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女性與古代女性的主體地位的異同

時間: 2011-12-25

                 當代女性與古代女性的主體地位的異同

人類歷史源遠流長,女性地位隨着各種社會制度的轉變而不斷髮生變化。女性的社會地位、權力問題幾千年來一直頗具爭議,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深思

在中國整個古代社會中的女性社會地位,最早是母系氏族社會,那時候男女在地位方面並沒有很大差別,人們在思想觀念上也沒有貴賤之分,人們是平等的,依靠着羣體的力量生活。男女並肩勞動,男性打獵、捕魚、防禦野獸,女性採集果實、縫衣備食。而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氏族社會出現,人們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組成社會羣體,男女兩性開始出現差異,男性地位開始上升,女性地位下降。男性逐漸掌握社會生產中的大權,將女性排斥在外。女性不僅失去先前擁有的各方面優先權,而且隨着社會保障的喪失,她們自身也淪爲男性的附屬品。

  進入封建社會以後,由於受到前期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轉變以及西周以嫡長子繼承製爲核心的宗法制度等因素影響,男尊女卑觀念形成。生了兒子,要把他放在牀上,給好吃好玩的,而生了女兒,只能用布包起來,將她放在地上,長大後操持家務。

從女性政治地位來說,封建女性沒有政治參與權。有紅顏禍水之說,使女子無論是直接的參與社會政治生活,還是間接的參與社會政治生活,都會遭到強烈反對。中國古代文化中塑造了一系列女子亡國的形象,國家的衰敗、朝代的更替罪皆在女子,這種關於國家滅亡原因的荒謬解釋,在延續了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盛行不衰。女子參政被視爲國家的恥辱,是大逆不道的行爲。歷史上雖然有呂后和武則天專政,不管其功過如何,其始終被視爲國家的叛逆者。

  從女性經濟地位來說,在封建家庭中,一切財產的支配權和家務的管理權都統一掌握在男性家長手裏。”婦女在家庭中是沒有地位的,不僅如此,女性連支配自己嫁妝的權力也沒有。女子嫁妝由夫家掌管,寡婦改嫁時財產任由前夫家處置。

  從女性健康地位來說,婦女纏足,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一種摧殘婦女身心健康的陋習。纏足的女子要從幼年開始裹束自己的腳,慢慢地拗折足部骨骼,使之畸形。纏足後的一雙小腳,不僅在實際生活中有種種不便,而且在整個裹腳過程中,婦女要承受極大的傷殘痛苦。

  從女性教育地位來說,儒家教育旨在維護男權統治,於是“理所當然”的將女子拒之門外,使女子的受教育權限遭到限制,也喪失了進入學校學習的機會,只能在家中接受有別於男子的有限的教育。在中國古代社會受到漠視,甚至是給予否定的,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

  現代社會女性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經濟地位對於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影響,常被擺在首位,事實似乎也是這樣,男女雙方,誰掙的錢多,誰的話語權就更大。

隨着女性解放和更多的女性在職場上的成功,女性和男性收入上的差距正在減小,收入增加對於婦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支撐作用是無法否認的。儘管在“男主外,女主內”的中國社會,女性在家庭經濟生活中的角色,也僅限於管理而不是支配。男人把工資交給妻子,作爲日常開支和儲蓄用。論及女性的社會地位,人們更多的聯繫到職業地位,職業對於人的社會地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隨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和知識女性的增多,女性職業地位的上升是不可逆的必然趨勢,而只有在女性和男性取得相等職業地位的時候,男女家庭地位的平等才成爲可能。避孕措施的推廣,使得女性對於生育的自主權更大,這無是對婦女權利的解放,不受妊娠影響的女性,職業競爭力隨之提高。

乾的好不如嫁的好”、“男主外,女主內”、對於傳統家庭浪漫分工的嚮往,文化對於女性家庭地位的影響巨大。

中國的女性,缺少對自身解放的自覺,缺少反抗的意志,這或許是苛求,也可能是傳統文化的根深蒂固,在短期內很難動搖。擁有知識又勇於反抗的新女性,整個社會對問題的正視和反省,中國的女權運動才能獲得突破。

在社會對家庭兩性地位的影響中,經濟、社會、文化三股力量糾合着,提高女性的家庭地位,僅從一面着眼着力很難收到實質的效果。首先分析現象的本質,承認要素的聯繫,才能做出成效。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