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硬化能活多久

時間: 2012-09-04

肝硬化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瀰漫型肝病〔1〕。作爲一種全球性常見病,在人類主要死亡原因中居第4或第6位,被視爲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從世界各地彙集的25萬屍體解剖中,死於肝硬化(死亡率)的佔2%~3%,有的地區還超過3%〔2〕。據統計,在我國HBV攜帶者有1.3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3500萬人,這些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纖維化改變。在我國,肝硬化發病高峯年齡爲40~50歲。自診斷肝硬化到死亡<5年者爲72%。我國不同地區肝硬化住院死亡率十分接近,均爲30%~40%,北京37.96%、蘭州35.65%、廣東32.01%,死亡原因主要爲肝性腦病和上消化道出血。所以對於晚期肝硬化的治療已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
  1  西醫對肝硬化的治療進展
現代醫學認爲肝硬化是不可逆轉的疾病,治療上仍以綜合治療爲主,西醫治療目前尚無根本性突破。
    2  中醫對肝硬化的認識及治療
中醫中藥不僅能逆轉肝炎肝纖維化,還能使早期肝硬化得到逆轉  王寶恩〔10〕教授多年來對中藥複方861(以丹蔘、黃芪爲君藥)進行研究,在對107例肝纖維化患者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後肝穿病理組織學研究中得出:肝纖維化(纖維化程度的判斷以1995年中華醫學會制定的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肝纖維化分期標準及Chevallier半定量計分法判定)的逆轉率爲:S4期(肝硬變)75%,S3期(肝硬變前期)82%,S2期(纖維膈形成)爲78%。複方861〔11〕還能使炎症明顯減輕,特別是匯管區及匯管區周圍炎症(PN)明顯減輕或消失,T細胞減少,活化的枯否細胞及星狀細胞減少,炎症分級及計分均明顯下降,統計學差異均極爲顯著。劉平〔12〕教授通過觀察扶正化瘀319方(丹蔘、桃仁、蟲草菌絲等組成)對實驗性大鼠的肝臟病理組織學變化的影響,得出:HE染色中與模型組相比,319方組肝組織結構破壞不明顯,肝細胞脂肪變性程度顯著減輕,雖仍可見有少量炎性細胞浸潤,但肝細胞壞死減輕,匯管區結締組織增生不明顯,肝組織中膠原纖維增生(膠原纖維染色爲武兆發改良的Mallory法)明顯少於模型組,未發現形成假小葉。楊大國教授等早年在關於活血養血中藥(赤芍、丹蔘、葛根等)以及重用赤芍來治療慢性肝炎肝纖維化研究中,通過對患者治療前後肝臟病理組織學的觀察得出:〔13〕重用赤芍60g治療9例患者中有7例的纖維組織分級均減少1個等級,有效率爲77.8%,減輕肝細胞壞死的有效率爲79.4%〔14〕。活血養血中藥治療20例患者(11例乙型肝炎,9例肝硬化)中,治前11例中均有小葉間纖維隔形成,治療後10例的纖維化表現爲門管區擴大(90.9%)。11例中治前9例有橋接壞死,治後7例消失。而9例的肝炎後肝硬化經治療後有8例的假小葉消失(88.9%)。而這8例中的橋結壞死治後僅2例消失。所以合理應用中醫藥能阻斷甚至逆轉肝纖維化。
  2.2  對於肝硬化晚期治療,通過對大量的文獻的研究,可將肝硬化晚期的治療大致分爲以下幾型並分別論述。
  2.2.1  水溼蘊結型  肝硬化晚期脾腎漸衰,溼邪稽留。蔣森〔15〕認爲治療上應加用白朮消臌湯(生白朮、黃芪、黨蔘、澤瀉、茯苓、車前子、漢防己、大腹皮、陳葫蘆殼、牽牛子、黑豆,柴胡),方中重用生白朮60~120g,以健脾燥溼,利水消腫。本法適用於治療無嚴重合並症的晚期肝硬化腹水,療程應不少於6個月。還發現生白朮每日用至60~120g,消除腹水作用最好,無明顯毒副作用。臨牀實踐也反覆證明生白朮每日劑量<60g,則難以收到利尿消腫效果。對門靜脈高壓表現突出的病例,再加赤芍60~90g,以降低門脈壓,促進腹水消除。周發洋〔16〕治以運脾利溼、理氣行水、活血疏肝。蒼牛防己湯加減(蒼朮、白朮、川牛膝、懷牛膝、木防己、大腹皮、車前子、檳榔、鱉甲)。脾虛溼盛者可改用胃苓湯化裁;溼熱內盛者用茵陳四苓湯或中滿分消丸加減;氣虛者重用黃芪、白朮;氣脹甚者加川楝子、木香、砂仁;吐清水者加半夏、乾薑。
  2.2.2  氣結血瘀型  穆齊全〔17〕等治以化瘀散結,調肝補腎。組方以茜草、鬱金、附子、桂枝、生地黃、茯苓、山萸肉、炒萊菔子、車前子、焦白朮爲主。周發洋〔16〕治以祛痰通絡、活血利水。下瘀血湯加減(當歸、桃仁、五靈脂、炮穿山甲、地鱉蟲、制大黃、丹蔘、大腹皮、茯苓、白朮)可酌加鬱金、赤芍、青皮、鱉甲等。
  2.2.3  本虛標實型  周發洋〔16〕將其分爲陰虛、陽虛型。(1)肝腎陰虛證周氏治以滋補肝腎、育陰利水、涼血化瘀。復肝散合一貫煎加減(沙蔘、麥冬、枸杞子、阿膠、生地黃、紅參、三七、紫河車、土鱉蟲、薑黃、穿山甲、首烏、龜甲、鱉甲)。神志異常者加石菖蒲、鬱金,甚者急用安宮牛黃丸;出血者加大黃末、三七粉沖服;腹脹者加佛手、玫瑰花或沉香、萊菔子、檳榔。(2)脾腎陽虛證:治療以健脾溫腎、化氣行水,兼以活血,附子理中湯合五苓散加減(制附子、黨蔘、焦白朮、乾薑、澤瀉、茯苓皮、大腹皮、車前子、椒目、陳葫蘆、淫羊藿、山茱萸)。真陽衰敗者可加紫河車、鹿角膠等血肉有情之品;大便溏者加山藥,並重用白朮。
  2.3  中醫藥的實驗研究成果  黃以羣〔18〕等通過研究大黃對肝硬化腹水及其血清中TNF-α、內毒素、一氧化氮的影響,發現大黃一方面改善肝細胞損傷,另一方面緩解機體高動力狀態和外周血管的擴張。並且大黃利水消腫作用與雙氫克尿塞治療效果相當。徐列明、陸雄〔19〕等經過多年研究,提出扶正化瘀法治療肝硬化,並通過實驗得出:扶正化瘀法(丹蔘、桃仁等中藥)可促進二甲基亞硝胺肝纖維化大鼠肝竇毛細血管化的逆轉,從而有效預防肝纖維化向肝硬化發展。
  3  評價與展望
  據文獻報道肝硬化第一次出現腹水後5年生存率爲50%〔20〕。其死亡率也與病因是否清除、能否得到及時、合理的綜合治療、患者經濟條件等多種因素有關。可喜的是:(1)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重視肝硬化這個問題,並且將肝硬化的早期發現、治療及動態隨訪其變化,減少肝硬化和(或)肝癌病死率作爲首要任務來抓。(2)隨着現代實驗及檢驗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必將使肝硬化的治療取得更大的進步。(3)許多學者開始從中國傳統中醫藥方面着手去研究,並且已取得可喜的進展,不但降低了晚期肝硬化死亡率,提高了其生存質量,而且降低了住院醫療費用,減輕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但同時筆者在收集資料時發現:對於肝硬化的臨牀研究不如實驗研究那麼深入,更爲詳細的前瞻性對照研究資料較少。所以對於肝硬化的臨牀研究,尚需要進一步完善。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