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亞健康現狀

時間: 2011-09-21

一.亞健康的現狀
1、什麼是亞健康
    當前亞健康成爲人們的熱門話題,有關亞健康的書籍和有關的報道也非常之多,但真正準確瞭解其含義的很少。所謂亞健康狀態是指人的機體雖然檢查無明顯疾病,但呈現出疲勞、活力、反應能力、適應能力減退、創造力較弱、自我有種種不適的一種生理狀態,也稱爲“機體第三狀態”或“灰色狀態”。一般來說,亞健康狀態由四大要素構成: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勞和虛弱狀態;介於疾病與健康的中間狀態、或疾病前狀態;在心理、生理、社會適應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狀態;以及與年齡不相稱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狀態。
2、科學認識亞健康,有必要分清亞健康與相關醫學問題的區別。
    一是亞健康與亞臨牀,儘管亞健康與上游的健康狀態,與下游的疾病狀態有部分重疊,但區分也是明顯的。亞臨牀是有主觀檢測證據,而沒有明顯的臨牀表現,如:當前常見的中老年人亞臨牀頸動脈硬化,頸動脈超聲檢查發現有較明顯的頸動脈內中膜增厚,甚至有斑塊形成。而無臨牀表現。而亞健康狀態者具有頭痛、頭暈和胸悶不適主訴,但血管心臟超聲即心電圖檢查都未發現異常。
   二是亞健康不等於慢性疲勞綜合症,首先慢性疲勞綜合症具有國際統一標準,亞健康至今沒有。其次是亞健康疲勞綜合症在18歲以上成人發生率僅爲0.004%,而亞健康則爲70%,兩者懸殊甚大。再則國內描述的亞健康狀態多數通過積極干預恢復健康。慢性疲勞綜合症則僅有30%恢復健康狀態。
    三是界定亞健康還應注意臨牀功能性疾病和精神及心理障礙性疾病及某些疾病的早期診斷相區別;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亞健康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中西醫對亞健康的理解和界定範圍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都是今後有待於解決的問題。
3、如何界定亞健康:
   亞健康內涵豐富,外延廣泛,可以這樣說,健康範圍有多大,亞健康的涵蓋範圍就有多大,疾病和病症涉及的領域有多寬,亞健康涉及的領域就有多寬,概括爲如下三個方面:
以WHO四位一體的新概念爲依據,亞健康可分爲:
   軀體亞健康,主要表現爲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體力疲勞、虛弱、周身不適、性功能下降、月經週期紊亂等;
  心理亞健康,主要表現爲:不明原因的腦力疲勞、情感障礙、思維混亂、恐慌、焦慮、自卑以及神經質,冷漠、孤獨、輕率甚至產生自殺念頭。
   社會適應性亞健康,突出表現爲對工作生活學習等環境難以適應,對人際關係難以協調,即角色錯位和不適應,是社會適應性亞健康的集中表現。道德方面的亞健康,主要表現爲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存在着明顯的損人害已的偏差。
4、如何評估亞健康
   有70%的成人正處在亞健康狀態。亞健康可以直接導致神經系統、血液與淋巴循環、消化、呼吸、內分泌系統的多種疾病。身體將出現疲勞、疼痛、四肢麻木、興趣缺乏、皮膚灰暗、失眠、健忘、頭暈、感冒。這是身體走向疾病的開端。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世紀威脅人類的頭號殺手是生活方式病,尤其是它的“前奏”----亞健康。在我們周圍,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爲,人們的身體只有兩種狀態:健康狀態和疾病狀態。這是不正確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事實:有許多人感到身體不適,卻在醫院檢查不出病來。這不僅讓所有身體不適的人感到困惑,同樣也讓許多從事醫護工作的人感到困惑。其實這是一種沒有病的“病”。
亞健康是一種由於生活方式不合理,漸漸形成的不良狀態,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低質過渡狀態。早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就開始出現許多這樣的病人,他們的這種狀態被稱爲“過勞死”,而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把這種狀態診斷爲“慢性疲勞綜合症”。
亞健康是身體功能退行性變化的一種反映,也是“虛病”向“實病”轉歸的一箇中間過程。誰是最容易患亞健康的人?對於白領階層以及上班族,它的發病率高達60%。另外亞健康不受年齡的限制,它不僅在年輕人,中年人身上出現,甚至連孩子也逃脫不掉。令人擔憂的是許多人已經處於這樣“疾病狀態”卻渾然不知。
二、亞健康的行業現狀
1、人常常會被疲勞、頭疼、嗜睡、脫髮、食慾不振、視力模糊折磨。  使工作效率下降,這是爲什麼呢?這是因爲工作緊張、生活不規律、飲食營養失調引起的。“忙”使人們的生活規律亂了,也擾亂了人們身體的多種生理功能,特別是胃腸道功能。緊張的生活和情緒使消化酶減少,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不良影響,不能定時定量進餐和合理搭配各種食物,將不能保證充足的能量和營養素的供給。睡眠不好,食慾不振,精力不充沛,成了當今多數人的困惑。怎麼辦?
2、面對這種社會現狀,各種與亞健康相關的“檢測中心”、“諮詢中心”、“管理中心”、“康復中心”等等,有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這確實是一個好現象,說明健康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性在不斷的提高。
3、困惑!當人們走進這些“中心”檢測後,絕大多數得到的答覆是:“沒病”。因爲傳統的檢測方式,是依託“臨牀症狀”爲依據,所以,檢測方式、檢測數據都是按臨牀症狀的標準來判別。既然沒病,顯然是無症,那無症可對,自然也就無藥可下了。所以,很多人抱着希望而去,然而面對“沒病”二字,不得已帶着困惑而歸。
三、當今亞健康調理面臨的困惑
1、對西醫來講,診斷系統雖然已經比較完善,定位、定量都很細,但很難給病人一個宏觀整體的概念,如一個人既有心臟病又有胃潰瘍,那麼哪一個是病根,哪一項更嚴重?應該怎樣進行整體調理?目前西醫很難分析處理。而中醫是可以進行宏觀診斷,通過診脈可以知道五臟六腑中,那些功能強,那些功能弱,但做不到量化。生物化學檢測方法,很直觀,且量化精確,但到目前爲止,使用的標準全部是疾病的界限,很難做到早期診斷。還有些檢測方法能做早期診斷,但有一定的損傷性,在短期內不能做重複檢查。怎樣能快速、簡便、量化、無損傷、可重複的檢測在現代醫學中還是一個難點。
2、亞健康調理與康復,是當今的熱門話題,但都面臨着很尷尬的處境:因不瞭解身體的狀況,不知道爲什麼出現這樣的體症,不知道該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效果如何,有沒有副作用,有沒有依賴性?飲食該注意些什麼?該做些什麼運動?面對這些現狀而表現出無奈和困惑。因此,從各類“中心”到一些媒體的報道,無不同一模式:以某一種(或幾種)功能性的保健品(或藥品)的調理(或治療)功能,然後去尋找有類似症狀的人羣,有些還請來一些專家坐陣,通過一些互動的模式,讓人們認可並接受這種調理方法或調理品。其結果是,張三說還行,感覺還不錯;而李四卻說,根本不行,一點作用都沒有!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首先要弄清什麼是亞健康調理?所謂亞健康調理,是對亞健康狀態的一種有效性恢復調整。主要針對的是臟器的功能性改變的恢復,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的工作性質、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種族(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個體差異,其調理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再者,亞健康調理不同於疾病治療,但可對疾病給予輔助性的康復治療。其調理方面應從----飲食、環境、運動、起居、情緒等着手,因人而異,千人千方,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否則,就不可避免的會碰到前面說過的尷尬局面。
人有生老病死的過程,病不是一天就能得的,生病實際上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生活在世界上,每天要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環境、食物、空氣的污染,心理的壓力,情緒的變化,細菌病毒的侵襲,這些影響在我們的身體裏不斷蓄積,悄悄傷害我們的內臟器官,使我們的免疫系統的功能不斷降低,當這種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形成質的變化,我們就生病了。
現在我們所用的各種醫學檢查手段,大都是在人體發生質的變化,即生病之後才能檢查出來。醫生也大多是針對病,即質變後的狀態去治療。我們都知道量的增減是容易的,質的變化就不是簡單的事了。一般性的疲勞靠休息就能恢復,但是積勞成疾時,就不是單靠休息就可以調整。同樣,人食五穀,生活在世界上,內臟就處於一種不斷的量變之中,如果我們放任不管,人就會生病,就會衰老。
在生命的整個過程中,你處在健康的哪個狀態,醫療單位一般是不管的,它只是診斷你有病還是沒病。但我們的設備靈敏度很高,在亞健康狀態就可以通過數值上的分析來做判斷,檢測出哪裏有病變的趨勢,這就是早期診斷。我們的設備根據量化分析可以進行早期診斷,如果我們能及時發現量變的方向,瞭解我們與生病的距離,就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營養、環境、起居,達到調整量變,防止質變,抵抗疾病的目的。
四.調理方向應注重四大方面
•功能調整:代謝障礙、消化吸收等
•狀態調整:針對性的亞健康狀態恢復――失眠、頭疼等
•基礎調整:營養素、菌羣、消化酶
•臟器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


    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人際壓力。。。。。。。各種不同的壓力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重壓之下的都市人衍生出一個新的羣體----亞健康羣體。他們是標準的腦力工作者,他們能應付接踵而來的工作挑戰,卻揮不去那常年累積的黑眼圈、那略顯疲憊的面容。。。。。。
第一步:知己知彼  認識亞健康
     什麼是亞健康呢?你必須先了解它:亞健康的狀態和疾病狀態之間的生理機能低下的狀態,又名第三種狀態。可表現出:易於疲乏,或無明顯原因感到精力不足,體力不支;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心情壓抑、工作、學習、娛樂、生活都提不起精神和興趣;睡眠不好、食慾下降、時有頭痛、目眩的症狀出現;抵抗力下降,易感冒、畏寒。如果你有以上的症狀出現,那就是身體在向你發出亞健康的警報了。
第二步:全面營養,均衡飲食強身體
爲免疫防線紮實基礎
 
      現代都市人生活節奏快,常常是忙得“廢寢忘食”,三餐壓縮成兩餐甚至是一餐;都市女白領們更是爲了苗條的身材,視米飯和肉類如大敵,僅食用單調的蔬果,常常是“數月不知肉滋味”。長期以往,這種不正常的飲食作息的失衡的營養攝取,往往容易造成身體機能失調,進而導致失眠、乏力、易疲勞、抵抗力差等亞健康狀態出現。此時,正是身體給你發出警報。亞健康狀態並不會出現明顯的病症,但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就容易造成免疫系統防禦低下,引起身心疾病。
想要遠離亞健康,都市人必須要“吃好飯”。全面吸收各種身體所需的營養才能保證健康的身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亞健康造成的免疫力低下問題,可以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是增強抵抗力的有力保障,更是調節生理功能、參與能量供給、使機體保持旺盛精力的來源。在日常飲食中,添加適量的大豆、蛋類、肉類或海鮮食材,低熱量,高蛋白,輕鬆攝取日常所需。亦可補充蛋白質粉,其主要成分爲大豆分離蛋白和濃縮乳蛋白,在補充優質蛋白質的同時更呵護你的完美身材。
爲健康活力添磚加瓦
   說起維生素和礦物質,很多人並不陌生,不外乎就是維生素A、B、C、D、E、鈣、鎂等,但是對於這些元素如何相互配合,發揮作用補給身體活力,可能就略顯陌生。譬如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而足夠的鐵或葉酸則幫助合成血紅蛋白,血紅蛋白負責輸送大腦所需的氧。足夠的氧對於維持大腦的活力、思維的清晰至關重要。各種不同的微量元素各司其職,聯動地構築機體的正常運作。但由於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和礦物質,那就要從飲食中來補充。譬如電腦工作者,食用胡蘿蔔、菠菜等橙黃色、深綠色蔬果,可獲得有益於視力的類胡蘿蔔和維生素A,長期待在空調房的白領則可以多食用新鮮蔬果來補充維生素C,幫助增強免疫能力;大腦疲勞時,可嚼點花生、核桃等堅果類富含維生素E、鈣、鐵的食物。 第三步:身心放鬆  適量運動添活力
      在均衡營養的同時,適當的運動也是保持充沛活力,遠離亞健康的保證。雖然在K房一展歌喉,舒緩壓力不失爲好辦法,但何不趁着風和日麗,約上三五好友,到野外享受清新的空氣,既能讓久居都市的疲憊身體得到放鬆,更能讓緊繃的精神放個假;雖然下班途中擠公交車也是對體力的好鍛鍊,但如果提早一個站下車,做個低碳的步行者,更顯時尚健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