

可調節胃束帶術,用可置入人體的繃帶樣器械,扼住胃的“喉嚨”,讓飽脹的感覺提前出現,吃得自然就少了。

胃繞道旁路手術,把胃分成大小兩部分,小胃用來裝食物並與小腸的後部接頭,繞過了吸收營養的主戰場——大胃與小腸的前部,想不瘦也挺難。因手術後小腸的形狀像個“Y”,所以英文名字裏特別加進了Y字母。

袖狀胃切除術,切除胃的主要部分,想多吃?沒地方了。因手術後胃的形狀有點像袖子而得名。

膽胰十二指腸開關術,除了像袖狀胃切除術那樣切除胃的大部分外,還要斷開胃與十二指腸,讓胃跟小腸遠端連接,十二指腸與小腸的上半部分則跑去跟結腸連接。以這手術的複雜勁,瘦是必須的。

前面兩種手術還有把胃恢復正常的可能,後面兩種則是完全不可逆的。

現在還有種減肥手術是在胃內放置氣球或水球,同樣是縮小用來容納食物的胃的空間,以達到減肥的目的。只是這個氣球或水球目前還沒有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認可。

減肥手術在我國還算是個“新鮮手術”,在美國已經是治療病態肥胖的一個安全、有效的手術。上世紀90年代,美國每年有1.6萬人做減肥手術。到了2003年,僅在2003年這一年,美國就有10.3萬人接受減肥手術。

這當中自然有肥胖人口增加的因素,腹腔鏡的發明也讓人們更容易接受減肥手術。有了腹腔鏡,做減肥手術不用再開腹了,只要在肚子上打幾個小洞就行,而且手術後恢復得也很快。

不在此列別湊熱鬧

有專家認爲,我國的肥胖人羣多是腹型肥胖,BMI指數與肥胖併發病高危性並不完全對應,腰圍應成爲我國的個性化肥胖指標。

1998 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體重指數(BMI),即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所得數值大於等於30、大於等於35分別定義爲肥胖、重度肥胖。減肥手術只是幫助那些嚴重肥胖的人減輕體重並控制體重的。如果只是有點小豐滿或是正常體重追求骨感美,是不符合減肥手術的手術標準的。

減肥手術的標準以什麼爲準呢?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推薦標準來說,就是你嚴格地遵循了飲食控制加運動的療法或是其他的醫學治療,可你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依然維持在高位40或之上(即男性要比標準體重高45.4公斤,女性則高出36.4公斤),或者BMI雖然在35與40之間,但有嚴重的肥胖相關的併發症,比如肥胖導致的心臟疾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等,而且還要年滿18,未超65,才能進入減肥手術的名單。

BMI標準把一大批人卡在了減肥手術室的門外,不過2011年2月16日之後,他們中的很大部分都能接受減肥手術了。因爲FDA在2011年2月16日擴大了可調節胃束帶術的手術範圍:BMI指數在30到34之間,並且有嚴重的肥胖併發症,也進入了可調節胃束帶手術的手術範圍。

以上是西方人減肥手術的標準,以前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區一直使用這一標準。但東西方人的體質畢竟還是有差異的,這個減肥手術的標準真的適合東方人嗎?2000年及2001年兩項針對香港肥胖患者的研究表明,相同BMI指數,中國人的體脂肪高於白種人。這也就是說,即使中國肥胖者的BMI指數達不到WHO嚴重肥胖的標準、夠不上 NIH的減肥手術標準,但其患有肥胖相關的疾病的風險仍然是很高的。

因此,2004年亞太地區將BMI大於等於25、大於等於30分別定義爲肥胖、重度肥胖。而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在對我國肥胖人數的數據進行分析後,建議我國肥胖的臨界值應爲BMI大於等於28。

2005年亞太減肥手術組召開共識會議,推薦亞太地區人羣的減肥手術標準爲:BMI大於37,或是大於32但患有糖尿病或其他兩種肥胖相關的併發症。

但我國現有的開展減肥手術的醫療機構,大部分採取的是BMI大於等於32或低於32但有肥胖併發症即可手術的標準。這個標準跟亞太地區減肥手術標準相比,門檻有些偏低。

對此,最早引入腹腔鏡治療肥胖的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微創外科主任鄭成竹教授認爲,我國的肥胖人羣多是腹型肥胖(也稱蘋果型肥胖,脂肪都聚集在腹部而四肢並不胖),腹型肥胖導致的脂質過度堆積又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而且腹型肥胖的人BMI指數可能並不高。

他認爲,對我國的肥胖人羣來說,BMI指數與肥胖併發病高危性並不完全對應。手術標準也就需要做相應的調整,不能一味跟國際接軌。腰圍應成爲我國的個性化肥胖指標。

知道了手術標準,算一算自己的BMI指數,如果不在此列,就不要到醫院湊這個熱鬧了。

顯著的減重效果

減肥手術對超重人士減重的作用極之有效,患上冠心病、癌症、內分泌疾病、感染及精神紊亂等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顯著降低。

瑞典研究者對接受了減肥手術和未接受減肥手術的重度肥胖人羣進行了2年的隨訪,發現在重度肥胖人羣中,減肥手術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其餘方法對重度肥胖患者幾乎沒有作用。而在減肥手術中,胃繞道旁路手術的減重最明顯,而可調節胃束帶術則最小。

胃繞道旁路手術除了在減輕體重方面有顯著的優勢外,對肥胖導致的2型糖尿病的治癒作用也十分顯著。發表在《外科年鑑(Annals of Surgery)》的“胃繞道旁路手術對2型糖尿病的作用”一文指出,在對1160名患有2型糖尿病或是糖耐量減低的超重者,接受胃繞道旁路手術後,長達 5年的研究表明,術後83%的人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濃度恢復正常,另外17%的人其糖尿病病情也有顯著改善。

更重要的是,80%的患者不再需要口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79%的人不再需要胰島素治療。而且研究還顯示若因肥胖併發2型糖尿病,如果能儘早接受減肥手術,那術後2型糖尿病的治癒率也會相應提高。當然了,胃繞道旁路手術的風險也比可調節胃束帶術要高。

《外科年鑑》上的另一篇文章在對1986-2002年間在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接受減肥手術的1035名超重人士與魁北克省健康保險數據庫中未做減肥手術的 5746名超重人士進行統計學上的對照研究後,得出結論:因爲減肥手術對超重人士減重的作用極之有效,也將超重人士患上冠心病、癌症、內分泌疾病、感染及精神紊亂等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顯著降低,從而使接受減肥手術組的人死於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明顯低於未接受手術組。

人生的代價

做完手術,你依然需要控制飲食與鍛鍊。術後,患者容易缺乏維生素與礦物質,想當媽媽,也要暫緩。

減肥手術的壞處,或者說手術後,你的人生將從此改變。

做完手術,你依然需要控制飲食與鍛鍊。減肥手術後,尤其是胃繞道旁路手術讓消化系統繞了太遠的路,不僅需要對病人本身的情況密切關注,還需要患者有足夠的毅力,在接下來的人生中小心飲食、適量運動。如果不是因疾病引起的肥胖,只要有了這樣的毅力,何愁減肥不成功呢!

減肥手術後,吃得是少了。但營養也少了,尤其是胃繞道旁路術後,患者缺乏鐵、維生素B12的機率較以前增加了30%,發生缺鐵性貧血的機率也比以前增加了 50%。還有骨質疏鬆也不可忽視。可調節胃束帶術發生營養不良的程度雖然低,也不是完全不發生,維生素與礦物質的補充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想當媽媽?暫緩!有的醫療機構把未生育女性都寫進手術適應人羣,因爲重度肥胖也可能導致不孕,但減肥手術後,體重的減輕雖然明顯但也是漸進的,不是一兩個月就能降到一個穩定的範圍內,而是需要半年至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在體重穩定之前,是不適宜要寶寶的。因爲體重快速減輕再加上營養缺乏,很可能會傷害到肚子裏的寶寶。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