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哭鬧媽媽給的及時迴應

時間: 2011-10-20

‍ ‍

在讀懂寶寶哭聲後,就應該找回應對策。“不同的哭聲需要不同的迴應,但迴應的核心是及時。哭不是孩子的目的,而是手段,孩子通過哭達到他的需要,如有吃、有玩、有人關愛、有人護理、有人注意、有人保護。”羅向陽指出,如果孩子一哭就立馬不管緣由地抱着哄着護着,這是典型溺愛行爲,這樣只會導致孩子日後形成任性、脆弱、偏激的性格。而“及時迴應”應是一種理性、有針對性的應答行爲。

  他舉例說明,“有的父母帶着寶寶來診室看病。一進診室,孩子對陌生環境、戴着口罩的醫生就有一種天生恐懼,於是扭頭躲到父母懷裏,準備發起一場哭鬧,很明顯這場哭鬧的目的就是爲了尋求保護。但非常多家長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也不理解孩子的訴求,只顧向我們一個勁地講孩子的病情,這樣一場驚天動地的哭鬧就無可避免地發生了,兒科醫生常常在孩子哭鬧和混亂中完成問診、看病,三方都十分辛苦。”

  他支招,“其實很多時候可以避免寶寶發生這場哭鬧,只要在孩子剛剛表現出害怕、想哭的時候,大人作出及時正確迴應,比如可以先停下講述病情,安定寶寶情緒,而醫生也可在掏出聽診器之前先指一幅畫或用一個玩具吸引孩子注意力和引起好感,之後再進入看病程序。”他說。

  “對症下藥”對付寶寶哭泣

  新生兒哭聲可以讀出許多內容,哭聲、動作、表情都是父母判斷的標準。羅向陽建議父母們根據不同的哭聲,做針對性的迴應:

  判定寶寶是飢餓而哭:

  哭聲:常常是由弱變強,再由強變弱,哭聲響亮、節奏歡快,不少還伴有撅嘴歪頭向周圍探索的動作,而一碰到奶頭、奶嘴後哭聲會立馬停止,轉而歡快地開始吸吮。

  應對:馬上抱起寶寶,第一時間用語言安慰寶寶,“哦,寶寶餓了,好的,媽媽馬上就來”。要是母乳餵養就方便快捷了。同時,專家建議父母邊喂邊說“寶寶真不錯,吃得很好”之類讚許的語言,這樣能幫助孩子吃得安穩、愉快。切忌邊餵奶邊若無其事做其他事情,這樣孩子會隨便吃吃算了。

  當寶寶邊哭邊吃時要予以制止,否則孩子可能會嗆奶。哭得厲害時將奶頭、奶嘴拔出,稍有緩和的時候再喂,這樣寶寶會明白並很快停止哭泣。

  判定寶寶是尿溼而哭:

  哭聲:大多不會很大聲,節奏也比急需喝奶時發出的哭嚎緩慢很多,但寶寶常伴有軀體轉動不安,哭過幾聲後如無人應答會慢慢停止哭鬧。

  應對:嬰兒尿溼尿片是正常的事,大人發現是尿溼了一定要及時更換尿片,這時不要指責孩子的哭鬧行爲,反而要予以表揚。“寶寶真聰明,會告訴媽咪尿尿了,好了,馬上換上就行了。”羅向陽指出,諸如此類語言是對孩子哭泣的安撫,而無端的指責則會讓孩子委屈;如忽略孩子哭聲、老是不及時換尿片則會使孩子產生冷漠的心理。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