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酸鹼平衡探索(五)――肝癌篇

時間: 2012-09-18

紅色表示危險性相關,黃色表示與危險性不確定,綠色表示降低危險性。

世界上肝癌的地理分佈差異很大,可能比任何主要腫瘤分佈差異都大。在發達國家中肝癌比較少見,在發展中國家肝癌非常常見,佔全球病例的80%以上,中國的肝癌就佔全世界發病率的55%。男性肝癌發病率比女性高2倍多。

根據專家組(世界各醫療機構組織權威專家,曾進行世界級流行病學研究成果) 

證據

減少危險性

不相關

增加危險性

充分

酒精

很可能

黃麴黴素污染

可能

蔬菜

不足

一、已確定與肝癌有關的非膳食因素

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

  感觸:在巴馬一年多時間,我一般只聽說巴馬很少患癌症,但是當地人中患者癌症比例最高就是――肝癌,很少聽到患有其他癌症。這些患者生活在世界長壽之鄉,如何易患上這種癌症呢?經過數據顯示:這些患者中,絕大多數患者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我在巴馬見過肝癌患者共8人,這些患者100%都是慢性乙型患者,當然,這是小樣本事件,但是符合國際上理論權威。

發病機制:慢性乙型肝炎對肝癌既有啓動作用,又有促進作用。病毒DNA可導致人體的基因組發生改變,其它致癌物如黃麴黴素、特殊接觸和吸菸也可誘發上述的潛在致變性事件。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它的複製不需要通過DNA介導。

從以上權威資料表明瞭,要預防和控制肝癌必須首先要治療乙型或丙型肝炎。

這種治療思路,對指導肝癌患者治療可能會有相當幫助。

案例回顧

1、江蘇肝癌患者,男性,42歲,在經我治療初,患者剛行手術,術後血中AFP(肝癌指標)近300單位,B超示有肝硬化,血檢也是乙肝小三陽。開始通過中醫強化“以毒攻毒”,雖然AFP有所下降,但是肝功能受損,後來患者停用了過強抗癌中成藥。我進行配合“保肝、護肝、排毒、鹼化體液”等處理,肝功能正常,AFP也直線下降。在研究中,我發現如果對肝癌患者過多強調殺癌,而忽視了保肝,抑制病毒等處理,這樣治療效果不會太理想,甚至出現“藥源性的肝損”。

效果:目前患者治療近一年,身體健康,達到正常人狀態,上班,出行都不影響。

2、黑龍江佳木斯患者,男性,53歲,在經我治療初,晚期肝癌,巨塊型肝癌(15*12cm),門脈栓塞,肝硬化,胃底靜脈破裂出血,慢性乙型肝炎。當時情況非常兇險,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經過建議性“保肝、護肝、止血、扶正固本”等處理後,症狀就明顯好轉,生活質量達到正常人標準。經常出去釣魚,治療近6個月,有一次釣魚回家後,感覺上腹部脹,經B超證實,原發竈還要逐漸增大,這時候,我建議上了肝癌靶向藥――多吉美。這種藥配合其他方案(因爲腹脹,不能吃過多的建議性方案藥)不到10天,患者去世了。

總結:患者在起病初,並沒有強調攻癌爲主,而扶爲主,尤其是控制肝炎,下了一些功夫,起到療效。但是,在病情穩定6個月內,還想通過“免疫抑癌”,這種思路可能不行,因爲癌有“免疫耐受”,也就是耐藥,同樣耐免疫。雖然,後期也急上靶向藥,結果感覺時間有限。爲什麼一直不想上?畢竟,這種靶向藥太貴,5萬元一個月啊!所以,不少治療思路都被藥費高而限制,有時候自己感覺也是望天長嘆。

3、廣西博白肝癌患者,男性,50歲,是我同學的大伯,我一直非常認真對待。我治療病初,晚期肝癌,瀰漫性肝癌(左、右肝至少70%面積都是癌),門脈栓塞,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腹水。當時治療思路也是扶正爲主,鹼化體液,支持對症治療。在前二個月治療中,效果非常驚人,患者生活質量非常好,體重增加近15斤,從表面上看,根本看不出是病人。患者出現病情惡化是第二次肝介入化療治療。在第一次介入治療配合我建議方案,整體效果還是穩定的,後來,要來腫瘤醫院介入治療時,患者好象感覺出一些藥物不良作用,其實也不算什麼,他總是看着藥物說明書,如果有一點不舒服,就說是藥造成的,這樣患者就停服了我建議的方案藥,於是,在第二次介入治療後,患者病情急劇惡化,體重半個月減輕了25斤,腹水加重,尤其,患者心煩思亂,任何人都不相信,最後堅持了二個月後,去世。

總結:不想表態!

4、廣西南寧肝癌患者,男性,45歲,當時病情危重,大量腹水,肝硬化,巨塊型肝癌(20*25cm),門脈栓塞……。雖然經過3天治療,好象有一絲改善,但是患者也不願意配合,後來,回梧州老家,很快就去世了。

總結:太重!很難逆轉病情。

5、廣西郊區肝癌患者,男性,48歲,病情也非常嚴重,與上面患者相似,後來經過治療後,穩定15天,因經濟情況不許可,無法承受建議性方案,放棄。

6、廣西南寧市肝癌患者,女性,55歲,病情非常嚴重,還沒有服,就去世了。

7、福建肝癌患者,男性,56歲,開始一個多月前與我聯繫時,

(病例待續)

二、膳食成分

1、脂肪和膽固醇

一項國際生態學研究報道總脂肪攝入量與肝癌發病率呈正相關,也是就有一定危險性。早期動物實驗表明,高脂肪飼料增加實驗性肝腫瘤形成。

兩項病例――對照研究發現食用不同類型的油或脂肪與肝癌危險性不相關。希臘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發現肝癌危險性增加與膳食脂肪和油平均每月攝入量增加有關,與含油類的其它食物類(黃油、人造奶油、橄欖油)也有類似相關性。

動物實驗發現脂肪攝入量增加也可輕度增加肝腫瘤發生率。

但是,膳食總脂肪多與肝癌危險性關係的證據有限,無法作出評價。建議已患肝癌患者,儘量避免高脂肪膳食。這樣相對安全。

2、蛋白質

在一項大規模相關性研究中,發現動物性蛋白質攝入量增加與肝癌危險性降低相關。因此提示蛋白質可能有預防肝癌的作用,然而,蛋白質攝入量低的地區常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暴露於黃麴黴素也多,故存在一定重疊性。

中國在多個地區一項大規模生態學研究發現血漿膽固醇濃度與肝癌死亡率呈現強相關。已表明血漿膽固醇濃度與食用脂肪和動物性蛋白質酪蛋白呈現正相關,而與纖維和植物性食物呈現負相關。

3、酒精

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記載酒精攝入量高與肝癌有顯著的相關性。似乎肝癌危險性有關的是飲酒導致肝硬化。輕度和中度飲酒對肝癌危險性似乎沒有重大影響。一般來說,過度飲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需要經過3個階段: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其機制目前不太清楚。

過度持續性飲酒導致的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炎可增加肝癌危險性證據充分的。

4、維生素

1)類胡蘿蔔素:

膳食的類胡蘿蔔素攝入量多與肝癌危險性證據有限。目前臺灣的一項對59例攜帶乙肝病毒的肝癌病人的病例――對照研究發現肝癌的危險性與膳食b―胡蘿蔔素不相關,然而,隨着血清b―胡蘿蔔素含量降低而肝癌發生率增加呈現弱的劑量――反應關係。

5、礦物質

1)鐵:

     鐵過量是肝癌的一種危險因素。人類由膳食引起鐵過量相當少見,但南非的一些人羣確實因大量飲用傳統以鐵罐釀製的啤酒而發生鐵過量。而鐵過量主要在遺傳性血色素沉着症患者發生於過量吸收了膳食鐵或補充來源的鐵。有一些證據表明,這些人羣的肝癌與鐵過量有關。

德國一項研究的結果部分支持遺傳性血色素沉着症與肝癌危險性之間有聯繫的可能性。這項研究對251例遺傳性血色素沉着症病人隨訪14年,這一隊列的肝癌死亡率顯著高於預期值,肝癌和肝硬化與可移動鐵含量增加有關。早期診斷和治療可降低這種肝癌的發病率。

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不同病因引起的鐵過量可能增加肝癌危險性,然而,提示膳食鐵高本身可能增加肝癌危險性證據目前學不足。

2)硒

雖然在中國啓東縣一項肝癌相關性研究發現血清和穀物硒含量高與肝癌危險性低呈強相關,但在65個縣的一項大規模研究中發現血漿硒濃度與肝癌死亡率不相關。

動物實驗表明,膳食硒缺少可增加肝癌變,此外,暴露於黃麴黴素B的大鼠,給予硒降低肝癌或癌前結節的發病率。

這些證據提示膳食硒可降低肝癌危險性,但證據還不足。

3)葉酸和其它甲基供體

對抗脂肪肝物質(膽鹼、蛋氨酸、維生素B12和葉酸)的興趣始於1932年,當時發現喂“卵磷脂”可使切除胰腺的糖尿病狗發生脂肪肝減輕。之後不久,發現喂膽鹼可預防或逆轉脂肪肝,其它膳食因素如蛋氨酸、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有一定作用。

膽鹼是甲基重要膳食來源之一,它是哺乳動物細胞膜的主要磷酯膽鹼前體,因爲它可消除肝臟和脂肪,所以最早被作用爲“抗脂肪肝營養素”。

儘管有很多齧動物實驗證據及對人類間接推斷,但尚缺乏流行病學研究和有對照的人體實驗的證據。人類葉酸缺乏與肝癌危險性增加的證據很少,無法作出評價。對已患者還是可以建議性補充。

6、食物和飲料

1)穀物

膳食穀物多與肝癌危險性證據非常有限,不能作出評價。

2)蔬菜水果

膳食中蔬菜水果多可能降低肝癌危險性。

3)肉禽魚和蛋類

A、日本一項隊列研究發現肝癌危險性增加與每天食肉有關,在男性中明顯。在4項病例――對照研究中未發現肝癌與食肉頻率有關,但對中國香港人的一項研究結果提示豬肉攝入量高者的肝癌危險性低。

中國的一項大規模生態學研究報道肝癌危險性與肉攝入量不相關。

肉攝入量高與肝癌危險性關係的證據有限而且不一致,無法作出評價。

B、食魚與肝癌危險性關係的證據有限而不一致,無法作出評價。

C、食蛋多與肝癌危險性關係的證據有限而不一致,無法作出評價。

4)奶和奶製品

奶和奶製品攝入與肝癌危險性關係的證據有限而不一致,無法作出評價。

5)咖啡、茶和其它飲料

無法根據一項研究作出任何評價。

6、食品加工

1)污染物

高劑量職業性接觸氯乙烯單體可致肝血管肉瘤。

2)黃麴黴素

許多分析膳食與肝癌關係的研究都關注真菌代謝產物黃麴黴素。

食品的黃麴黴素污染很可能增加原發性肝癌的危險性。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