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診斷

時間: 2011-05-26
  來源: 時間:2008/9/19 9:07:19 點擊:91 今日評論:0 條

  因本病若在臨牀或x線尚未出現異常表現前作出診斷並及時治療則效果較好,故早期診斷十分重要。本病的早期診斷方法包括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早期診斷方法和股骨頭壞死塌陷的早期診斷方法兩個部分。

  
    1.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早期診斷方法到目前爲止,如何早期準確地診斷股骨頭缺血壞死,仍是一個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70年代以前,曾使用過多種方法,如骨內靜脈造影法、動脈造影法,以及碘或磷同位素示蹤法等,但其準確率不超過80%,不夠滿意。1970年以後,一個主要進展爲用同位素鍀進行閃爍攝影,或稱r照相,其準確率可達95%,且比x線診斷大爲提前。但目前由於各種條件限制,閃爍攝影尚難以普遍應用,故實際工作中,X線診斷仍是一個重要依據。

  
    (1)閃爍攝影(scintigraphy):用99m鍀(99mTc―phosphate)10~15毫居里行靜脈注射,於注射後l~4小時內行閃爍攝影。鍀進入血循環後,聚集在礦物質化的骨組織內,在圖像上表現爲閃爍點。閃爍點的濃度與活骨組織的量成正比,活骨組織量減少,則閃爍點亦減少,完全無血運的死骨區,則閃爍點消失,稱爲冷區。而死骨在修復過程中,由於大量新生骨的堆積,活骨組織量超過正常而表現爲閃爍點濃集,稱爲熱區。在閃爍攝影的圖像上,對比雙側股骨頭,閃爍點的稀疏和濃集清晰可辨。用這種方法早期診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準確率可達95%,且比X線診斷提前數月以上。

  
    (2)X線檢查:在初步瞭解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病因、病理及體徵後,應善於與x線的改變結合起來進行觀察。X線片早期徵象是股骨頭密度的改變,密度降低系在修復過程中死骨被吸收,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骨小樑萎縮所致;密度增高表明有大量新骨生成。一個完全壞死而沒有任何吸收和修復過程的股骨頭,其密度可保持長期不變。因此,股骨頭內密度增高,一方面表明有骨壞死;另一方面也表示有修復活動。而這些組織學變化,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在x線攝片上顯示出來。X線攝片顯示股骨頭缺血壞死發生的時間,文獻報告中有早至傷後1.5個月者,最晚者達傷後17年之久,但約有85%發生在傷後3年以內。因此,對股骨頸骨折的治療及療效的評價,不能僅僅觀察到骨折癒合,而應隨診到傷後5年。

  
    (3)其他方法:①骨內靜脈造影法:用60%~76%泛影葡胺3ml注人股骨頭內,立即拍攝x線片,如關節囊及圓韌帶靜脈顯影清楚,亦即造影劑很快被吸收進入靜脈,表示血運佳。如周圍靜脈不顯影,則表示無血運,行將壞死。這種檢查方法在技術上存在一定困難;②動脈造影法:即在骨動脈內注人造影劑,立即拍攝X線片,如發現上幹骺端動脈不顯影,則有診斷意義。本法同樣也存在一定的技術困難,且有損害性;③同位素示蹤法:在文獻報告中,曾使用過32磷紅細胞標記法,131碘清除等,但結果均不夠滿意;④骨內壓測定檢查:對於x線攝片表現正常或僅有輕度骨區疏鬆,臨牀無症狀或有輕度疼痛,髖關節活動受限者,做股骨頭或粗隆區的髓內壓測定可以幫助確診有無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準確率達99%。正常人股骨頭髓腔內壓(IMP)約爲1.6~2.4kPa,若超過4kPa,即提示可能爲早期缺血性壞死。本法雖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早期診斷有很重要的臨牀意義,但對於Ⅲ、Ⅳ期病例,由於關節軟骨常已碎裂,骨與關節間隙相通,骨內壓常下降,故不準確;⑤其他如CT掃描、核磁共振(MRI)及B超等檢查也可運用。

  
    2.股骨頭壞死塌陷的早期診斷方法  已經缺血壞死的股骨頭就存在着塌陷的可能,X線檢查仍是診斷的主要依據。上面所介紹的各種診斷方法,只能顯示股骨頭有無缺血壞死,但不能預示有無塌陷。因而問題在於如何能更早地發現塌陷的徵象,以便更早的處理,提高療效。到目前爲止,只有當X線攝片上出現肉眼可辨的股骨頭變形時,如股骨頭變扁或關節面不平滑等,才能做出塌陷的診斷。但此時,往往患髖疼痛和功能障礙已較明顯,因而失去了最好的治療時機。爲了探討和尋求更早的診斷依據,有人在總結大量臨牀資料中發現有三個值得重視的指徵,這三個指徵是:“釘痕”、“股骨頭高速遞減”和“硬化透明帶”。運用這三個指徵,能較原有的x線診斷大爲提前,且有較高的準確性。

  
   (1)“釘痕”出現:大多數股骨頸骨折行內固定治療,金屬物置於鬆質骨內導致異物反應,逐漸在金屬表面形成一薄層硬化骨質,但由於緊貼內固定物,且其密度與金屬近似,因而在X線攝片上不易被察覺。一旦內固定物與股骨頭鬆質骨之間發生相對移動,則此硬化層離開固定物,兩者之間出現一空隙,此時在X線攝片上可清楚地看到一條緻密的硬化線,稱爲“釘痕”。“釘痕”的出現,客觀地反映內固定物有移動,在骨折癒合前內固定物的早期移動,常爲骨折不癒合的預兆或徵象,但當骨折癒合,再發現內固定物有移動,這時出現“釘痕”,則可視爲早期塌陷的指徵。由於股骨頭內骨小樑的塌陷使內固定物移動,因而“釘痕”出現。有的病例拔釘較早,如發現拔釘後遺留的“釘痕”有成角或折斷,亦爲早期塌陷的指徵。

  
    (2)股骨頭高速遞減:股骨頭顯著塌陷應是一個微細塌陷的積累過程,因此股骨頭高度遞減的動態變化當能更早地顯示塌陷。爲此,有人設計了一種測量股骨頭相對高度的方法:取旋轉中立位髖關節正位片,由小粗隆上緣O點至大粗隆下緣B點聯一線,再由。點向上與OB線相垂直劃一線,與股骨頭表面相交於A點。按x線攝片日期的順序分別測量AO與OB的長度,如各片的OB線長度不變,表明其每次投照的規格一致,可由AO的長度變化得知股骨頭高度的變化。如各片的0B線長度不一致,則可取AO與OB的比值,間接讀出股骨頭高度的變化。由這一測量發現.AO長度的遞減,或A0與OB的比值下降,皆爲股骨頭塌陷的早期表現。

 
   (3)硬化透明帶:硬化即X線攝片顯示骨密度增高,爲骨修復的表現;透明即X線攝片顯示骨密度降低,爲骨吸收的表現。當股骨頭髮生缺血壞死後,由鄰近活骨區向壞死區開始修復,如這一修復過程受到阻礙而停滯在死骨邊緣,則大量修復骨的堆積在x線攝片上表現爲硬化濃集帶,與死骨區透明帶對比差異愈益明顯。形成透明硬化帶,即予示股骨頭將沿透明帶而塌陷。

  
    應用以上三個指徵診斷股骨頭塌陷,比原x線攝片診斷平均提前1年左右,這就爲早期治療提供了新的依據,使一些即將發生塌陷的股骨頭得以保留。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