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醫病法八種

時間: 2011-01-26

(1) 感冒

感冒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二季氣候驟變時發病率較高, 大多是由於寒溫失於調節,外邪或各種病毒、細菌侵入引起,其中病毒引起者約佔90%以上,細菌引起的僅佔10%以下。臨牀以發熱、怕冷、咳嗽、鼻塞、流涕、噴嚏、流淚、頭痛、身痛爲主要症狀。大部分患兒可有發熱,體溫可達39~40度,可持續1~2天或10多天。中醫將感冒主要分爲風熱型和風寒型兩大類進行辨證治療。

 小兒推拿法感冒基本方如下:

(1)分陰陽80~120次,      (5)清天河水200~300次,

(2)順運內八卦80~120次,  (6)揉一窩風200~300次,

(3)上三關80~120次,      (7)揉二馬200~300次,

(4)下六腑80~120次,      (8)推脾土200~300次。

隨症加減法:(1)感冒發熱較高增加清天河水200~300次。(2)感冒發熱,寒戰,汗不出增加拿列缺,揉一窩風各200~300次。(3)感冒咳嗽發熱,增加清肝穴、清肺穴各120~200次。(4)感冒胸滿氣喘或吐痰或不吐痰增加順運內八卦200~300次。(5)感冒伴有吐奶或嘔吐食物增加順運內八卦200~300次。(6)感冒伴有大便稀薄增加推大腸120~200次。(7)感冒伴有大便乾燥增加清大腸穴120~200次。

附:小兒復感

小兒復感是現代西醫對小兒反覆性感冒的簡稱,是指小兒感冒治癒後不久又感冒了,反反覆覆,一年內在5次以上。目前小兒復感較多見,可能跟治療不當有關。小兒復感可歸屬於中醫的氣虛感冒、血虛感冒、陽虛感冒、陰虛感冒及夾症等範疇。西醫治療小兒復感療程約1~3個月,中醫則辨明屬何種證型予以論治,療程約20天~2個月,應用本文介紹的感冒基本方病隨症加減較好的臨牀效果。

其他說明:

(1)許多急性傳染病初起時的症狀類似感冒的初期,臨牀診斷,應於重視。

(2)發熱時應充分休息,多喝白開水,食易消化的食物,室內溫度、溼度要都適宜。

(3)預防措施:

①合理哺養,及時調節輔食,以提高營養的供給和吸收。

②適度的室外活動及曬太陽,流感高峯期不要帶小孩去人多的公共場所。輕微的感冒可以不服藥,多喝點白開水,好好休息幾天就好了,可是身體較弱的小兒或者病情較重的感冒就應該及早合理的治療。

(4)正確使用本療法治療感冒一般1~2天即可見效,3~5 即可痊癒,如果1~2天沒有見效應配合其它療法,同時仍堅持推拿,效果會更好。如果是“復感”3~7天也可收到較好的臨牀效果

推拿方解

中醫認爲“邪之所奏,其氣必虛”,就是說病邪或病毒、細菌侵入人體的前提條件就是人體的正氣虛弱。於小孩而言,正氣虛弱主要就是臟腑尚未發育成熟,人體的機能尚處於薄弱階段,缺乏抗病能力,所以當受到病邪或病毒、細菌侵入時就容易發生感冒。腎爲先天之本是小兒發育生長的物質動力的基礎,脾爲後天之本,是水谷精微的來源,扶助小兒的正氣應該從調養小兒的脾腎入手。因此,治療小兒感冒應“扶正祛邪”,即在祛除病邪或病毒、細菌的同時提高小孩的抗病能力或自愈力。揉一窩風功能祛除風寒,鼓動人身的陽氣,調和腸胃氣機,發汗解表。清天河水功能清熱解表,是退熱要穴。揉一窩風、清天河水各200~300次,爲此推拿處方中推拿次數最多穴位之一,二穴相配爲君。揉二馬功能平補腎中陰陽,以補先天之腎,推脾土功能補脾益氣,以補後天之本,揉二馬、補脾土各200~300次,也爲此推拿處方中最多的次數之一,二穴相合同補脾腎扶助人身的正氣,同時,又能鼓動清天河水、揉一窩風清熱解表的力量,所以爲臣。上三關功能鼓動人身之陽氣以發散風寒,下六腑功能通下瀉熱,可清裏之熱邪。一散一清,使氣機和平,助君臣以除病邪爲佐。分陰陽,功能分理人體陰陽之氣血,調節人體的氣機,順運內八卦功能寬胸下氣,調理人體的氣機,此二穴相配,協調諸穴的功能爲使,共奏解表除邪,健脾益腎,調和氣機之功。

隨症加減說明

(1)感冒發熱較高,應當以解熱爲重點,清天河水是退熱要穴,無論外感內傷均可用之,且清熱而不傷正氣是本穴的特點,所以,在感冒基本方的基礎上增加清天河水200~300次。如果熱仍不退,可以繼續清天河水300~500次,或更多,以爭取取效。

(2)感冒發熱,寒戰,汗不出,屬於風寒束表,治療當以發汗解熱爲重點,拿列缺是發汗的要穴,所以,增加拿列缺的次數。揉一窩風爲散寒要穴,可以增強拿列缺的發汗力度,因此,在感冒基本方的基礎上增加拿列缺,揉二馬各200~300次(可用聯穴法)。如果汗仍不出,繼續增加拿列缺、揉一窩風各300~500次,以取療效,汗還不出,可以口服小兒ABC或喝點熱薑湯水,同時注意保暖,促使汗出,使熱隨汗出而解,但應使身上微微汗出,不要大汗,大汗則容易損傷人的正氣。

 (3)感冒伴有咳嗽,治療當配合清肺止咳或清肝止咳。清肝穴功能清肝平肺退熱以止咳嗽,清肺穴功能清肺止咳嗽,二穴合用療效更強,所以在感冒基本方的基礎上增加清肝穴、清肺穴各120~200次(可用聯穴法)。如果仍咳嗽不止,可以繼續增加清肝穴、清肺穴200~300次以增加止咳的力度。

(4)感冒伴有胸滿氣喘或夾痰,當以寬胸化痰降氣爲主。順運內八卦功能寬胸化痰降氣,所以在感冒基本方的基礎上增加順運內八卦200~300次。胸滿氣喘仍未緩解,可以繼續增加順運內八卦200~300次。對反覆性感冒合併慢性支氣管炎咳喘的患兒來講最好再配合中藥治療,目前市面上尚無較好的中成藥,可以請合格的中醫師辨證治療,臨牀體會效果還是不錯的。

(5)感冒伴有吐奶或嘔吐食物,是小兒的胃腸薄弱,外邪侵擾胃腸,治療當在治療感冒的基礎上和胃理氣,增加治療吐奶或嘔吐食物的穴位。順運內八卦功

能調理氣機,止吐、止嘔,所以在感冒基本方的基礎上增加順運內八卦200~300次。臨牀體會一般1~3天就可痊癒。

(6)感冒伴有大便稀薄,這是感冒導致腸道氣機不調所致,治療應當在治療感冒的基礎上增加調理腸道的方法。大腸穴功能調節腸道,固澀止瀉,所以,增加推大腸穴120~200次。

(7)感冒伴有大便乾燥,是感冒引起腸道津虧,氣機不調。治療應當在治療感冒的基礎上增加調理腸道,通下大便的方法。大腸穴功能調節腸道氣機,清大腸穴可治大便乾燥,所以,在治療感冒的基礎上增加清大腸穴120~200次。

(2)咳嗽

咳嗽是小兒常見的證候之一。引起的原因很多,有的較難辨別,中醫將咳嗽分爲外感、內傷分爲兩大類。外感咳嗽,給予疏風散寒宣肺,或疏風清熱宣肺,或清肺潤燥;內傷咳嗽,辨明由何髒所致,立法施治。臨牀小兒以外感咳嗽爲多,治療原則,以宣通肺氣,疏散外邪爲主,扶助正氣爲次。

小兒推拿法咳嗽基本方如下:

(1)分陰陽穴80~120次 ,         (6)清肝穴80~120次,

(2)順運內八卦120~200次,       (7)清肺穴200~300次,

(3)上三關80~120次 ,           (8)推脾土200~300次,

(4)下六腑80~120次 ,           (9)揉二馬穴200~300次 。

(5)清天河水80~120次,

隨症加減:

(1)咳嗽伴有痰白清稀,鼻塞涕清,發熱,怕冷,身上無汗,胸滿厭,增加順運內八卦,揉一窩風穴,拿列缺穴各300次,發熱不退再增加清天河水200~300次。(2)咳嗽伴有痰稠色黃,不易咯出,鼻塞,流濁涕,身上微汗出,增加清天河水,清肺穴,揉一窩風穴各200次。(3)咳嗽日久,痰白清稀,氣短懶言,語聲低弱,怕冷喜暖,身體虛弱者,增加順運內八卦,揉二馬穴,推脾土各200次。

其它說明:

(1)凡西醫診斷爲感冒、急性咽炎、急慢性支氣管炎伴有咳嗽者均可按照上述方法治療。對因肺癌、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白喉引起的咳嗽應採取其它方法治療,同時亦可配合“本療法”,以減輕痛苦(白喉增加下六腑500~1000次)。(2)吸入異物引起的咳嗽,不在本推拿治療之列。 (3)小兒咳嗽較發熱、鼻塞難愈,一般3~6天才能見效,即便咳嗽已愈應再堅持推拿3~5天對小兒的身體健康有好處。  

推拿方解(略)

(3)哮喘

哮喘是小兒時期一種常見病,經常反覆性發作,春秋二季發病率較高,氣候驟變多爲發病的誘因。中醫將哮喘分爲內因、外因兩大類,急性期、緩解期兩個階段,大約分八個證型進行辨證論治。

小兒推拿法基本方如下:

(1)分陰陽穴80~120次,    (5)清天河水80~120次,

(2)順運內八卦300~500次, (6)清肝、清肺穴各80~120次,

(3)上三關80~120次,      (7)推脾土200~300次,

(4)下六腑80~120次,      (8)揉二馬穴200~300次。

隨症加減:

(1)哮喘伴有發熱增加清天河水200~300次,清肺穴,清肝穴各100~200次。(2)哮喘伴有鼻流清涕增加揉一窩風穴,拿列缺穴各200~300次。(3)哮喘伴有胸悶喘促較重增加順運內八卦200~300次。(4)哮喘伴有大便稀薄增加推大腸穴120~200次。(5)哮喘伴有大便乾燥增加清大腸穴120~200次。(6)哮喘伴有手足心熱增加推脾土,推胃穴,清天河水各200~300次。(7)哮喘伴有厭食增加推脾土,順運內八卦,掐揉四指縫穴各200~300次。

其它說明:

(1)凡西醫診斷爲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過敏性哮喘均可用本療法。(2)小兒哮喘的療效如何不但要看症狀是否改善,更應以肺功能爲依據。(3)本療法可在20~30分鐘內使急促的呼吸音得以緩解,緩解持續時間的長短因人、因病情而異,因此,應該堅持長期推拿,臨牀配合中藥效果較好。       

推拿方解(略)

(4)嘔吐 

嘔吐是小兒的常見證候,多發於一歲以下的小兒,多由於小兒脾胃薄弱,消化器官發育不成熟,餵養不當所致。應及時治療。中醫大約分爲五個證型進行辨證治療。

小兒推拿法基本方如下:

(1)分陰陽穴80~120次,      (5)清天河水80~120次,

(2)順運內八卦200~300次,   (6)推脾土120~200次,

(3)上三關80~120次,        (7)揉二馬穴120~200次。

(4)下六腑80~120次,                    

隨症加減:

(1)嘔吐伴有感冒發熱、鼻塞流涕增加拿列缺穴,揉一窩風穴各200~300次。(2)嘔吐拌有發熱較增加下六腑200~300次。(3)嘔吐伴有大便祕結增加清大腸穴120~200次,不愈者增加下六腑200~300次。(4)嘔吐伴有大便稀薄,瀉下爲完谷不化之物增加推大腸穴,推脾土,揉二馬穴各200~300次。

其它說明:

(1)小兒“乳貴有時,食貴有節”,應注意小兒的消化能力,切忌過飽及食無規律。(2)嘔吐時應將小兒的頭置於側臥處,以避免嘔吐物吸入氣管。(3)嘔吐頻繁者應予禁食,待病情緩解後酌情進食,同時加強推拿的次數。    

(5)腹瀉

腹瀉中醫稱爲泄瀉,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病症,多伴有嘔吐,嚴重者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發病年齡多在2歲以下,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節發病率較高,是嬰幼兒時期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西醫將小兒腹瀉分爲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中醫大都將小兒腹瀉分爲五六個證型進行治療。

小兒推拿法基本方如下:

(1)分陰陽穴80~120次     (5)清天河水80~120次

(2)順運內八卦80~120次   (6)推大腸穴200~300次

(3)上三關80~120次       (7)推脾土200~300次

(4)下六腑80~120次       (8)揉二馬穴200~300次

隨症加減:

(1)腹瀉伴有嘔吐增加順運內八卦200~300次。(2)腹瀉伴有發熱、鼻塞、流涕增加揉一窩風穴,清天河水各200~300次。(3)腹瀉伴有大便久瀉不愈,帶有白色奶塊或食物殘渣增加推脾土,揉二馬穴個200~300次。(4)腹瀉伴有膿樣糞便增加推大腸穴100次,推脾土,揉二馬穴各120~200次。(5)腹瀉伴有煩躁不寧,時而驚厥增加揉小天心穴300~500次,清天河水120~300次。(6)腹瀉水樣便伴有腹痛增加揉一窩風200~500次。(7)腹瀉伴肛門灼熱赤紅或腹痛增加下六腑200~300次。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9-16
小兒推拿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於患兒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整機體的生理和病理狀態用來治療小兒發燒、腹瀉、遺尿、咳嗽、便祕等疾病。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09-16
發燒、腹瀉、遺尿、咳嗽、便祕,然後小兒斜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