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癌診治指南簡版

時間: 2012-09-15
  

原發性肝癌(PLC,以下簡稱肝癌)是臨牀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球發病率逐年增長,已超過62.6萬/年, 居於惡性腫瘤的第5位; 死亡接近60萬/年,位居腫瘤相關死亡的第3位。PLC在我國高發,目前,我國發病人數約佔全球的55%;在腫瘤相關死亡中僅次於肺癌,位居第二。

1. 肝細胞癌的監測和篩查

篩查指標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超聲檢查兩項。對於≥35歲的男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的高危人羣,一般是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對AFP> 400 μg/L而超聲檢查未發現肝臟佔位者,應注意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如能排除,應作CT和(或)MRI等檢查。如AFP升高但未達到診斷水平,除了應該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增高的情況外,還應密切追蹤AFP的動態變化,將超聲檢查間隔縮短至1~2個月,需要時進行CT和(或)MRI檢查。若高度懷疑肝癌,建議做DSA肝動脈碘油造影檢查。

2. 肝細胞癌的診斷

HCC診斷標準包括病理學診斷標準和臨牀診斷標準。診斷方法包括血清腫瘤標誌物(AFP)檢測、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顯像、CT、MRI和DSA血管造影等)以及病理組織學檢查(主要是肝組織活檢)。

早期診斷至關重要,早期診斷的方法主要是血清AFP、實時超聲顯像和CT。由於早期診斷率明顯提高,手術切除率隨之提高,預後亦獲得明顯改善;故PLC的診斷,尤其是早期診斷,是臨牀診療和預後的關鍵。就早期診斷而言,對於患者的肝病背景應予充分重視。我國95%的PLC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CV)感染背景,還有部分患者HBV和HCV重疊感染。對下列危險人羣應特別加以關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載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疊感染者、嗜酒者、合併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此類人羣在35~40歲後,每6個月應定期進行篩查(包括血清AFP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當出現AFP升高或肝區“佔位性病變”時,應立即進入診斷流程,嚴密觀察,力爭早期作出診斷。

目前,在我國肝癌的定性診斷仍以檢測血清AFP爲主,應高度重視:(1)在我國,60%以上肝癌病例的血清AFP>400μg /L;(2)目前還沒有其他腫瘤標誌物的特異性可與AFP相媲美;(3)AFP檢測較少依賴影像學設備和新技術。

醫學影像學檢查爲臨牀上PLC的"四定" (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期)和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主要有:

(1)超聲檢查:超聲檢查爲非侵入性檢查,對人體組織無任何不良影響,其操作簡單、直觀準確、費用低廉,方便無創,廣泛普及,可用於肝癌的普查、診斷、鑑別診斷、術中定位和治療後隨訪。應列爲首選。

(2)多層螺旋CT:CT的分辯率遠遠高於超聲,圖像清晰而穩定,能全面客觀地反映肝癌的特性,用於肝癌常規診斷檢查和治療後的隨訪檢查。已經成爲肝癌診斷重要的常規手段。

(3)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很高的組織分辨率、多參數、多方位成像等特點,是繼CT之後的又一有效而無創傷性的肝癌檢查診斷方法,有助於肝癌的鑑別診斷。

(4)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CT(PET-CT),是將PET與CT融爲一體而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統,既可由PET功能顯像反映肝臟佔位詳盡的功能與代謝等分子信息(生化代謝情況),又可通過CT形態顯像進行病竈的精確解剖定位,並且同時全身掃描可以瞭解整體狀況和評估轉移情況,達到早期發現病竈和診斷疾病的目的,具有靈敏準確、分辯率高、直觀性好等特點,在肝癌診斷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5)選擇性肝動脈造影,是侵入性檢查,碘油造影同時還具有治療作用,可以明確顯示肝臟小病竈及其血供情況,適用於其他檢查後仍未能確診時。

病理學檢查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金標準,但仍需特別重視結合臨牀。肝癌病理組織學主要分爲肝細胞癌(HCC)、肝內膽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混合性肝癌三種類型。纖維板層癌是HCC的一種特殊類型,常見於青少年,多不伴肝硬化,生長緩慢;預後較好。

小肝癌不完全等於早期肝癌的概念。有些小肝癌早期就可以出現微小轉移竈,其手術切除治療的效果不一定很好;另外,早期肝癌也並不完全代表肝功能處於代償狀態,也不代表都是可切除的。

3. 肝細胞癌的治療

HCC的治療目標包括:治癒;局部控制腫瘤,爲移植做準備;局部控制腫瘤,開展姑息治療。提高生活質量也是重要的治療目標之一。治療方法大致包括手術治療(肝切除術、肝移植和姑息治療手術)、非手術治療(局部治療、動脈化學栓塞、化療、放療、生物治療以及分子靶向治療)以及其他治療方法(中醫藥治療及系統化療等)。肝切除術的基本原則包括:①徹底性:完整切除腫瘤、切緣無殘留腫瘤;②安全性: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肝組織,降低手術死亡率及手術併發症。在術前應對肝功能儲備進行評價,通常採用Child-Pugh分級評價肝實質功能,採用CT和(或)MRI計算餘肝體積。

國內外已廣泛開展PLC的生物治療,涉及免疫治療(細胞因子、過繼性細胞免疫、單克隆抗體、腫瘤疫苗)、基因治療、內分泌治療、幹細胞治療等多個方面。但手術治療仍是原發性肝癌的首選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PLC是我國的高發腫瘤,必須重視PLC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強調實施規範化綜合治療。首先必須遵循循證醫學的基本原則;其次應該廣泛深入地開展多學科交流,爲PLC患者制定最佳的個體化治療方案,避免不恰當或者過度治療;第三,應該把腫瘤生物學基礎研究與臨牀實踐經驗相結合。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