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評價螺旋CT多期掃描在腎癌診斷中的價值。方法:收集21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腎癌患者病例資料,分析其螺旋CT平掃及多期增強掃描的影像特徵、病理基礎。結果:CT平掃中病竈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6例,稍高密度3例,混雜密度12例。增強掃描皮質期18例明顯強化或中等強化,強化均勻或不均勻,3例無明顯強化。腎實質期所有病竈強化迅速減退,腎盂期病竈強化進一步減低。有10例腎癌出現腎周鄰近臟器侵犯及淋巴結轉移。結論:腎癌螺旋CT增強掃描徵象有一定特徵性,對腎癌的診斷有重要價值,並能準確地對腎癌進行術前分期。
[關鍵詞] 腎腫瘤;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診斷
。
1 材料與方法
本組21例中均爲單發病竈,男16例,女5例,年齡43歲~76歲,平均年齡52歲。左腎11例,右腎10例。腫瘤≤3 cm小腎癌9例,介於3 cm~5 cm間5例,>5 cm者7例,2 cm×1.5 cm×1.6 cm~10 cm×12 cm×9 cm,突出腎輪廓外致腎臟變形13例。臨牀表現:腰痛伴肉眼或鏡下血尿13例,無任何症狀於體檢時B超發現8例,所有病例均做螺旋CT多期掃描並經手術病理證實。病理結果:20例爲透明細胞癌,1例爲顆粒細胞癌。檢查方法:採用美國GE公司Hispeed NX/i螺旋CT機。先行雙腎平掃,然後行增強掃描,用高壓注射器從肘前靜脈注射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80 ml~100 ml,注射速率2 ml/s~2.5 ml/s,注射對比劑後25 s~30 s進行皮質期增強掃描,70 s~100 s做腎實質掃描,4 min~5 min後行腎盂期掃描,全部掃描層厚5 mm,層間距5 mm,螺距爲1,120 kV,250 mA,掃描時患者在平靜呼吸狀態下屏氣。
2 結果
2.1 CT平掃 腫塊形態呈園形或類園形,位於腎實質內或突出腎輪廓,邊緣規則,輪廓清楚者8例;邊緣不規則,有棘狀突起與分葉徵者13例。平掃小腎癌腫塊爲稍低或等密度6例,稍高密度3例;其餘>3 cm的腫瘤多呈混雜密度,且腫瘤越大,則中心壞死越明顯,表現爲低密度液化壞死區,有2例腎癌內見點狀斑片狀鈣化。
2.2 多期增強掃描 。3 討論
腎細胞癌起源於腎小管上皮細胞,以透明細胞癌最常見,大多單發,多發者不足5%,其中以男性多見,臨牀表現爲血尿、腰痛及腫塊三聯徵,當患者出現此三聯徵時,已屬晚期,預後較差[1]。近年來,隨着螺旋CT多期掃描技術出現,更多的早期腎癌和小腎癌被發現,從而提高了腎癌術前診斷和分期的準確性,因爲螺旋CT有明顯優越性,它掃描速度快,患者一次屏氣即可完成全腎連續掃描,可減少呼吸運動僞影,避免小病竈漏診,一次注射造影劑可完成腎臟皮質期、實質期和腎盂期的多期掃描,增強效果好,提供信息多,能準確顯示病竈內的形態結構,血供情況,因此明顯提高了早期腎癌的檢出率及準確性。腎癌的螺旋CT多期掃描表現及病理基礎。本組病例中,有<5 cm的較小腎癌14例,平掃病竈呈圓形或類圓形,密度均勻或不均勻,多數病竈與正常腎實質密度相比呈稍低或等密度,這可能與透明細胞癌胞漿中含脂肪所致。少數因腫瘤內出血或鈣化可爲高密度,病理上腎癌大多爲實質性,腫瘤組織基質中可見豐富的竇樣血管[2],因此增強掃描時皮質期腫瘤多呈明顯中等強化,CT值可增加40 Hu以上,部分病竈強化不均勻是由於腫瘤組織內發生出血壞死囊變;少數少血供腎癌,由於腫瘤內竇樣血管少,或腫瘤細胞排列爲乳突狀或小管型,皮質期強化不明顯,CT值僅增加10 Hu~30 Hu。實質期掃描,由於腎皮髓質集合小管系統充盈對比劑,腎實質呈顯著均勻強化,而腎癌組織無腎小管系統,故在腎實質期腎癌密度下降,表現爲低密度,且邊緣更清楚,與皮質期腫瘤顯著強化形成鮮明對比,呈快進快退的強化特點,這與文獻報道一致[3]。對於少數少血供腎癌,其在皮質期強化不明顯,而在實質期卻能很清楚顯示,所以實質期掃描對發現病竈的敏感性非常高[1]。本組病例即有3例皮質期增強不明顯,而在實質期清晰顯示爲低密度腫塊。腎盂期掃描可以瞭解腎盂、腎盞受壓移位及受侵犯的程度,可爲臨牀制定手術方案提供參考,多期掃描有利於腎癌的診斷。腫瘤與腎實質密度差是腫瘤得以顯示的基礎,CT平掃腎癌與腎實質密度差異較少,甚至完全呈等密度,腫塊若較小侷限在腎實質內,平掃易漏檢,須密切結合超聲或其他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然後行多期增強掃描以確定病竈,說明平掃對腎癌的檢出和鑑別意義不大。本組資料顯示增強後腫塊與正常腎組織各期CT值比較有顯著性差別,因此,多期掃描有利於發現病變。由於大部分腎癌是多血供腫瘤,因此皮質增強十分明顯,皮質後期腫瘤密度下降,至腎實質期變爲低密度,典型腎癌增強掃描密度變化呈速升速降型[4],即類似肝癌快進快退的特點。本組有18例腎細胞癌即有此典型表現,說明多期掃描對腎癌的診斷價值較高。本組病例有9例顯示假包膜,表現爲平掃和皮質期腫瘤周邊有一完整的低密度透亮帶,腎實質期中等程度強化,其病理基礎是腫瘤膨脹性生長,鄰近正常受壓的腎實質及纖維組織增生。有7例較大腎癌,壓迫腎盞腎盂,使之移位,腎外形發生明顯改變,並有1例直接侵及同側腰大肌,與腰大肌間界限消失,呈現邊界不清密度降低區域。腫塊邊緣分葉、棘狀突起是癌組織向外浸潤和鄰近組織受侵的結果;腎周間隙多髮結節狀、條狀軟組織影,手術病理證實爲淋巴結腫大轉移所致,這些對腎癌診斷有幫助意義。綜上所述,螺旋CT多期掃描,尤其是“快進快退”徵象有一定特徵性,對腎癌診斷有重要價值,有助於術前制定手術方案,由於實質期掃描發現病竈的敏感性高於皮質期掃描。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主張皮質期和實質期雙期掃描,若遇觀察腎盂病變時加掃腎盂期,有利於提高早期腎癌及小腎癌的檢出率。
參考文獻:
[1] 周康榮.螺旋CT[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220222.
[2] 王金紅,洪潤寰.動態CT診斷腎臟佔位病變的臨牀應用[J].臨牀放射學雜誌,2001,20(6):440.
[3] 郭燕,黃兆民,劉麗娟,等.螺旋CT在小腎癌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誌,2001,35(8):62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