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爆:小兒心肌炎是打吊瓶打出來的!

時間: 2011-11-16
 打吊瓶在醫學上稱靜脈注射,靜脈注射法是將藥液注入靜脈的方法。

  採用這種方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五點:

  1.藥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需迅速發生藥效時,可採用靜脈注射法。

  2.藥物因濃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採取其它注射方法。

  3.作診斷、試驗檢查時,由靜脈注入藥物,如爲肝、腎、膽囊等X線攝片。

  4.輸液和輸血。

  5.用於靜脈營養治療。

心肌炎是指心肌侷限或瀰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症,它可以原發於心肌,也可以是各種全身性疾病中的一部分,病變除侵犯心肌外,心包、心內膜均可受累。自九十年代以來,心肌炎在國內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今年已佔同期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的8、96-20、8%。以青少年,壯年爲多,已成爲心血管疾病中常見的疾病之一。

 那麼爲什麼心肌炎的發病率會上升呢?爲什麼七十年代的人發燒會燒出肺炎甚至抽搐,但很少得心肌炎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在此僅介紹一主要因素。

人體中血液大約佔體重的8%(兒童稍高一些),一個一百斤重的人大約有血8斤。一個500ml的吊瓶約一斤重,如果一天打4個這麼大的吊瓶就相當於在8斤血裏摻4斤注射液,結果會怎麼樣呢?至少會增加心臟負擔,也就是損傷心臟。

一個30斤重的小孩,多說有血3斤,如果一天打2個500ml的吊瓶,就相當於在3斤血裏摻2斤水,那麼他的心臟會怎麼樣呢?

自九十年代以來,感冒打吊瓶越來越流行,尤其是少年兒童,於是心肌炎也越來越流行。雖然在正規的醫學書籍中明確規定:能口服就不必肌肉注射,能肌注就不靜點。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已經變成了能靜點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口服。

大多數醫生是有良心的,但又不能不顧及經濟收入,於是近兩三年來,吊瓶的液體量明顯下降,一般只有250ml。確實減少了對心臟的損傷。可是減少損傷並不意味着沒有損傷呀。

孩子生病最讓父母揪心,可是欲速則不達,爲人父母者可要三思呀。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