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感冒咳喘之詳解與清肺方法

時間: 2012-05-28

­

天醫堂著作,歡迎轉載。

       根據小兒的形體、生理、病理以及特定穴位的形態位置等特點,專用於防治小兒某些病證的推拿方法。又稱小兒按摩。關於小兒推拿,早在2000多年前即有這方面的論述 。1973年中國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書 《五十二病方》中即有這方面的描述;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治卒腹痛方法中介紹了捏脊法;唐代《備急千金要方》中有膏摩防治小兒疾病的方法;宋代《蘇沈良方》記載用掐法治療臍風撮口等證。明清時期,推拿 療法在兒科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發展成爲小兒推拿專科,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門體系,這一時期出版了近30多種小兒推拿專著,在現存的10餘種著作中,有《鍼灸大成》等。

       小兒推拿的特點有:

①在經穴方面提出了五指經穴通聯的觀點。

②有適應於推拿特點的穴位,這些穴位大多集中於頭面及上肢部,且穴位不僅是點狀,也有線狀和麪狀。如前臂的三關穴和六腑穴都是線狀穴,而指面部的脾土、肺金 、心火、肝木、腎水諸穴皆爲面狀穴。特定穴位的點、線、面狀和分佈特色,更能反映推拿手法治病爲主的特點。

③診斷中發展了腹診法,治療上很重視歸經施治和五行生剋的基本法則。

④在推拿手法方面,強調以輕柔着實爲主,要求輕快柔和,平穩着實,適達病所,形成了“按摩掐揉推運搓搖”小兒推拿八法爲主的一整套小兒推拿手法和複式操作法。

⑤在臨牀操作中,一是強調先頭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操作程序;二是強調手法的補瀉作用;三是重視膏摩的應用和使用蔥汁、薑汁、滑石粉等介質進行推拿,這樣既可保護嬌嫩皮膚不致擦破,又增強手法的治療作用。小兒推拿的對象一般是指6歲以下的小兒,特別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其治療範圍比較廣泛,如泄瀉、嘔吐、疳積、便祕、脫肛、發熱、咳喘、驚風、遺尿、肌性斜頸、斜視、小兒癱瘓等證。

       兒科推拿按摩——呼吸系統疾病治療

一、感冒感冒俗稱傷風,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氣候變化多端,冷熱交替的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發病率最高。小兒臟腑嬌嫩,得病之後,容易出現夾痰、夾滯、夾驚以及化熱變喘等兼症,這是小兒感冒的特點,臨牀上應予注意。小兒常見的一些傳染性疾病在早期,也可表現爲感冒症狀,必須提高警惕,加以注意以免延誤治療。

(病因病理)本病的發生與氣候變化有着密切的關係,通常在氣溫低下,或突然變冷時最易發病。外感風寒是感冒的主要原因。小兒形氣未充,肌腠疏薄,表衛不固,抗病能力差,一旦外界氣候突然變化,冷熱失常時,易被外邪所侵而致病。外邪侵襲首先犯肺,肺主呼吸,系喉,開竅於鼻,外合皮毛。風邪自口鼻、皮毛而入,客於肺衛,導致表衛調節失司,肺氣失宣而出現惡寒、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肺失清肅,津液凝聚成痰,痰阻氣道,導致肺閉痰喘。小兒脾常不足,感受風邪之後,會影響脾胃運化的功能,造成乳食積滯嘔吐、腹瀉。邪熱不退,擾亂神明,引動肝風出現煩躁不安、抽搐等症。

(臨牀表現)小兒感冒,根據臨牀症狀的表現,分爲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型。

1、風寒感冒 發熱、怕冷、無汗、鼻塞、流清涕、噴嚏、頭身疼痛、喉癢、咳嗽、痰清稀、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指紋淡紅。

2、分熱感冒 高熱、微惡寒、汗少、噴嚏、鼻塞、流黃涕、頭痛、面赤、咽紅、咳嗽痰黃、舌尖稍紅、苔薄白或黃白相兼、脈浮數、指紋紅紫。

(治療)治則 清熱解表,發散外邪。處方 推攢竹、推坎宮、揉太陽,清肺經,清河水。風寒者加推三關、掐揉二扇門,拿風池;風熱者加推脊。方義 清肺經,清河水宣肺清熱;推天門(攢竹),推坎宮,揉太陽疏風解表,發散外邪;風寒者加推三關、掐揉二扇門、拿風池祛散風邪,發汗解表;風熱者加推脊,多推清河水以清熱解表。若兼咳嗽,痰鳴氣喘者加推揉膻中、揉肺俞、揉豐隆、運內八卦;兼見脘腹脹滿,不思乳食,噯酸嘔吐者加揉中脘,推揉板門、分推腹陰陽,推天柱;兼見煩躁不安,睡臥不寧者加清肺經,掐揉魚際交,掐揉五指節。

二、咳嗽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實際上咳不盡無嗽,嗽亦不盡無咳,故一般統稱之爲咳嗽。咳嗽是小兒疾病常見的一個症狀,一年四季皆可發病,而冬春季節尤爲多見。咳嗽的成因不一,種類亦多,外邪侵襲肺臟可引起咳嗽,其它肺腑有病累及於肺,也可發生咳嗽。因此在臨診時必須全面檢查,仔細分析正確診治。臨牀上一般將咳嗽分爲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小兒以外感咳嗽多見。

(病因病理)1、外感咳嗽 本病的發生多因人體衛外功能不固,在寒冷季節或氣候突變時,風寒等外邪侵襲而致。肺主氣,爲五臟之華蓋,上系咽喉,開竅於鼻,外合皮毛,司呼吸,爲人體氣體出入治節的主要器官。肺爲嬌髒,風爲百病之長,人體一旦遭受外邪侵襲,或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而受,必首先犯肺。肺氣壅遏不宣,清肅之令失常,影響到肺氣之肅降,上逆則致咳嗽。

2、內傷咳嗽 本病多由外感,咳嗽久治未愈或失治轉變而成;或肺臟虛弱,或脾腎有病累及肺臟所致。久咳傷陰,肺失濡潤,則肺氣上逆而咳嗽少痰;肺氣不足則氣短而咳。脾爲生痰之源,肺爲貯痰之器,若肺氣化不足,影響於脾,則脾失健運而水液不能化生精微,反而生溼聚爲痰濁。溼痰積於肺,影響氣機出入,逐爲咳嗽。寒久傷腎,腎虛則不能納氣,而影響津液之輸化,肺氣之升降。人體的氣化功能失常,則水氣不能循常而積爲患,上逆犯肺,可見喘促氣短,咳聲無力。

(臨牀表現)1、外感咳嗽(1)風寒咳嗽 初起咳嗽無痰或少痰,鼻塞流清涕,頭身疼痛,惡寒不發熱或有微熱,無汗,苔薄白,脈浮緩或浮緊,指紋淡紅。(2)風熱咳嗽 咳嗽,痰黃稠,咯痰不爽,發熱惡風,汗出,口渴脣燥,流黃涕,咽燥幹痛或癢,便祕,小便黃,舌紅苔黃,脈數,指紋鮮紅。

2、內傷咳嗽(1)陽虛咳嗽 咳聲不揚,痰稀色白,便溏,面色咣白,易出汗,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食慾不振,動則氣急,苔薄白,舌淡紅,脈緩無力。(2)陰虛咳嗽 乾咳無痰或少痰,吐痰膠粘,咽喉幹痛,大便乾燥,甚則口苦,低熱或不發熱,舌紅無苔,脈多弦細或細數。

(治療)1、外感咳嗽治則 疏分解表、宣肺止咳。處方 推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清肺經,運內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旁,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方義 推天門,推坎宮,揉太陽疏風解表;推揉膻中,運內八卦寬胸理氣,化痰止咳;清肺經,揉乳旁,揉肺俞,分推肩胛骨宣肺化痰止咳。若風寒者加推三關,掐揉二扇門;風熱者加清天河水;痰多喘咳,有幹、溼性羅音加推小橫紋揉掌小橫紋。

2、內傷咳嗽治則 健脾養肺,止咳化痰。處方 補脾經、補肺經、運內八卦、推揉膻中,運內八卦寬胸理氣,化痰止咳;揉乳旁,揉肺俞宣肺止咳;揉中脘,按揉足三裏健脾胃助運化。久咳體虛喘促加補腎經,推三關、捏脊;陰虛咳嗽加揉二馬;咳痰不利加揉豐隆、天突。

三、支氣管哮喘哮喘是小兒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臨牀上常以陣發性呼吸困難,呼氣延長,喉間有哮鳴聲,嚴重時張口擡肩,難以平臥爲特徵。多見於春秋季節。氣候突變,寒溫失宜,飲食不當等爲本病誘發因素。古人認爲哮與喘不同,《醫學正傳》說:“喘促喉間如水鳴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續不能以息者謂之喘”。但在臨牀上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稱爲哮喘。小兒哮喘多指支氣管哮喘。

(病因病理)小兒哮喘病的形成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證治匯補》說:“內因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膈有膠固之痰,三者相合,閉拒氣道,搏擊有聲,發爲哮喘病”。

1、內因 本病的發生與肺、脾、腎三髒不足有關。肺虛表衛不固,痰邪內狀;脾虛運化失職,不能行其津液,積溼生痰,上貯於肺;腎虛不能納氣,則氣短而喘。

2、外因 氣候轉變,寒溫失調,外邪侵襲肺臟,肅降失常,肺氣壅塞,呼吸不利,氣逆而喘。哮喘是由於外來因素作用於內在因素而發病。素有特異體質的小兒,對某些刺激特別敏感,如外感風寒或飲食不當,過食生冷或鹹酸食物等,常可導致現出發作。反覆發作則可導致肺氣耗散,病程日久肺虛及腎,出現腎陽虛虧的症候。哮喘有寒、熱及寒喘兼陽虛之分。《景嶽全書》載有:“喘有夙根,遇寒即發,或遇勞即發者,亦名哮喘”。外感風寒,寒伏肺俞而聚液生痰,或素體陽虛,氣不化津而致寒痰內伏發爲哮喘。素體陰虛,痰熱鬱肺,或寒痰久伏化熱則發爲喘。哮喘反覆發作,肺氣耗散,腎陽虛虧,氣不攝納爲寒喘兼陽虛。

(臨牀表現) 哮喘主要症候爲呼吸急促,咳嗽氣逆,喉間哮鳴有聲,呼吸困難,呼氣延長,平臥困難,咳痰不出,甚則張口擡肩,面白脣青,神倦肢冷,頭汗涔涔。

1、寒喘 咳嗽喘促,喉間有痰鳴聲,吐痰清稀,色白多沫,形寒無汗,面色蒼白或青紫,四肢不溫,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小便清長,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數或浮滑,指紋淡。

2、熱喘 咳嗽氣喘,呼吸憋氣,不能平臥,喉間痰鳴,痰稠色黃,發熱面紅,胸膈滿悶,煩躁不安,渴喜冷飲,小便黃赤,大便燥祕,舌質紅,苔薄黃或黃厚,脈浮數,指紋深紅。

3、寒喘兼陽虛 除上述寒喘的症狀外,兼面青脣紫,口不渴,倦怠乏力,食少納呆,頭汗涔涔,張口擡肩,端坐喘息,四肢欠溫,小便清長舌淡,苔薄白,脈濡而無力,指紋淡白。(治療)治則 降氣平喘、化痰。處方 清肺經,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脅肋,揉肺俞,運內八卦。方義 揉天突,搓摩脅肋降氣引痰,推揉膻中,運內八卦,揉肺俞,清肺經寬胸宣肺,降氣平喘化痰。熱喘加清天河水;寒喘加推三關,揉外勞;久病體虛、陽氣不足、腎不納氣者加推三關,補脾經,補腎經,揉丹田,清肺經改爲補肺經。­

      下面介紹下如何清肺.或保護肺的食物,如胡蘿蔔、梨子、木耳、豆漿、蜂蜜等。

清肺梨:可生津止渴,清熱止咳等。

一種做法是把內部掏空,放入川貝、冰糖、蜂蜜等煮食。

二是帶皮切塊,放到碗裏再蒸,碗裏最好再放上冰糖,煮好後可拌入蜂蜜,趁熱吃效果最好。

三是連皮切成塊,和木瓜、蜜棗、豬骨一起煮湯,有清肺熱、開胃作用。

四是將銀耳泡發後,和梨一起放到涼水中煮湯,根據口味不同可再放入枸杞、棗等。另外,還可搗泥成梨糕,加冰糖後食用,也能清熱、治療咳嗽。

天醫堂著作,歡迎轉載。

        中醫一向講究藥食同源,很重視通過調節飲食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因此,通過養肺氣來達到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療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人們食用時應首先了解清楚食物的藥效,如食用白蘿蔔,以痰多、咳嗽者較爲適宜;食用百合,以熬粥、煮水飲效果較佳;食用綠豆,適宜於內火旺盛的人;而荸薺能清熱生津,生吃、煮水均可。同時,由於人的個體素質差異較大,所以服用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對症選食,而且要注意同時忌食過於辣、鹹、膩等食物。

        以下是幾款清肺、潤肺、養肺的湯粥,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一、清肺湯兩種:1、雪耳、蓮子、百合、排骨湯:原料:雪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之後加水一起放入煲內煮沸,煲3小時。

2、桑百皮、百合、排骨湯:原料: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排骨500克。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乾淨後加水,然後一併放進煲內煮沸,煲一個半小時。

二、潤肺銀耳羹:原料:銀耳5克,冰糖50克。做法:將銀耳放入盆內,以溫水浸泡30分鐘,待其發透後摘去蒂頭、揀去雜質;將銀耳撕成片狀,放入潔淨的鍋內,加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煎熬1小時,然後加入冰糖,直至銀耳燉爛爲止。

三、潤肺豆漿粥:原料:豆漿100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做法:將糯米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煮至米粒開花時倒入豆漿,繼續熬10分鐘,加白糖適量即可。

四、鴨肉粥:原料:鴨肉150克,糯米250克,料酒、鹽少許。做法:先將鴨肉切丁;糯米加水煮粥,然後加入鴨肉、少許料酒和鹽,煮至粥熟。

五、毛肚血湯:原料:鴨血300克,毛肚150克(注意不要加入羊肉,因爲羊肉屬熱,不適宜在氣溫漸高、天氣乾燥的春夏之交食用)。配料:黃喉、鱔魚、午餐肉、黃豆芽、粉絲各100克,重慶火鍋底料、泡姜、大蒜、味精、白糖各少許。做法:先將鴨血切成片,放在炒鍋中用清水氽一下待用;再放少許清油把薑片、蒜片炒一下,放入重慶火鍋底料燒開;湯味熬好後,加入鴨血、毛肚、黃喉、鱔魚、午餐肉、黃豆芽、粉絲等直至煮熟(注意毛肚不要煮得太老)。提示:俗話說“血能洗肺”。因此,對於這種綿軟滑爽又非常便宜的血豆腐,此時不吃更待何時?

六、火腿冬瓜湯:原料:火腿片,冬瓜片。配料:蔥絲,薑絲,蝦皮,鹽,糖,麻油。做法:鍋內放清水煮沸,將冬瓜片及配料下鍋煮10分鐘後加入火腿片,2分鐘後即可出鍋;出鍋前加入蔥花、麻油、鹽、糖。提示:此湯清新可口,去燥潤肺,適合春夏季節食用。­

天醫堂著作,歡迎轉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