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眩暈型的中醫治療

時間: 2012-03-01

眩暈爲臨牀上常見病證,眩是指眼花,暈是指頭暈。因爲二者往往同時出現,故統稱爲眩暈。眩暈輕者閉眼而止,重者有如坐車船擺,旋轉不定,不能站立,往往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眩暈可見於各科疾患,僅內科而言,可見於高血壓,低血壓,貧血,腦供血不足,迷尼爾氏C合症等。以下我僅談談頸椎病引起眩暈的中醫治療。

    《景嶽全書;眩暈》指出,“眩暈一證,虛者局其八九”,表明眩暈一病,虛證局多。

如陰虛則易肝風內動,血虛則腦失所養,精虧則髓海不足,均易導致眩暈發生。但痰瘀壅阻或化火上擾亦可形成眩暈的實證。實際上,臨牀多見眩暈虛實雜證。

    頸椎病是骨科病名,是指頸椎間盤變性,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綜合證。創傷及長期老損,均可使頸椎發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使頸神經根,頸骨髓,椎動脈,交感神經及頸部軟組織受到刺激或壓迫,產生一系列臨牀症狀和體徵。頸椎病症狀複雜,根據病變位置,受壓迫組織及壓迫輕重和損傷程度,臨牀症狀和體徵。西醫將頸椎病分爲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及交感神經型,其中以神經根型最爲常見,佔頸椎病60%以上,其他各型佔10%――15%所以,我重點講述頸神經根型頸椎病。

   頸神經根型頸椎病多見中年以上男人,有外傷病史或長時間從事伏案工作和睡眠姿勢不當病史,每每因爲傷,勞累或受寒冷刺激而誘發急性發作。本病起病緩慢,易反覆發作。臨牀表現爲頸部活動受限或僵硬,頸肩部疼痛,枕部感覺障礙,或皮膚麻木,眩暈頭痛,視物模糊,耳鳴耳聾,上肢力量減弱,甚則出現手中握物突然失落現象。

    檢查:棘突,棘突旁或沿肩胛骨內緣有壓痛點,神經根牽拉試驗陽性,受累神經根支配區皮膚痛覺遲鈍或消失。頸椎正側位片見頸椎關節退行性病變;側位片見頸椎曲度改變,生理前突減少或消失,病變椎間隙變窄,椎體緣骨質增生;側位片可見頸椎關節骨刺突向椎間孔及椎間孔變窄現象。

  中醫認爲中年以後,人體肝臟漸哀,頸骨功能減弱,加之外傷或積勞成疾,從而筋絡受損,氣滯血瘀,脈絡痹阻不通,氣血不能布達而發病。辨證爲氣滯血瘀,脈絡痹阻。治宜調理氣血,溫經通痹。  

    方用自擬舒頸止眩湯《葛根湯加減》:

      葛根30克  桂枝10克  白芍15克  赤芍15克  炙甘草5克

 三七粉3克“衝”當歸10克  川芍10克  天麻10克  元胡10克

 威靈仙15克.

    兼有氣虛者加黃芪20克黨蔘10克 ;

    兼有血虛者加雞血騰30克熟地10克;

    兼有腎陰虛者加服六味地黃丸;

    兼有腎陽虛者加服金匱腎氣丸;

    兼有虛肝腎不足者加服滋補肝腎丸;

   兼肢體麻木者加服血府逐瘀丸;

   舒頸止眩湯加減治癒頸椎病,眩暈病近百例,辨病正確,效如桴鼓。爲了提高療效,可以配合我已發表的“防治頸椎病有效的功能鍛鍊療法,”在治療的同時,改正不良姿勢,保暖避寒,減輕頸部的壓力,均有利於頸椎病的康復。

防治頸椎病 學會功能鍛鍊操

隨着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長時間處於坐位並且屈頸機會增加,導致頸椎病發病率不斷攀升,呈現出普遍化、年輕化的趨勢,極大影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導引作爲養生防病治病的手段歷史悠久,《華氏中藏經》記載:"導引則可以逐客邪於關節......"是中醫藥改善脊柱、關節亞健康狀態的重要方法。  導引在現代稱爲功能鍛鍊,通過增加筋肉力量,增強關節穩定性,提高自身保護能力,抵抗急慢性損傷能力,逆轉病程演變,在頸椎病的預防、治療、康復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傳統的鍛鍊方法如五禽戲、八段錦等,往往耗時多、難掌握,而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壓力大,節奏快,常常沒有時間去練習。爲此,根據頸部運動解剖規律,結合多年臨牀應用經驗的整理提煉,孫樹椿總結出一系列簡便易行的頸項肌功能鍛鍊操,強調靜力收縮的運動鍛鍊方式,從而更快捷有效地達到鍛鍊目的。  現將常用鍛鍊操介紹如下:  預備式:身體自然站立,雙眼平視前方,雙手叉腰。  1、回頭望月:頭頸向左(右)後上方伸展至極限位,好像仰望天空中的月亮一樣,之後盡力向該方向牽拉,保持3~5秒。還原。  2、往後觀瞧:頭頸向左(右)後下方伸展至極限位,眼看右(左)後下方(腳跟),之後盡力向該方向牽拉,保持3~5秒。還原。  3、側耳貼肩:頭頸盡力向左側(右側)屈曲,左(右)耳向左肩(右)方向靠攏至極限位,之後盡力向該方向牽拉,保持3~5秒。還原。  4、前伸探海:頭頸向左(右)前下方伸探,眼看前下方地面,之後利用頭部的自然下垂、下頜的向前探伸,盡力向該方向牽拉,保持3~5秒。還原。  禁忌症: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頸部活動容易出現眩暈者,以及有急性神經根性症狀的患者應慎用。  中醫骨傷歷來強調"三分治療,七分鍛鍊",此係列頸項肌功能鍛鍊操動作簡單易學,費時不多,利用休息片刻即可做完。其以肌肉運動學原理爲指導,每步動作至極限位之後,盡力向該運動方向牽拉肌肉,並停留片刻,如此鍛鍊了筋肉的力量和彈性,改善了局部高應力的力學狀態,維持了頸椎動力平衡,同時能防止骨骼的過早退變,也保護了頸椎靜力平衡,從而避免出現疼痛、眩暈、活動受限等症狀,減少頸椎病的發生。

下一篇:藥膳治療溼疹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