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痛經?

時間: 2014-07-05

  痛經是月經期和月經期前後出現的週期性下腹痛,常發生在月經前和月經期,偶然發生在月經期後數日內。下腹痛呈痙攣痛和脹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大腿內側及肛門周圍。可伴有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全身或下腹部畏寒、大便頻數,劇痛時可發生虛脫。痛經程度依賴主觀感覺,無客觀標準,因此發生率不一。

  1痛經分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痛經發生在初潮2年以後,不同疾病痛經的年齡、病程不一,痛經發生的早晚也各異。

  引起痛經的因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子宮頸管狹窄

  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育不良

  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併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

  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後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

  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遺傳因素。

  6.內分泌因素

  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7.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

  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於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痛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

  8.子宮的過度收縮

  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爲4.9Kpa),但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鬆,故發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

  9.子宮不正常收縮

  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

  10.婦科病

  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11.少女初潮

  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痛經。

  12.經期

  劇烈運動、受風寒溼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13.外部環境

  空氣不好受某些工業或化學性質氣味刺激,比如汽油、香焦水等造成痛經。

  2臨牀表現原發性痛經從初潮開始,每次月經來潮即感到小腹墜脹與痙攣性疼痛,嚴重者伴有噁心與嘔吐,疼痛區可放射至後背部與大腿內側。疼痛時間持續48~72小時,儘管月經量多,有血塊與組織物,但排出後疼痛方能緩解。一般排出的組織物呈粉紅色,片狀,大小不一,有時也有整片似三角形的管狀物,此乃子宮內膜呈整片膜落所致,這種組織稱子宮蛻膜管型。這種痛經亦稱膜樣痛經。經肛查(未婚者)均無明顯陽性體徵。若痛經病史長久也可發現子宮活動度欠佳,雙側附件有包塊形成或後陷凹處結節,有觸痛。可能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腫,常表現爲繼發痛經。

  3檢查血沉、白帶細菌培養、B超盆腔掃描、子宮輸卵管造影、診斷刮宮,最後應用宮腔鏡、腹腔鏡檢查可及早明確痛經之發病原因。宮腔鏡檢查可發現刮宮時遺漏的細小病竈,如小肌瘤、息肉、潰瘍等,而提供有價值的診斷依據,可在診刮之後進行。

  4診斷應詳細詢問病史,注意疼痛開始的時間、類型及特徵。反覆盆腔炎症發作史、月經週期不規則、月經過多、放置宮腔節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於繼發性痛經之診斷。

  5治療痛經在女性中是常見的症狀,未婚前痛經長大後特別是婚後生育過後,痛經自然會消失,可不必治療。個別情況除外。但是痛經的疼痛時間長達3天者應當予以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以止痛,鎮靜爲主,早年有人採用手術療法,行擴張宮頸管甚至骶叢神經切除術,近年來都採用綜合治療包括精神疏導,中藥、西藥與鍼灸治療。

  1.一般治療

  月經是女子發育漸趨成熟的一種生理現象,可能出現一些生理反應,小腹墜脹,輕微腰痠均屬正常範疇,當經血外流通暢,症狀會很快消失。原發性痛經者隨着多次月經來潮或生育後症狀自然消失,如在小腹疼痛時熱敷小腹部可使症狀減輕。

  2.藥物治療

  (1)鎮痛、鎮靜、解痙藥 可抑制外周副交感神經系統等。

  (2)口服避孕藥 避孕藥中的雌孕激素聯合治療,也可達到抑制排卵的目的,使痛經消失。

  (3)前列腺素拮抗物 月經來潮前與來潮時每日肛塞1次可降低子宮活動力,減少子宮收縮頻率,使宮內壓力降低,疼痛明顯減輕,主要是可拮抗前列腺素的分泌。

上一篇:假性懷孕的原因
相關文章
評論